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流氓皇帝 > 第126章 南阳跳板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们记住,民以食为天!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你让这些人民如何为我大秦忠心?”

    “何为为官之道?一味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换不来你永久的荣华富贵。所以你们给我记住,想要官路直达天听,你们就给我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

    “今天的事情,我就当没发生。你们只要有能力,能为百姓着想,每个人我都会给他机会!”

    看到剩下的官员全部胆战心惊的望着自己,刘茫舒缓了下表情说出了一番安慰这些官员的话。

    有舒有张、松弛有度,才能让这些官员有动力去努力。一味的打压,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无规矩不成方圆,照顾这些百姓的同时,也需要律法来约束他们。”

    看到众官员脸色有些舒缓,刘茫又继续补充了一句。

    “公孙腾,以上两点你整理下,做个公告发布下去。”

    最后,刘茫以一个命令作为了这次训示的总结性发言。

    可以说,刘茫的这最后一个命令,等于是把公孙腾的地位抬高到了仅次于自己的层次。当然,这也是他作为郡守的权利范围。

    至于监御史会不会去秦王那告状,刘茫根本没有去在乎。

    法家是秦始皇尊崇的,人民生活提升有好处的也是他秦始皇。再加上现在和秦始皇的关系正处在蜜月期,刘茫又怎能不利用一番,来给自己收买些民心呢?

    在整顿了南阳的吏治后,南阳这台机器就开始迅速的开动起来。

    新修水利,大搞基础建设。废井田开阡陌,刘茫把秦朝商鞅变法那摊子全都搬来过来。秦朝为啥独冠群雄?不就是因为改革了制度么?

    这个时代,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候。土地的私有化,能够极大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很多时候,生产制度会制约生产力。深知历史脉络的刘茫,自然明白此时秦朝制度的优越性。

    除了这些基础的建设和制度,刘茫也开始征兵及练兵的工作。

    刘茫很清楚,在下一年秦始皇就会下令进攻韩国,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今年出兵韩国就是一个讯号,统一六国的车轮正式开始转动。况且韩王还和自己又有怨,刘茫自然是希望越早消灭韩国越好。

    农民一直是最朴实的人,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人,尤其是在这个落后的封建时代。刘茫的新举措,顿时受到了南阳和县乡人民的支持。

    农民是受益了,可是这自然就触碰到了原先那些韩国贵族的利益。

    伟人曾经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此时在南阳,刘茫就是那个握着枪杆子的人。

    反抗自然是有的,可却被刘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给镇压消灭了。也有很多的奴隶主见势不妙,迅速的选择逃亡。

    南阳毕竟是韩国刚刚割让给秦国的,管理起来难免会有些漏洞,也就给了这些人逃亡的机会。作为韩国的旧臣,这些人自然是逃往了韩国。

    对此,刘茫也没有过多的在意。逃也就逃了,有了这些人的祸害和裹乱,没准到时候自己攻打起韩国会更容易。

    因为废井田开阡陌的改革,到了年底整个南阳的耕地增加了十倍还多。因为开了荒后,地就是自己的,所以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全都铆足了劲在干。

    也许有人就会疑惑了,自己开垦的土地都是他们自己的了,政府的收入在哪呢?

    这你倒是多虑了,如果这个地不开,那么放在那里就是荒地一块。虽然开出的土地都是这些农民的,可是秦国是按照土地面积收税。也就是说,你开垦的土地越多,你自己最后需要交的税也是越多。

    所以说,这其实是个双赢的事情。摆脱了奴隶的身份,这些农民都干劲十足。大量新土地的开垦,来年也一定会带来大量的创收。损失的,只是原先那些奴隶主而已。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后期会产生大量的地主。巧取豪夺这样的事情,也会慢慢滋生。可是,又有哪个制度是完美的呢?

    对于此时来说,这个改革就是适应这个时代的,也能够带来巨大的进步。

    一时间,刘茫的声望在整个南阳郡达到了顶峰。甚至于,有些农民在家里把刘茫给供奉了起来。更有些地方那更是只知刘茫,不知秦王。

    虽然刘茫没有刻意去这么做,可这事却是有些犯忌讳的。

    监御史是干什么的?那就是秦王派来监视各个郡守,打小报告用的。这样的事情,自然被监御史给捅到了秦王那里。

    秦始皇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刘茫不清楚。不过秦始皇没有写信给自己,也没有任何的命令下来,看起来似乎是并没有在意。

    可秦始皇心里就一点芥蒂都没有么?

    或许或多或少有点吧,这谁又能知道呢?

    也许是刘茫思维大条,也许是刘茫现代的惯性思维在作祟,他也并没有在意这些。说起来,这也是他做事毫无顾忌的原因。

    此时的刘茫,一门心思全部扑在了军事训练上。因为人民的拥护,刘茫征集士兵的工作那是相当的顺利。加上亲卫队,此时刘茫手下的军队已经达到了五万。

    最让刘茫惊喜的是,他终于有了一个规模五千人的骑兵队。经过了两年的畜牧养殖,牧场总算是可以给刘茫提供战马了。

    说起来这些战马,刘茫心里就来气。按理说这些战马装备给军队,秦始皇应该给自己拨钱的。

    可是奏折递上去,秦始皇一句用南阳日后的赋税来抵扣战马费用,就把刘茫给打发了。

    大爷的,难道你不知道今年南阳的赋税被老子给免了么?哪里还有赋税可以收啊?这明显就是故意的啊!

    可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再想想南阳这里百姓困苦的样子,刘茫说啥也是不忍心今年继续征收赋税了。

    怎么办?只能忍了呗。

    如今的刘茫也不缺钱,面粉加肉食的供应,让刘茫赚的的是盆满钵满的。区区五千匹战马,对刘茫来说还是小菜一碟。

    【作者题外话】:喜欢的朋友们请收藏,投下银票多多支持下!一定要阅读一下最后几章再投票哦!用wifi的朋友,在最后几章每天都点点广告,帮助阿坤创收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