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全民:机械师弱?我觉醒肃正天灾 > 第441章 局部升级,全面服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重获健康。

    对当了好几年病弱系角色的黎星洁,可以说是泼天之喜。

    一时间都想不起来,还有一帮人在码头那边等着自己。

    兴致勃勃地在这间会客室里转来转去好一阵,重新熟悉了健康人的身体。

    这才意犹未尽地坐着轮椅出去了。

    ——主要是她自己一个人,又没有什么超凡者的空间装备之类东西,如果不坐轮椅,就得推着空轮椅走回去...

    那就看着有点逗比了。

    而且...

    该说不说的。

    靠自己的双腿走路,还是不如坐轮椅舒服啊!

    懒都懒成习惯了,很难改的。

    至于海伦娜...

    她一开始就没管这货干什么。

    收集完数据材料,看着这货完成注射,她就‘下线’了。

    残疾人复健没什么看头,不如继续研究研究虚粒子井才是正事!

    ..

    实际上,现在可以研究的,远不止虚粒子井。

    这一波入手的大量资源之中,完整的虚粒子井的确是最珍贵的一份。

    可也并不代表其他方面没有具备参考价值的东西。

    好比说‘装置’之中,保存在中间层某些档案大厅里的、被尊者文明归档好的有关‘超凡基因’选育、改造、谱写、变异、塑造等方面的大量资料...

    这就已经是非常珍贵的收获了。

    ——珍贵与否,不在于它本身的级别。

    主要是因为这方面的领域,帝国目前来说有很大空白。

    毕竟...

    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机械智慧文明。

    帝国在‘超凡基因种群演变’这一块上,是没怎么涉猎过的。

    的确,帝国的生物学领域科技非常先进。

    但这完全都只为一个人准备——全都是针对苏文的‘飞升计划’的副产物。

    量身定做。

    随随便便拿出去一部分,一下子就把蓝星文明给唬得找不着北了。

    可那还真就只是苏老爷的洗脚水而已。

    主导帝国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是社会学部。

    而社会学部这边的两位一二把手,又是出了名的偏心。

    ——别问,问就是最传统的华夏女性,‘夫为妻纲’的那种。

    说什么‘全面深化科研改革’...镇海都不care的。

    她们自己也用不着,何必浪费这个功夫!

    至于‘自己用不着’之外的‘对外贸易’需求...

    这个真花不了多少。

    就单纯是指挥官特供的‘飞升计划’随便剩下来的一点边角料,就足够蓝星人类受用不尽了。

    现在还一口气得到了这么多的,来源于尊者老乡的‘学生资料’。

    ...那就更受用不尽了。

    尊者文明的确很古老,很先进,有着极其深厚的科技底蕴。

    但它们与帝国相比,依然有一个极大的劣势——它们可不是机械智慧,就是最传统的碳基生物文明。

    血肉之躯的局限性,在它们文明的早期阶段,是极大制约过他们的发展的。

    也因此,这些局限性,变相逼迫着它们在生物基因、超凡序列等方面,一直都未曾放松过。

    从渺小的最初,到伟大的永恒,一路上它们都在琢磨着如何通过‘基因’这个生物体内十分微小的、但却举足轻重的单元,来慢慢使得个体的能力不断飞跃...

    显而易见,‘完美星球塑造装置’本身也是这探索途中的一个副产物。

    它其中,本来就有很大一部分关于生物圈塑造。

    ‘灵能场激活’和‘地貌演变’只是其中一环而已。

    而现在...

    老乡们曾经做出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落到了帝国手里——当然,不是全部,只是他们在数亿年前所达成的成就、并且还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然而哪怕仅仅是这种‘大佬年轻时记录的部分笔记’,对于在这方面缺课严重的肃正帝国来说,也算是极大的裨益了。

    ..

    接受了大量的研究素材、新建了一万个文件夹之后。

    三大学部基本上已经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加上先前就已经确立的许多长期项目,彻底没了加塞的可能性。

    不过。

    在她们忙起来的时候。

    帝国的武装力量,反倒空闲起来了。

    ——毕竟太阳系内的一切隐患,都已经排除。

    除了几乎等同于被帝国当成某种‘野生动物保护区’一般、完全在远程监控和隐蔽封锁下生活着的、只剩一丢丢活口的‘六族联军残余分子’们以外。

    连特么深埋在蓝星地下一万米的‘一号秘境’,都已经被解决。

    并且。

    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处于高强度暴兵、满负荷造舰状态下。

    帝国海军力量的扩充速度,那可不是一般的快。

    几乎就是在这次秘境之行以大丰收状态收官的后脚。

    当初设计立项的第一批‘主力级别精英领舰’,也终于全数完工了。

    很不容易。

    ...主要是后面做了一些改进。

    即使苏文很清楚外行指挥内行的缺点。

    也同样明白,‘更改指标’、‘增添内容’,属于工业计划之中的大忌。

    奈何...海军造舰么,影响太重大了。

    没有任何人会想要一款刚服役就已经落后的战舰。

    要不然也不至于咬着牙砸钱打军备竞赛了。

    ...虽然说‘刚服役就落后’这样的形容,的确是有些太过于夸张。

    可对帝国来说。

    既然这段时间里,已经有了许多更新更好的同类设计。

    那么...

    即使再不认同苏文这种有事没事就修修补补、搞个升级补丁思路的心智人形。

    也不可能拒绝诸如此类‘局部升级’的新增计划。

    说到底这年头都是模块化造舰。

    而且事到如今,帝国的武备思路,都是非常明确的。

    各领域的舰装,上下级别、新旧设计之间想搞平替,也并不困难。

    这才多了些许工时。

    ——以这些精英领舰的重要程度来说,它们的某些子系统搞局部升级,仅仅是多消耗了一些工时、增添工作量而已,已经是非常高效的了。

    君不见某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宇宙大国,别说升级,光是维修主力舰,都要在船坞里一躺五六年呢。

    ...五六年啊!

    都特么够某神秘东方大国造一条全新的了。

    不得不说这方面的事情,是真怕对比。

    ..

    总之。

    尽管苏文在建造过程中,手痒地加入了许多新升级项目。

    但哪怕是进度最慢、工程量最大的两款‘精英主力舰’,也已顺利服役。

    配属到了各方面舰队。

    至于比它们简单许多的量产主力舰、中型量产舰之类啥的...更不用说。

    中型、轻型舰船,第二批都快下水了。

    哪怕是量产主力舰,都已经铺完第二批的龙骨、开始建设主要结构了。

    紧接着。

    在腓特烈早就计划好的、具体落实下去的速度,完全可以用风驰电掣来形容的调配整编之后。

    帝国一下子就多了好几支可以拿出来机动的大型舰队。

    如此一来...

    某些人的生命,立刻就开始了倒计时。

    “僵持了好几个月,看起来双方的力量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那么...就到了收网的时候了!”

    苏文看着星图,有些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