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辽西南部大山里,没了香火的一座寺院,东塔沟,玲珑寺。
始建于大宋年间,直到了大明朝后期,便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中荒废了。
对于这座寺院的如来,有着极其优美玄奥的传说。
这里环绕的群山为九龙山,相传必将会出现“九王一凤”,大概历来帝王想到江山永固的因由,故在此处筑塔修建寺院,方以来镇压龙脉凤胆。
而此时爽朗秋阳下,古塔半明半暗光影中,一浓眉朗目,身材伟岸的青年男子,正抱肩沉思,似乎陷入这个传说中。
塔下而立男子,叫宁义,后世汪明魂穿他身体里,从以往历史书与现实中,他知道这个传说,并曾经到此游玩过。
自从这里修建了寺院古塔,当真消停到了二十一世纪,此地从未出现过半个有头有脸,像点样的人物。
魂穿前三十来岁的汪明,在一家私人钢铁厂里打工,做份半吊子小破技术员工作,钱挣得少,身体又像根豆芽菜似的不好,连做梦都没有拉过女朋友的手。
要不是在一次倒霉的随团野游中,遭遇暴雨所引发的泥石流,或许老爸老妈用去积攒的棺材本钱,给他讨上个媳妇,凑乎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结果山体滑坡一埋,老爸老妈得到了保险公司赔偿,大可以边哭边天天好吃好喝,勉强省去了与他操不完的心。
而他的魂也没处去讨个说法理由,直接一步到位,给埋到了现在的大明王朝。
人倘若点子背,魂也始终赶不上个好点子,汪明的魂,如今穿越到宁义这个身子里,可等他一融合记忆,似乎发觉眼前的情况大大不妙。
本来从宁远城保卫战中,城被攻破的以前小旗官宁义,可以带领幸存的手下远遁藏匿,等避过了后金军队的强大攻势后,再慢慢前往榆关,或者等待崇祯皇帝梳理好了朝纲后,袁崇焕统帅明军挥师北上。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却公开扯起了大旗,偏要自立门户。
如若有拳拳爱国之心,也当可喜可贺,但他却偏偏干起了打家劫舍,占山为王的下三流招术。
这不昨晚抢来了一个小丫鬟,一高兴又喝了不少的酒,没等激动就挂了,而后世魂穿的汪明,不得不接手眼下的这个乱摊子。
魂好歹是二十一世纪,多少有点精神思想,但他一融合记忆。
除了欣慰拥有这么个大身板与武艺外,以前的这个人所作所为,却不免让人脸红心跳,轻轻拎出任何一条来,满可以判个流氓盗窃罪。
现在的他,不知道在看景,还是再怄气,反正在塔下的大铁香炉旁,正神游走动中,却身后传来说话声。
“宁义大哥,按照你的吩咐,把那小丫鬟给送回去了。”一个黑头大脑的小青年男子,来到他身旁说。
“大牛兄弟,好事以后不缺,咱先忙眼前。”知道此人是自己的铁哥们,只好解释下。
“大哥,真砸这香炉么?”大牛不解问。
“砸,快带人干!”宁义说完背手走向了大殿。
大牛看宁义拽拽的样子,又走进了大殿里,他愣住了。
宁义大哥从来就混横,现在到了嘴边的肉不吃了不说,“嘎”下抽风醒过来后,总往大殿佛像里钻起没完,莫非中邪了?
昨天晚上好事没成,今早又急急派弟兄下山,买了焦炭,大缸,煤等,就差童子尿了,自己又鼓捣了一上午,要炼丹长生不老么?
尽管大牛与几十个弟兄,听宁义说铸造大炮,在东塔沟这里建立根据地一事。
但对于参加过宁远城保卫战的众人来说,战术方法是好,不过要想铸造红夷大炮这事,似乎有些太扯了。
而此时又坐在大殿供桌前,宁义用着不太习惯的毛笔,不时皱皱眉头,又开始了写写画画。
他所想的这些,没法与自己手下的弟兄说清楚,毕竟绘图与计算是门大学问,要有太多的专业知识,想对此时的大明朝人来说明白这些,还不如画符跳大神来得快些。
以前的那点半吊子技术水平,在如今的这里土法炼铁铸模,的确小事一桩。
炼制钢铁所需要的耐火砖,其实材质与大缸差不多,只要稍加改进就可以了。
只需掌控好了冶炼温度,再加上铜的一些合金元素在里面,绝对能够制造出远比红夷大炮,还要强得多的最新式滑膛火炮。
宁义忙完了一切,他想着站起身来,抬头一面对佛像,不免心里有些愧疚不安。
砸碎香炉来炼铁铸造大炮,确实万不得已的事,要知道现如今的大明王朝,忙乎一整年的钢铁产量,还不及以前打工的那个小破钢铁厂,一个月的产量多。
更何况后金军队入侵,已经占领了榆关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对于铁的管制,恐怕连老百姓家里的菜刀,所剩寥寥无几了,上哪里能弄来成百上千斤的铁?
