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梦回大明督师府 > 第164章 过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四斤的鱼,要留下,大些的好吃!”

    宁义在岸边喊,弟兄们在里面冰天雪地,抢着干活。

    凿开的冰面上,小船在里面晃悠悠撒下一大片网,本想直接拖上船,几个人一拉,还拽不动了。

    “大哥,这要不行,鱼……”大牛吵嚷一半,‘哗啦‘小船翻倒,船上几人掉进水里。

    “哎,我却!”宁义一捂眼,扔绳子还救人。

    “快送屋里去,多生火烤烤!”

    大牛与几个哥们,落汤鸡一样哆嗦上岸,差点没冻死,宁义只好派人在岸上拽绳子拉网。

    大人小孩,新老媳妇,跟着凑热闹,一起与水里的鱼拔河。

    上百人乱哄哄,连喊带叫,一阵拉扯,一片大网兜成口袋,有小一间房大小,里面‘扑通‘,‘啪啪‘跳满鲜活的鱼。

    “快捡大的留下,小的放回去,来年好吃!”

    想拉鱼上岸有些难,宁义高喊快点捡鱼,众人嘻哈闹着开玩笑,来回与鱼拉扯要没头。

    大鱼‘乒乓’一阵横飞,岸上堆了一大片,黑花胖头鲢鳙,大鲤鱼,活蹦乱跳看着喜人,却没人要。

    大小媳妇说不好吃,还不如给发的海干有味,没人爱做。

    这事奇了怪,宁义只好吩咐架锅烧火,现场炖鱼。

    官家做事,开扯也有条件。

    大铁炉子抬来,烧煤架锅,宁义还要亲自给下厨。

    好在宫女小媳妇一群,苏芸儿带起如何来做鱼,宁义还给讲解一定要放些辣椒去腥,这样口味才鲜嫩,去寒还有利于强身健体。

    新老媳妇听了嬉笑,人人不把宁义手中的小红辣椒当回事,不信官天天吃这个大补。

    宁义见老大嫂子们的眼神,瞧不起自己连个媳妇还整不明白,苏芸儿还杨柳细腰,便对一个说笑最欢的老大嫂道:“这辣椒味道好,老嫂子偿偿,一辈子忘不了?”

    “真的,红红挺好看,不过没有香味。”

    “大口吃,偿下才有味道。”宁义还逗,辣哭老大嫂,看着开心。

    “这有……”老大嫂麻利快,放在口里‘咔嚓‘一嚼,咧嘴晃头:“辣死我了……你不学好啊!”嗷嗷叫起追打宁义。

    挺大的官,惹急眼了大嫂子,也不好使,追打一阵子,吃块冰过了辣劲。

    说笑嘻哈,炉子上的大锅开始冒气,炖活鱼的鲜味一飘出,还没人来品尝。

    大小媳妇一阵疯抢,拎起鱼往家跑,说知道如何来做,在家里吃热乎些,苏芸儿还给端走一盆炖好的鱼,带珂其和小秋儿回屋里去吃。

    这事扯得,想给兄弟媳妇,大嫂们做个试吃,结果还没了人,宁义吩咐先趁热乎吃鱼,饱了存冰干活。

    看起满地鱼,冻上一些,其余的派大牛给珂其老舅送去,告诉做法尝尝鲜。

    忙里忙外,又加紧生产,日子一晃过去,新年转眼到来。

    做为辽西最大的文官,宁义还要到城里去安排一下,更要巡视一番周围的乡村。

    对于温饱问题,宁义还是心里有数,由于前年战乱,目前全部为官家给配发粮食,吃饱还不应该是个问题,大户人家今年没给收赋税,偏远地区的收成还是有。

    不要赋税,得要给养活好人,官府这里今年考虑减免赋税,免费给大户提供新品种农作物,做为贡献奖励,稳定团结是大事。

    大官二官,宁义与大牛哥俩,边回东塔沟,边一路巡视。

    村屯住户,炊烟袅袅,年味十足还不错,哥俩心里高兴。

    “大哥,官好当么?”

    “兄弟,咱这里是啥官,只不过带大家过日子。”

    “可不是,这银子,咱哥俩一两用不上么?”

