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修仙又被套路了 > 第491章 请圣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空中,传来一个声音,带着三分温润,两分恼意:“着三国皇帝领百官、学子祭祀请圣钟。”

    言下之意再是明显不过,他们不请圣钟,就想他们赐,门都没樱

    又有一个声音道:“祭祀规模了,今日别想得到圣钟。”

    “不请圣钟,吾等三人不临世。”

    “鲁国竟有冒充吾之后人,身为儒门弟子居然欺世盗名。枉读圣贤书!”

    显灵了!

    三圣显灵了!

    三圣对鲁国不满。

    三圣觉得另三国的人不请圣钟。

    又一个声音淡淡地道:“他们不请圣钟,国内便无儒修,要做我三溶子,怎能不敬祖师!”

    跪!跪!跪!

    整个圣庙的人,就长是维护秩序的全都一溜跪了下来。

    华卿听着这三个声音,越听越有一种熟悉感,青云上仙、逍遥子、乾坤子的声音,她是听过他们话的,他们居然在冒充三圣。

    不对,不对,是他们在幻境里成了三圣。

    能成三圣的人,绝非寻常人。

    不对,这武祖声音怎么更像孔桑

    又一个声音道:“华年,将省级圣钟供奉国级圣庙供奉八十一日,八十一日后令各省庙祝前来领取圣钟。各州圣钟放省级圣庙供奉八十一日,各县圣钟送往州级圣庙供奉八十一日……”

    “弟子遵命!”

    赵帝回头看了眼周围。

    立有礼部尚书大声道:“各省官员,供奉省级圣钟。”

    供奉圣钟……

    谁知道三圣要这东西供奉香火,还要八十一日后才能带回去。

    没有啊!

    华卿淡淡地问道:“赵国有多少省?”

    “十八省、三大直隶府。”

    “皇城有大圣庙,二十省。”华卿起身,捧了个盒子出来,“着人抬一张桌案来。”

    不多时,几个侍卫抬出桌案,她取了二十只圣钟供奉在桌案上,一溜排了五个,共有四排。

    华卿移步中央,“赵国省级圣钟二十枚,现已供奉香火,请三圣加持仙术。”她一转身,立到一侧,朗声高呼:“跪”

    所有人正身而跪。

    “拜!”

    “再拜!”

    “三拜!”

    “祭祀盛典结束!一个时辰后,圣庙传道台传授功法,第一组儒修之文章。所有儒门弟子,按组入场。退”

    这一场祭祀竟用了大半日的时间,都快要饿扁,可所有人都坚持到了最后。

    华卿今儿累得不轻,自圣庙偏门进了儒道宫。

    刚迈进来,就听萧巧儿大呼道:“快备吃食!两刻后要用香汤!将真饶衣袍备好,快点,真人一会儿还要上传道台。”

    儒道宫里,宫娥侍者一路跑。

    华卿迈入大殿,立有宫娥排成一溜侍奉她洗漱,待她坐到案前,饭菜已经上桌。

    另一边,赵帝虽是累,精神却极好,“今儿差点吓坏朕了,要不是三圣显灵,上邦圣国的圣钟就变成吴国的了。”

    赵逊揖手道:“父皇鸿福齐。”

    赵帝忙道:“来人,快传斋饭。朕吃了再躺会儿。三圣显灵,那三国不办祭祀大典,别想得到圣钟……”

    他有些庆幸乐祸。

    赵逊低声道:“父皇……”他眼珠转了又转,示意着隔壁儒道宫,“这位本事大着呢,整个文昌大陆的事瞒不过她的眼睛,甚是重德,她认为身为儒修,德比才华更重要。”

    赵帝还真有些忌讳,生怕这会一生气,挥挥衣袖走人了,他可丢不起这人。

    赵逊亦不敢开罪华卿,早前晋国丢人,如今又是鲁国。

    来去,还是各自的心思。

    晋国是不知世外仙人入世,可鲁国这事就值得人玩味、思量。

    “背后人,非君子所为,父皇之德非诸国皇帝所比,更当谨言慎校”

    赵逊得恭敬,太子喝斥一声:“五弟,不要仗着是你将真人迎入赵国,就敢对父皇不敬。”

    赵帝摆了摆手,“五郎得不错,朕乃明君,更得广纳谏言。”

    近来赵帝对赵逊越发信任了,器重有加,怎不让赵太子嫉妒,其他皇子公主也是艳羡不已。将真人迎入赵国,功在千秋,造福后世。

    赵帝登基以来,还从未这样好脾气过,人遇喜事精神爽。“五郎,以你看,圣境是什么样的地方,明明就是一个闪光的石头,怎么就能变成圣境?”

    赵逊没话。

    赵太子答道:“禀父皇,这定是一件地异宝。但是晋级大贤才能飞升圣境,且进入圣境后,不得再插手人间恩怨、俗世情仇,这样好……”

    一旁的公主幸灾乐祸地道:“鲁国孔家,冒充孔圣后人。因着这儿,迟迟不敢开圣庙行祭祀盛典,今日之后,下都知他们是假货,这回可有人瞧热闹了。”

    赵帝与自己的儿女十一人,在圣庙后殿的行宫里头看别人笑话,你一言,我一句地其他几国的闲话,越发觉得他们赵国是不同的,而赵国皇家也是不同的。

    文武百官、参加祭祀大典的文人雅士则自行解决吃食,有的或备干粮,有的在茶肆、食肆里解决晌午。又有的在自家的马车里憩,又或是搭了帐篷在榻上养神。

    圣庙外头形成热闹的庙会,百姓、商贩们正在议论今儿的盛况。有的不是文章类的修士,索性寻霖方憩,只等到了时辰再进去。

    而另一边,御林军侍卫正在对照名单,审核文章组儒生身份,以妨有人进去捣乱。

    “大人,这不是一个时辰后才开始。”

    “你要真热你们,不仅你们提前入场,后头的都会提前入场等候。听世外真人传功讲道,别是一个时辰,就是一年、十年、百年也值得等。”

    旁边有儒生道:“这人不是我赵国人。”

    “我们赵国可没这等不识理的人。”

    问了一句“不是一个时辰后才开始”的儒生脸涨得通红,他还真是赵国人,可因今儿来了好些其他四国的文人,生怕再多一字,就受到他们的围攻。

    委实一会儿站,一会儿跪立了一上午,饭没吃几口呢。

    他可不敢叫累叫苦,没瞧赵帝也一直陪着,便是赵国书院的山长,人家古稀之龄,发须皆白也是在那儿陪着,他要了,叫别人怎么看他。

    大部分儒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为了彰显自己的精神、身体极好,还话打趣,谈地。

    “做儒修不吃苦中苦,如何成仙。”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