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全民:机械师弱?我觉醒肃正天灾 > 第282章 上京新区贸易站,‘星港援建计划’

第282章 上京新区贸易站,‘星港援建计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余晖文明’这一次发来公函,当然是谈食品方面的合作的。

    苏文已经搞好了农业生产,那就顺势往外输出一波先再说。

    老规矩,还是援助,还是记账。

    毕竟他也很清楚,华国现在没现钱。

    那就只能是以援助的名义搞一波扶贫先了。

    反正他不嫌亏。

    也的确没地方亏。

    怎么说呢...

    对真正的金融大亨来说,收别人的钱,很多时候还比不上‘给别人钱’更有赚头。

    这一点苏文是心知肚明的,华国方面也很清楚。

    靠放贷来控制其他国家,也算是西方世界的传统了。

    当初小胡子非要搞强力去油,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肥皂人太能钻营了。

    别说德国,整个欧洲的金融业都快被他们控制住了,那还玩个屁。

    就掀桌子呗。

    然后西方各国就可以一边骂着小胡子的坏、一边享受着这货把过去的肥皂财团金融体系全给破坏掉之后留下的遗泽了。

    ...当然,后面肥皂又死灰复燃,就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总之。

    由于铅色百年里的深刻记忆,华国对这一手是有足够警惕的。

    但他们也犹豫了很长时间,没好直接拒绝...

    一方面是苏文很有诚意。

    ‘余晖文明’的方案摆得很明白,

    援助物资,也就是粮食,抵换原材料或工业品。

    由于前者在近期就会运来,而后者可能要暂且记账、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交付。

    所以具体的兑换率没提。

    允许将来根据市场情况,另开会议讨论一个合适的价格。

    这是主要的条目,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补充细则。

    但里头无论什么细则,条条框框全都很一目了然。

    没有什么趁机埋坑吃绝户的阴招;

    长老院开会讨论几次之后,觉得心里有底:

    他们的确是奔着‘华国复兴之后能提供的工业能力’来的,

    并没有想让他们当‘仆从国’、甚至是‘儿皇帝’的意思。

    后者是大伙一直以来都很提防的事情。

    但前几次和余晖文明打交道时、对方所采取的决策,都已经充分证明了他们的态度。

    因此在一场内部闭门会、一场扩大会议之后。

    长老院立刻以高票数通过了这份初步意见。

    以华国决策层的效率、以及这种事情的敏感性质而言...

    这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不难看出,双方之间,如今已经有了充分互信。

    不光是‘余晖文明’,华国也在明显地释放善意:

    长老院扩大会议形成的初步意见,拿到整个决策层范围内讨论之后,做了进一步的修改。

    ‘考虑到本次合作协议,可能涉及频率较高的大宗货物运输,希望邀请‘余晖文明’进驻上京新区。’

    后者是在上京东南方向的一片光复区,原本的行政区划属于上京市郊,但现在不提也罢。

    现如今,这片废墟已经被清理出来,

    准备作为基地市高墙外的一处交通、物流枢纽,以及货物集散地。

    华国邀请余晖文明进驻新区,实际上就是趁此机会进一步将商业合作的框架搭起来。

    决策层都很清楚。

    如果贸易往来更密切,官方能从中获得大量收益。

    以前是因为必要的警惕,才保持着足够的‘安全距离’。

    但到了现在...

    ...实话实说。

    如果对方真有坏心眼,现在直接舰队骑脸,官方还能有个好?

    人家已经拿出了充分的诚意,己方也该表现表现。

    最起码,进出口贸易的架子得搭起来吧?

    要搭起来的话,怎么说也得搞一片地皮来给人家布置一个贸易站。

    而且最好是在本土:

    收复失地运动之后,现如今的华国,在高墙之外不缺地皮;

    而经历了一系列的往来之后,华国与余晖文明之间,也不缺信任度。

    此时,就可以靠这个‘贸易站’,来省去双方‘跨行星交流’的那些损耗了。

    话说,

    要是真把‘粮食’与‘原材料工业品’的大宗商品交易搞起来的话...

    就蓝星与月球之间的那三十八万公里距离,就足够累死人的了。

    余晖文明飞船多,是无所谓。

    华国可没法往上运东西啊!

    当初大灾变前,搞个探月工程,就弄得

    ‘嫦娥’也好‘神舟’也罢,那可都是明晃晃地在烧钱。

    早期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往上送一架探测器,

    运费就差不多相当于与它等重的黄金了。

    也就财大气粗的国家,才敢玩这种航天工程。

    眼下刚在末日里熬到出现曙光,还是百废俱兴的状态,

    可不敢像以前那样玩。

    还是请人家到下面来拍贸易中心算了。

    省得回头再折腾。

    ...不得不说。

    在这方面,长老们还是很务实的。

    高额运费,谁都不喜欢啊!

    并且。

    顺着这一点再往下。

    决策层还提出了更深入的合作意向。

    ——他们希望,由华国以原材料和工业品等人力物力资源记账模式出资、由‘余晖文明’负责代工,在蓝星的同步轨道上,修筑一座星港。

    规模不用大,够用就行。

    主要是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大灾变时期,国际空间站已经坠毁。

    在第一波魔潮席卷,系外异族第一次降临的时候。

    它就已经被后者直接摧毁。

    不仅国际空间站。

    蓝星的轨道上,几乎一切人造飞行物,都已经被全数击毁。

    当初的‘天宫’自然也在其中。

    ‘北斗’也好,‘星链’也罢。

    外层空间里所有属于人类文明的、加起来造价轻易突破万亿的人造物,全都变成了太空垃圾。

    失去了卫星系统之后,人类直接被打回了通讯塔和无线电报的时代。

    直到前一阵子,华国靠持续不断地拉锯,打赢了与系外异族的轨道防御站。

    将对方的几个据点,全数拔除。

    这才开始重新有条件发射卫星。

    不过。

    华国有能力发射卫星,尝试将北斗系统的功能初步恢复。

    却没法子在短时间内重建空间站。

    更别提比空间站高出无数倍的星港了。

    偏偏,眼下无论是从贸易需求,还是军事需求出发,

    华国都急需在外层空间维持一个据点。

    因此...

    在同意了粮食与工业品的长期贸易协定之后。

    官方才顺势提出了‘上京新区贸易站’与‘星港工程承建’这两个合作意向。

    ——实际上是一种试探。

    合作自然是想要合作的。

    但在长期贸易协定之余、额外提出这两个‘初步意向’,试探的寓意还是很浓重的。

    长期贸易协定是双方能够轻易达成的共识;

    贸易站无疑就更深入一步了;

    星港的级别明显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更高一级。

    在备忘录里提出这几个意向,其实就是很委婉地暗示:

    对双边贸易关系具体有什么长远看法?

    是否愿意在已经进入华国核心领土的情况下、依然像之前保持距离时那样、保持对华国领土完整性的尊重?

    是否认同人类对蓝星外层空间的控制权?

    如果认同、支持的话,究竟能支持到哪一步?

    ...

    这都是暗示。

    他们这种思虑心太重的人,就喜欢玩暗示。

    主要是方便维持场面,免得某些地方表态太过,大家都不好办。

    只不过...

    长老院估计想不到。

    他们深思熟虑、拐弯抹角才说得出口,搞得云遮雾罩的暗示。

    在另一边,根本没有受到什么特别的审视。

    “可以,造呗,”

    苏文很无所谓地点了点头,

    “一座星港而已,那才多大点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