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全民:机械师弱?我觉醒肃正天灾 > 第118章 热核聚变,冷核聚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也是科研人的小小悲哀。

    ‘发明理论’不等于‘发明实物’;

    ‘实验室制取’不等于‘商业制取’。

    尤其是在材料学上。

    一种材料,能商业用途大规模制取,是一个级别;

    能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工业化量产,是一个级别;

    能具备稳定工序、可以在实验室内复制生产,又是一个级别;

    以‘举国之力’,都还只能通过强子对撞机、电镜和高速摄像机‘观察到现象’...

    这自然又是一个级别。

    每往下走一级,其技术水平就往前涨一大截。

    生产成本更是坐火箭一样千倍万倍暴涨,足够每个实业家看了都想吐血。

    但没办法,科研就是这么搞的。

    任何一种材料的普及,都离不开漫长的技术更迭,以及不停发育的工业化土壤。

    即使苏文有系统,他也必须尊重这个客观规律。

    “冷核聚变堆的部署,速度要加快,不用考虑部署太多会导致能源冗余...很快我们就会大量消耗能源了。”

    一连串的想法掠过脑海,苏文沉声道。

    他终究还是忍不了这个诱惑。

    比零素金属都更高一个级别的t6材料,说不眼馋是在骗鬼。

    虽然眼下的苏文。

    的确没法将之量产到、能拿到星舰上充当装甲的地步。

    但...

    未雨绸缪呀!

    现在不行,将来迟早能行。

    现在的发展越快一分,离将来把它工业化量产,就越早一分。

    这个道理,他自然是懂的。

    至于能源供应...

    现在他所拥有的能源供应设施,较之以前,可谓是天翻地覆了。

    ——还没出月面回廊的时候,苏文就豪掷十万科技点,一口气将‘能源技术’,点到了【t3冷核聚变】。

    等于说前脚刚入账,后脚就直接花出去了。

    但这钱花得很值,苏文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之前惦记那么久,到终于有能力搞定的时候,再拖一天他都嫌夜长梦多。

    科技解锁、获得全套技术蓝图之后,生产方面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话说...

    苏文以前就造过很多核聚变反应堆了。

    那时候,是没法‘稳定、大量’地获得氦三,并不是完全没法获得任何氦三。

    聚变堆的技术,早就已经解锁。

    现在只不过是提升到‘冷核聚变’而已。

    ..

    冷核聚变也是氦三。

    所谓冷核聚变,是区别于热核聚变。

    指在常温——或者说最起码不是‘极端高温’——的情况下,触发聚变反应。

    别看这仅仅是一字之差,科技水平的提升却无比巨大。

    是完全配的上这整整一个级别的提升的。

    蓝星也在搞可控核聚变,

    而蓝星的可控核聚变,走的就是最初级的热核聚变技术路线。

    无论是仿星器还是托卡马克装置,其核心思路,都是靠提升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来促发聚变反应产生。

    无非是促发路线不同而已。

    可‘制造等离子体、升温、升密度,直至聚变反应开始产生’这个流程,两者都是相同的。

    但是...

    到这里,也能明显看出来了。

    之所以两种技术差距如此之大,根本就在于:

    升温,本身就是可控核聚变至关重要、也必不可少的一环。

    后者已经完全抛开前者的理论基础了!

    热核聚变的难点在于:

    没有合适类型的材料,能承受数千万、甚至数亿度的超高温。

    哪怕是采用磁约束方式的托卡马克装置,其运行时,内部被不停加温的等离子体,一样存在极其恐怖的热量辐射。

    磁约束场,确实能约束等离子体,使之不与装置内壁产生直接的物理接触。

    可装置内壁的结构,暴露在后者产生的巨大热辐射下,

    一样会随着时间慢慢变质崩溃,失去作用。

    堪比太阳核心两倍的、上亿度恐怖高温,破坏力是难以想象的。

    华国无论拿出什么类型的材料,都得被它的热辐射破坏殆尽。

    想想也是。

    得拿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关得住一颗太阳?