    “哈哈”哥俩一阵大笑,日暮中前行。

    丘陵坡地,白雪覆盖,下面是新开垦出的农田,看目前情形,来年像是个好年头。

    但愿写历史书的人,为了夸大满清的丰功伟绩,故意弄出个天灾人祸,大明必亡的假象。

    宁义骑在马上,不免琢磨这个沉重的问题,而家的东塔沟这里,年的气氛相当足。

    家家贴窗花对联,户户忙做些好吃的,大人小孩高兴一片,宁义与大牛哥俩,一回到东塔沟,感觉这官做得挺有面子。

    值守的老弟兄们,家里都有了娘子,纷纷请去吃饭,说媳妇告诉了,大过年的官到家里来,准保来年后大吉大利,升官发财。

    哥俩一听,如此这样一来,还不吃到春暖花开,小半年?

    忙说晚上带夫人,可以到家里来坐坐,自家老弟兄不必客气。

    哥俩怕麻烦兄弟媳妇,还有大小嫂子,从东塔沟里绕了一大圈后,才悄悄回家。

    三个官夫人,两个有了身孕,苏芸儿习惯认命了,怕珂其和小秋儿累着,忙起做吃喝。

    哥俩回到家里一见,这也不是个事,说一大年了,今天好好伺候媳妇一下,两人开始做饭造厨。

    三个女人好感动,摊上个模范丈夫,上得朝堂,更下得了厨房。

    鱼肉菜的食材,调料现成的,宁义做几道菜,的确不费多少事。

    正与兄弟商量先做鱼时,屋外传来说话声:“指挥使兄弟,你大哥说了,给你送来爱吃的菜。”

    “哎呦,老大嫂客气啦!”宁义说着忙开门相迎,还给他吓一跳。

    在老大嫂身后,哥兄弟的宫女媳妇们,身着盛装,人人手里拎着食盒,一眼看不到头。

    “这……?”宁义迷糊吃惊,皇帝开御膳!

    “这不过年啦,请你到家里去又忙,自家人的一片心意,每家给献一道菜。”老大嫂不客气,带人进屋给献菜。

    兄弟媳妇,小大嫂子一进屋,房子小,宁义和大牛只好站在外面。

    说是给献菜,人人进到屋里,一群哥兄弟媳妇,还与苏芸儿,小秋儿,珂其,三人聊起没完。

    哥俩一看,端走几盘子菜,到大牛家去吃,这边要没头。

    哥俩喝点小酒,老大嫂还不时照看伺候一下,这个年过得还行。

    隔壁屋里一片欢声笑语,好像要一起开吃?哥俩忙,赶快喝两口吃完,还要到沟里沟外,去巡视一番。

    东塔沟这边,全部是老弟兄自家人,而西山这边,是珂其老舅带领的后金人,族人间的恩怨,说白了全是几个带头人,故意闹事找茬。

    有吃有喝,解决了温饱,谁上战场玩穿越火线,还是嫌命太长没意思,宁义看这里的民众,似乎比东塔沟那边还要热闹。

    西山这边是全套移民,家里大小孩多,跑满街道,这个宁义与大牛见了喜欢,小小年纪,无忧无虑,正是好时候。

    抓住抱一抱,逗一逗,小孩围聚上前跟着闹,俩大官一看,想给点压岁钱,不用翻兜,一个铜板没有,过年拿小朋友白开心,还不是个事。

    尴尬间,珂其老舅出来相迎,两大官还要管他借点钱,珂其老舅只好笑起,给拿出一贯钱。

    哥俩有了记性,每个小孩给发五个老钱,兜里还要留俩,万一再遇上小朋友,不能总来借。

    “你俩这官做得好,银子给你揣着也用不上,却是小鬼难缠!”莫布提笑道。

    “可不是么,我俩没处去花银子,以前想,现在见了用不上么?”

    大牛特苦恼这个事,以前见了银子,乐得几天睡不好觉,现在看珂其摆弄成堆的银子,他没了感觉。

    “我这里是过路财神,天天看个数,国宝流通嘛!”

    宁义想留住些银子,以后来造大战船,但过完这年后,眼看开春了,买大量的耕牛犁田种地,是需要较大的花费。

    五垄的铁铧犁,用马来干活,马力多少还不足,只能有几头大黄牛来犁地。

    看起大三十晚上,融炉这边还在忙碌干活,宁义道:“孩他舅爷,这炉子少烧点,只要不住火便成。”

    “宁指挥使,咱这不能全闲着,干完造炉子的活,还要铸造铁铧犁,打制些农具。”

    “孩他老舅爷,带人可要注意歇歇,来年有些人练成手,还要回辽东。”

    不能给人累坏了,将来这些人回辽东,还要带人去干活,单凭一个辽西有发展,是维持不住以后的局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