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梦回大明督师府 > 第129章 老谋深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抢夺阵地战,看似激烈,但没有大规模的冲锋厮杀,双方的阵亡伤损情况并不大,有特殊的一层关系在,此时还没有闹到翻脸无情的地步。

    皇太极从多方面来考虑,打趴下妹夫女婿大牛,似乎也失去了能沟通往来,利用其特殊身份的重要作用。

    只要有这个妹夫女婿在,关键时刻是要挟宁义最好的筹码,精通权谋的人,不会做一锤子买卖。

    看似表面上喊打喊杀,最终目的却还是坐下来谈谈,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杀死消灭对方,为手下匹夫所做所为,只有坚持到最后,胜负一念间,往往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杯浊酒喜相逢,皇太极看过这篇旷世奇文,深谙此意。

    至于大牛一方,无论二官如何着急发火,进行抢夺阵地作战,还不算太狠,见顶不住回撤,总官宁义回来,见输赢无所谓,只要不多壮烈,便可以交差。

    双方交战才一个半回合,大牛还真向前推进了阵地,按规定算拿下一局。

    皇太极明知今天不好赢,也不气不恼,这不又接到探报,蒙古尔泰损兵折将,落荒败逃,不免暗自庆幸,多亏了打君子战。

    好歹能在这里拖一拖,等起北元人马的增兵一到,还有搬回战局的希望,见好就收,带人撤回到小飞渡北岸。

    这边战局稍一稳定,皇太极又操心到后方情况,宁义带领五千的人马,的确在辽东腹地进行攻城夺寨。

    片片急报,如雪花纷飞,一会报有府衙被袭击洗劫,一会又报上道:后金大户人家,连片遭受到抢掠。

    看到纷至沓来的急报,皇太极最后一推,扬翻报文不看了道:“任凭宁义随便来,看他带领人马返回时,堵在小凌河北岸就成。”

    想在辽东腹地,具体实施追击拦截,难度较大。

    五千的人马,分成东一伙,西一伙,时聚时散,见硬合攻,见软捎带脚捞把便跑,无规律行迹可追踪围剿,而在辽东腹地的后金军队,又抽空调到前沿,皇太极咬牙认栽。

    而在辽东干强盗行径的宁义,从心里上来讲,委实不愿行此下三流的策略。

    手紧没钱,又好面子,宁义总想给老舅爷岛帅,毛二舅多些惊喜厚礼。

    若是想从苏芸儿的手里,抠出多少银子去凑份子,不报有多大的希望,况且苏芸儿一翻脸,还不把柔柔的小秋儿给装了进去。

    岛帅二舅家的人马,到占领辽东的后金来抢,这个事无论如何来做没毛病,从北抢到辽东,凭本事来吃饭,大快人心,纯纯的英雄行为。

    统帅东江二舅家的五千人马,虚晃一枪,早早绕路跑到辽东,太阳刚一升起,宁义便开始玩起了套路。

    辽东与辽西一河之隔,河的北面土地荒芜,百里之内渺无人烟村庄,而面前的辽东,皇太极从辽西强迁掳掠人口,强移过来大搞太平盛世,这特么的阴损招术,只有不是人,便可以来干。

    “给我抢后金的府衙,抢大户,金银值钱的东西,全归你等来分!”

    “啊……?”

    东江人马的三个领队,孔有德与尚可喜,还有耿仲明一听,这是堂堂大明,文官武官集于一身的宁知府,宁指挥使大人,发下的号令?

    “宁大人不急,我等回去有饭吃就成,事慢慢来,一切好说。”耿仲明赶忙劝阻,这明显不是大明四品官员办的事,好面子又手紧,此时在大明朝官场,纯属正常现象,表明这个官员廉洁,为官正直无私。

    “是啊,我等众人回到东江,可以去做,宁指挥使,你在这里万万不可,仕途名声要紧。”尚可喜也连声劝阻,这么小的年纪,做了双料的官,折合一兑换,比堂堂大明朝的一品大员,似乎有过而无不及。

    都指挥使的权限,在袁督师的光环压制下,似乎豆芽菜不如的小面官,但论起实际的兵权,出了榆关,整个辽西的所有卫所,宁义的确可以统领管辖。

    而宁远知府的文官权限,尤今有后金一闹入侵,出了榆关外,只有宁远城这一座像样的府衙,明显摆在大明帝国的面前,可以说宁义知府的权限,愿意有多大,便可以做多大。

    东江二舅家的三个令兵官,拼死拼活熬到了现在,随起天启皇帝一归西,顿时陪毛文龙一起倒霉失势,连临时工的待遇不如,四人年纪晃上晃下,在二三十岁之间,岂能不劝宁义珍惜眼前的机会。

    “宁大人,于在下看来,咱打完合围战,我等多协力收复失地,是对大人最好的回报。”

    孔有德也于心不忍,如此一打砸抢,会坏了宁义的名声,当下贪腐大明朝的官家银子,上下串通一气,黑了多少无人提及议论,一旦带领军队去到处抢掠,朝廷上下全有话说。

    明知道为自己好,但宁义是自费的官,不在乎这些,笑道:“哈哈,你等东江人马,只是路过此地,我只是陪着送行。”说起拿出密报:“按这个名单去抢!”