    在大灾变前。

    华国在此项技术上,最好的表现,

    是让托卡马克装置在脉冲点火后,持续运行了三分钟才崩坏。

    这已经是世界级的良好成绩了,完爆任何其他国家。

    可离真正成功...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是以当初,苏雪章在得知‘未知文明居然有实用化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之后,才表现得那么懵逼。

    仿佛看了科幻作品一样的表情。

    而冷核聚变,就更科幻了:

    ——保持常温,就不能升温;

    ——可不能升温,怎么达到聚变反应的临界值?

    这两者,已经完全自相矛盾了。

    以蓝星现有的技术...

    哪怕苏雪章这样的顶级大牛,都很难想象出来,该如何实现冷核聚变。

    对热核聚变,大牛们还有一个明确的思路。

    只是受限于材料水平,没法实用化而已。

    可最起码,他们知道自己的思路是对的,技术也是有可行性的;

    冷核聚变就完全不同了。

    这条路线,甚至都无法被蓝星的科学家们证实可行性。

    仅在几十年前,有两名科学家‘声称’自己通过电化学手段,实现过‘实验室内的小规模冷核聚变反应’。

    可这次实验却因缺乏确凿证据、缺乏翔实记录,一直被人怀疑是伪造。

    从而导致这条路线,向来争议颇多。

    ..

    苏文对此也好奇过。

    怎奈得到系统之前,一直无人能够解答。

    直到如今。

    系统,或者说未知文明,给出了答案:

    胶子凝滞场。

    这是冷核聚变反应堆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胶子,同样是在开始探索量子力学领域之后,才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它的静止质量为零,自旋为1,是一种规范玻色子。

    五种规范玻色子,传递着宇宙中的四大基本力。

    而胶子,对应的就是强相互作用力。

    它是强相互作用力的传递粒子,正是有胶子的存在,才能让质子和中子在微观领域里、克服彼此之间因电磁力而产生的互斥、紧紧地组合在一起,组成原子核。

    未知文明的冷核聚变反应堆,运用的便是类似原理。

    使用胶子凝滞场来制造,强度、和范围,都远超寻常的强相互作用力场,

    使得这种强度极高、但力程极短、正常情况下只能在原子核间距间起效的基本力,往微观领域进一步展开,将无以计数的氦三原子强行约束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并且逐步压缩。

    就仿佛用一张密不透风的筛网、网住一整个沙丁鱼群,在筛网不断收缩之间,鱼与鱼之间发生碰撞的几率便越来越高。

    相比以升温来提高原子活动速度、从而使原子互相碰撞并最终产生聚变反应的热核聚变。

    冷核聚变,更像是以物理手段,对其施加强大的力,以压缩挤压的方式,达成同样的目的。

    跳过了升温的步骤,冷核聚变堆的启动速度更快。

    且更稳定,还更容易小型化。

    基于这样的优势,它非常适合用作载具的能源核心。

    苏文已经签发了新的政策,往后所有的载具设备,都将采用冷核聚变反应堆作为能源系统。

    至于工业设施的供能需求,同样如此。

    发电区划里,正在用氦三冷核聚变堆,大规模替换以前的火力发电机、以及裂变堆。

    后者被撤销之后,省下来的核材料,刚好全都武器化。

    ..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关于它的问题都值得重视。

    就在苏文和系统有一搭没一搭地交谈之间。

    聚能环散发的光芒逐渐熄灭。

    硬光材料打印仪和中微子约束场发生器都缓缓收回折叠。

    只剩下一点蓝光漂浮在半空中。

    苏文伸手将之摘下。

    组装完毕、正常激活的心智魔方,看着比之前那颗叙利亚战损的,成色好很多。

    光芒一呼一吸地明灭着,照在身上,有种仿佛阳光一般的温暖。

    还有...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苏文总觉得落到自己手上之后,这东西的律动明显快了许多。

    隐隐之间,有一种愉悦的情绪从中传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