宁义心里不得劲,看起佛像,他慢慢看到佛像的脸,似乎有了一许笑意间。
“咣咣,叮当”的响声传来,他拿起图纸,只好又来到了大殿外。
塔下的铸铁香炉,在几十人抡大锤中,砸碎了一地。
“快,先收拾一下碎铁,跟我来山脚下。”宁义顾不上太多,只能抓紧时间来干。
毕竟以前闹得风风火火,谁知道占领宁远城里的后金军队,会在什么时候派兵前来攻打。
眼前要干的工作,首先加强改进东塔沟的整体防御工事,等翅膀硬了,再趁机劫了后金军队的粮草辎重。
然后据险而守,在边与入侵者死磕到底中,边等待袁崇焕督师的到来。
虽说从历史书中,宁义知道明军收复辽东失地的时间,大约在秋末,但谁又能保证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不会出现差错呢?
书写明朝历史的官,那时心情不好,或者喝多了,又或者老婆跑了,等等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宁义总要考虑到。
不免心里起急间,带人来到了寺院的下方,在一个山洞口处,已经准备好了,一座砌筑成圆形的大融炉。
大缸在里面做融炉的内壁,外面用石头砌个圆,中间的缝隙处用粘土一夯实,然后一层焦炭,一层碎铁,再加上研磨碎碎的铜屑点燃。
到达所需要的温度后,从融炉底部放出合金铁水,一流淌到大炮的模具里,经过冷却后,大炮基本上可以成型用了。
对于这一套铸造工艺流程,宁义可以说不用走脑子,闭上眼睛也比大明的工匠好得多。
他一边指挥众人装炉,自己又跳到融炉下方,来调整塑形造模用具。
直溜溜,一头封堵的圆筒,再从后面来个小小的孔,这种最简单不过的铸造工件,以前的他,连想都不愿意去想,太简单了。
看着木箱里的翻砂造型,宁义知道这种加了细细煤面,比较简单的铸造方法,完全又可以加强铁的硬度与韧性。
所有的一切准备好后,从融炉底部一加火点燃,几个大风箱又一阵狂拉送风,融炉上方冒起了浓浓的烟火。
直到这时,几十号弟兄信了,这个宁义大哥确实没有中邪。
因为在以往的大明军队中,火器营与铸造大炮的事,几乎人人见到,并且摆弄过。
这种铸造方法合乎逻辑,官家的火器厂毕竟这么来干,只不过对这大炮的尺寸,尤其炮筒壁的厚度来说,要比见到的红夷大炮小许多。
大炮的炮筒,为了防止炸膛,如今基本上做得较厚,即便这样还不免有时会出现了,把自己人一锅端的可怕炸膛现象。
宁义大哥把炮做成这样,怕是得了,时灵时不灵的抽风病?
别人心里纳闷不敢来问,大牛与宁义可以说是生死铁哥们,在战场上没少替宁义挡枪挨刀,何况昨晚又救了他一命。
大牛昨晚扶着,喝得摇摇晃晃的宁义,送到屋里后,他没走出几步远,只听房里“咕咚”声,随后传来小丫鬟的叫喊。
“大哥真猛么?”大牛佩服间,屋里又传出:“救命……快救缺德鬼宁义的命!”
听出事情不妙,他又忙着跑进屋里,见宁义大哥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抽搐成一团。
吓得直哆嗦的小丫鬟叫秋儿,其实乡里乡亲的,以至于连她的小姐,便多有识得的,以前的宁义泡不来大小姐苏芸儿,大有先拿她下手来打破僵局的意思。
好一阵子的抢救折腾过后,大牛与众人,终于把已经快要凉透了的宁义,给死活整过来。
哪知道一醒过来的大哥,性情大变了不说,今天早晨天没亮,就开始来了这顿的神操作,想想往事,大牛只能咧嘴笑着问宁义。
“大哥,弄这么小,能好使么?”
“冒烟了,你急啥,快去炒火药,比例我调配好了。”宁义淡淡道。
“是了,听大哥的。”大牛一吐舌,又带几人去炒制火药。
制造火药一事,倒是不用宁义太操心,毕竟大牛与众兄弟使用过火绳枪。
何况在没事的时候,还经常来自制火药,在原有配料基础上,稍加改进就是了,完全可以提高火药的爆发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