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全民:机械师弱?我觉醒肃正天灾 > 第143章 戴森云,奇观误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再坐了一小会,看了看其他研发计划的进度。

    苏文就告别了海伦娜。

    离开了物理学部的研究大楼。

    紧接着...

    来到了工程学部。

    “哦呀?指挥官来了喵?”

    苏文还没进门的时候,明石头顶的猫耳就抖了抖,转向了他的方向。

    “是啊,来看看。”

    “有什么需要我这个甩手掌柜来帮忙的吗?”

    苏文随口寒暄道。

    “倒是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问题喵。”

    “不过,需要指挥官亲自过目一下的计划倒是有的喵。”

    明石甩了甩尾巴,跟在苏文身旁。

    带着他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相比海伦娜的办公室,这间控制室里的各种接入终端,数量多了几乎一倍。

    都快赶上光辉的总督中控室了。

    苏文绕过满地的管线和中继器,不由得有些啧啧称奇。

    很显然作为同时身兼两职、同时担任着工程学研发部与工业生产部两项职位的大忙人。

    明石的工作量,也小不到哪里去。

    若非她本人是由一颗贝塔核心演变而来的完美智能生命...

    只怕也是少不了过劳死的风险。

    “现在工业部这边,除了为国防部和科研部提供的产能支持、也就是制造军事舰队和工程舰队以外,最大的项目就是建造奇观...啊,不对,是建造巨型结构喵。”

    明石不知道苏文在琢磨着些什么,直入主题道,

    “如果包括指挥官您刚刚在隔壁确定的‘反粒子囚笼’的话,那现在的已入列项目,可就相当多了。”

    的确,工业部现在的任务,可是相当的多。

    要为国防部造战舰,要为科研部造工程舰队,

    还需要大量的产能,为自己部门的建设任务提供劳动力。

    只能说...

    眼下的苏文,确实也是有点暴力扩张的意思了。

    穷兵黩武,奇观误国,

    大搞基础建设,深化科研改革。

    可以说但凡是个能无穷无尽往里填国力的无底洞,他全跳了。

    突出一个花钱如流水。

    幸亏有一众心智人形们的辅佐,加之苏文自身之前的规划,十分合理。

    这才勉强支持住了如今的发展进度,而没有让国库或是产能出现衰竭现象。

    平心而论,但凡换了其他任何一个普通文明,

    在刚踏出母星的时候,就这么疯狂地到处种田,早该破产了。

    “致远星太空电梯已经基本完工,主结构完全修筑完毕,目前已经投入使用。

    只差一些内装之类的小活计,很快就能彻底竣工——实际上如果不考虑内部装修和一些硬件设备的安置的话,现在其实就已经完工了。”

    “月球背面的太空电梯,也已经开始施工...按照我的预计,由于月球的质量和引力问题,这座太空电梯的工作量,应该会比致远星那一座小上许多。”

    明石说道。

    太空电梯的结构规模大小,是和它所在星球的质量大小,有着密切相关的。

    致远星体积很大,算是丛林海洋星球里相对比较大的一颗了,因此在它的赤道上修建太空电梯,需要的工程量,比在蓝星上都远要大得多。

    毕竟,这种设施,需要顾及的地方非常多。

    星球质量导致的引力大小;

    星球轴自转速度的快慢;

    自转带来的角动量大小;

    大气层稠密程度所导致的空气阻力大小...

    种种种种。

    宇宙之中,很难找得到两颗一模一样、完全一致的星球。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考虑。

    每一座太空电梯,都相当于为一颗星球,量身定做。

    不过...

    相比蓝星和致远星,在月球上施工,就简单许多了。

    毕竟它的质量小得多。

    而且它连大气都没有。

    本身就是一颗卫星,‘行星质量’所带来的工程压力,非常小。

    在这样的低质量、无大气卫星上施工。

    最明显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像在致远星那时候一样,特地在末端建立一个非常庞大的空间站、好让空间站以绕轴自转的方式,减缓星球自转所带来的角动量扭力。

    更不用修一个特别庞大的基座,在地面上同步维持应力平衡。

    月球上用不着这些。

    直接拿超拉伸材料轨道往下铺就是。

    按明石的估计...

    月面上的太空电梯,工程量顶多有致远星那一座的五十分之一。

    后者是绵延数千上万公里的通天之路。

    前者就袖珍许多了,就是个百来公里的小管子而已。

    甚至都用不着上百公里。

    努努力,压缩到几十公里的里程,也轻而易举。

    ..

    除了国防部造舰、反粒子囚笼基座、月球的太空电梯以外。

    工业生产部现在手头上还有一个大活,就是中央星系戴森球的准备工作。

    戴森云。

    戴森云,指的是完整的戴森球建设出来之前、最原始的第一步工作。

    它是由无数围绕恒星轨道的太阳帆组成、绕恒星轨道进行

    太阳帆通常是六角、八角、或是单纯的圆形结构。

    大小不一定,各个文明的标准未必相同,但直径通常都是几米到几十米之内。

    太阳帆面向恒星的一面,略带弧度,

    以便提高受恒星光线辐照的接收范围。

    另一面则安置了太阳能转化器,以及射线发生器。

    转化器利用太阳能发电。

    将恒星的光芒转化为无穷无尽的充沛电力。

    而射线发射器则将这些电力,通过微波射线的方式,发射到母星地表的射线接收站上。

    ...说白了,这玩意儿,其实就是太阳能发电板。

    当然,它并不是硬质材料,而是柔性材料,所以叫做‘太阳帆’。

    但光是从功能上来说,它的用处,和城里乡下都极度常见的、那些摆在屋顶墙头的太阳能板,没有任何区别。

    唯一的区别,只能是,它摆放的位置,与后者相比...

    离太阳更近。

    好吧,不止更近。

    是近了很多很多。

    并且,这些东西的数量上,也多了许多许多。

    太阳帆并不是永续性的,

    尽管它也不至于坏得非常快、变成消耗品的地步,但它的确存在使用寿命。

    顶多几年十几年。

    因此...

    想要获得持续的能源,只能源源不断地不停生产太阳帆,不停往恒星近距离轨道上进行补充。

    若是以完整环绕整颗恒星、提升到百分百的戴森云覆盖率、从而获得无穷无尽的电力供应的话...

    需求的太阳帆数量,最起码是八位数、甚至九位数级别。

    这还得看恒星的大小和质量。

    倘若是巨星的话,弄不好得再扩充一个数量级。

    因为采用了这种建设方式,它才被称之为‘戴森云’。

    形容这些笼罩在恒星近距离轨道上、遮蔽了它的光芒的太阳帆,本身就像一朵又一朵的云朵,它们构成的巨型构造雏形,也确实像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云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