    “啊,打砸抢找事,还有计划路线?”耿仲明说着接过,三人开始看密报名单。

    大明朝的皇家锦衣卫,做密探给开出的辽东后金大户,还有府衙的名单,哪里有多少的金银,上下差几十两,算严重失职,不够专业。

    三人看了含笑点点头,如此这般的抢法,不抢对不起祖宗。

    五千的兵将,刀快马快,小炮火绳枪一带,而此时辽东腹地的后金兵力,几乎达到了空虚,大都抽调到小凌河一线战场。

    东江的人马,分成三路,每路一千五六百人,按名单路线去一开抢,在汇合地点等待的宁义,净忙些管账,看守钱财的差事。

    “老实发财,不要讨扰百姓,后金的小门小户,也不成。”每次钱财一交上,宁义还要告诫,不要搂过了火,注意下影响。

    只是一轮下来,还没抢到后金的衙门官府,收上三万多两银子的战绩,如此的工作效率,像要超额完成任务,不能做过了头。

    随起左一下,右一下的按名单开抢,终于抢完了后金的府衙,算是这片地区完事结账,连钱带物一给结算,宁义惊讶:“差不多了,咱东进要上船?”

    “指挥使大人,这才十来万两,应该抢完了西边再说?”耿仲明两眼冒火,这来钱太快。

    “是啊大人,抢多了,咱回辽西,不去东江可好?”尚可喜见有了银子,不愿回去上交毛文龙,到时候要小钱太难。

    “不可因小失大,这些钱财,你等可抽走两成,日后留作军饷花费用急,待等我辽西这边经营起,咱可共度难关啊!”宁义皱眉低沉道。

    穷家的日子不好过,盼望朝廷能养活辽西的军队还难,又何况对鞭长莫及的东江人马,没跳脚骂崇祯挂哥,算不错的好人。

    三人听了点头,大队人马调转方向,开始奔向,东北方的大笔架山,到海边与两艘的大明福船相汇合,人马渡海回东江。

    而正为身前身后的战况,忙得焦头烂额的皇太极,带领几千的后金军队,却还是在小凌河北岸的阵地,等宁义扫荡打劫归回,来顿狠拼,连钱带命一块留下,黑吃黑连肥带爽,对宁义的作战意图的确没摸清。

    两艘的大明福船,此时整装待发在辽西海域,只要一扬帆,借助顺风顺水,很快会驶入辽东沿海的大笔架山,如此的快速军事行动,皇太极无法推断出,宁义此次用兵的真正意图。

    又何况当下战场的形势严峻,两军对阵,剑拔弩张,没有调离兵力的道理,再者又说了,袁崇焕一向与毛文龙不合,不可能放走毛文龙的这支军队,除非宁义私自用兵,走陆路打到东江?

    做病的皇太极,顺起地图,看从辽东到东江的路线,手指要点麻木,才恍然大悟自嘲道:“开玩笑做梦,上千多里远的路程,去了过完年后,能到东江汇合?”

    不管皇太极如何去想,宁义用福船海路运兵一事,却始终不做过深来考虑。

    整个大明朝的福船数量不多,只有七八艘,袁崇焕从关里调了三艘,不会派往东江,任凭毛文龙来调用。

    在皇太极的心里,只要有福船进入东江海面,毛文龙便会以任何的理由为借口,不可能放回福船,再回辽西。

    毛文龙的为人处世,皇太极心知肚明,见到一点利益好处,不占尽便宜,绝不罢休。

    后金在以前羸弱不堪,没少被毛文龙打压讹诈,而尤今困苦没了出路,此人怕是破罐子破摔,为了生存活路,会越发贪婪无比,袁崇焕不可能会不知,肉送狼口。

    倘若袁崇焕即便如此做了,两人定会闹个水火不容,到时一山不容二虎,岂不坐收渔翁之利?

    渐渐地,有一种长远的考虑,在皇太极的脑海里形成,在中军营帐,坐立不安,最终皇太极一狠心,发下令去:

    “后金所有州府,任凭宁义带领人马来闹,能躲便躲,不要围剿阻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