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农门空间:摄政王妃飒爆了 > 第324章 崔艳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莫小落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老陈会把拾香楼开到帝都里来,更没想过自己会在帝都里吃到大福做的菜。

    天知道她来帝都这么久,最想念的就是大福做的菜。

    让她更没想到的是,老陈之所以把拾香楼开到帝都来,都是为了一个女人。

    饶有兴致的坐在雅间里等,她实在是太想知道老陈叔的故事了。

    能让他放弃自己经营了多年的生意,选择来帝都打拼的,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虽然大福嘴上嫌弃老陈,可莫小落能看得出来,大福心里也是高兴的。

    不然他怎么会一边吐槽着老陈,一边用满意的眼神看着他们呢。

    “大福叔,你看我老陈叔都有了他愿意放弃一切也要追随的人了,你啥时候也给我找个婶子啊。”

    莫小落笑笑的看着他,大福老脸一红。

    “我都一把年纪了,还要什么婶子。”

    阿若也在旁边笑了起来,这胖大叔还挺有自知之明。

    “谁说的,大福叔你还年轻着呢,哪里就一把年纪了。”莫小落一本正经的说着。

    “成了我不跟你说了,厨房里还忙着呢,我这就回去了。”

    大福站起了身,再待在这里,恐怕莫小落还要说些什么来笑话他。

    “小落丫头,你得空就过来。有什么新鲜菜式也尽管给我送过来,我保证给你做的香喷喷的。”

    匆匆丢下一句话,大福头也不回的走了。

    “姑娘,这两个人真的没有问题吗?”

    阿若坐在旁边,还是有些忧心。

    “先看看老陈叔怎么说吧,不过我很早就认识他们了,他们应该不会和刺客扯上什么关系。”

    莫小落若有所思的道,虽然老陈和大福出现的时候有点不太对,但也不能因为这个就去怀疑别人要害她吧。

    毕竟她认识这两个人的时候,自己的高产种子都还没有收获第一季。

    阿若点了点头,她说的也有道理。

    为今之计,只有暗中将这两个人好好调查一番才行了。

    老城去了约摸有一盏茶的功夫,再回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两碟子点心。

    那点心不是什么精贵的,不过是最简单的栗子糕和绿豆糕。

    可这都是莫小落在陵城的时候最愿意吃的,老陈都记着呢。

    除了手上的糕点,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女子。

    那女子四十多岁的样子,穿着打扮也并不出众,只是发髻盘的十分精巧。

    “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小落,这是我的夫人崔艳,你叫她崔姨就成了。”

    “艳儿,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小落。你别看她现在白白净净的,我刚认识她那会儿,她就跟个小乞丐似的又黑又瘦。”

    老陈一边将她二人介绍了一遍,一边把莫小落的黑历史翻出来损她。

    “老陈叔,可不带这样的。”

    莫小落朝他翻了个白眼,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

    “崔姨好,我是小落。”

    她略略朝着崔艳行了个礼,崔艳扭捏着不太肯受。

    “小落姑娘请起,我只是一介平民,可受不起你这样的大礼。”

    “您这话说的,好像谁不是平民似的。我是晚辈,行个礼还不是正常的吗。”

    莫小落笑盈盈看着她,眼里满是欢喜。

    崔艳朝老陈看了一眼,老陈也笑笑的看着她。

    “老陈叔,快坐吧。我都对你们的故事有些期待了,快给我讲讲。”

    莫小落赶紧拉开椅子,让他两落座。

    老陈无可奈何的看了她一眼,也只好拉着崔艳一起坐了下来。

    “不过都是些陈年旧事,你好奇这个做什么。”

    “哎呀,陈年的故事就如同陈年的酒一样,越捂越香甜。”

    莫小落给他们倒上茶水,然后撑着下巴等听故事。

    “这丫头,真是拿你没办法了。”

    老陈忍俊不禁,只好看向旁边的崔艳。

    “她素来好奇心重的很,若是不给她说故事,她怕是要缠着我不放了。”

    崔艳也笑着看他,眼里满是柔情。

    “那就说吧,反正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说出来解解闷儿也好。”

    老陈点了点头,方才开始说起了他们的故事。

    三十年前,老陈还是一个读书人。

    那时的他家境贫寒,可又有一个考科举的梦。

    抛下家里还能劳作的父母,他便进帝都赶考。

    那是大琰刚立朝没多久,科举制度也不完善。

    他赶到帝都的那一年,也是一个灾年。

    洪水泛滥,将大琰一半的江山都淹了去。

    那一年,大琰淹死了无数人。

    如此大灾,科举自然没能如约开考。

    一腔热血来赶考的老陈被这场洪灾浇了个透心凉,只好在帝都到处寻觅一份能够让他填饱肚子的工做。

    可惜来帝都赶考的人何止他一个,无数的人滞留在帝都,帝都本就人多,哪里来的那么多事可以给他们做。

    于是他们就只能压低自己所求的报酬,将原本二十文一天的工价压到了十文。

    可惜灾祸远远不止于此,一场洪灾淹了大半的田地,饥荒是无可避免的。

    那年的饥荒,来的比去年要迟。

    过完年的二月,粮食开始供不应求。

    莫说是下面的郡县了,便是帝都里也无米可卖。

    帝都官员多,于是就开始轮流开仓放粮。

    老陈当时已经在帝都呆了半年多,好好的一个读书人愣是混成了一个搬扛杂役。

    帝都的官员开仓放粮,他们这些来赶考的人便只能逐家领粮。

    开仓放粮是有数的,每天就只有那么些粮食,若是去的晚了,就只能饿着肚子等下一次放粮。

    那一天,是老陈第三天没领到粮食了。

    他每每想要找个工做,不想去食嗟来之食。

    可就是因为他去做了工,就总是错过领粮的时间。

    原本说做一天工给一斤白面的东家临时变了卦,将一斤白面换成了十个铜钱。

    可那个时候,白面百米是有价无市的。

    虽说是个铜钱在平常可以买上二斤白面,可那个时候,便是二十个铜板都难得买到一斤白面。

    怀里揣着十个铜板,老陈只能朝着放粮的灾棚走去。

    三天不吃饭,他早已饥肠辘辘。

    可他去晚了,棚里的粮食也放光了,里面的人也都走完了,只剩下几个人在哪里拆着棚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