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在大唐能签到 > 第四百一十四章 询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突厥面临的情况,薛延陀也有。

    当初李世民为了消除东突厥的势力,册拜夷男为珍珠毗伽可汗,赐以鼓纛。夷男大喜,遂成立了薛延陀汗国。

    贞观四年,唐灭东突厥后,把大多数东突厥部众迁到黄河以南安置,设置了很多羁縻州府,委任原东突厥贵族担任州府长官。这样以来,朔塞空虚,薛延陀趁机迅速扩大势力,占据了大部分原东突厥的地盘,并将牙帐由郁督军山迁至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有精兵二十万,进入了全盛时期。

    夷男算是薛延陀的开国皇帝,虽然因为游牧民族是部落制,但是夷男对薛延陀的掌控力度,可不是泥熟这样半路夺权的人可比的。

    薛延陀虽然也有人到大唐劫掠,却都是小部队,人数比西突厥少不说,也没那么明目张胆。

    因此,夷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不知道。

    冬季到其他地方去劫掠,已经是游牧民族的习惯了,即便他严格限制,那些部落头领不带人去,依然会有人偷偷去。

    游牧民族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算得上全民皆兵,加上每家都有很多奴隶,只要几家联合,就能到大唐境内劫掠了。

    对于这种情况,要想完全杜绝,根本不现实,只要各部不过分,夷男也不在意。

    ……

    岭南,耿国公府。

    冯盎的目光在几个儿子身上巡视了一番,最后定格在冯智?瑁?ui)身上,说道:“智?瑁?灾谴鞔?乩吹男牛?阍趺纯础!

    冯智?杷档溃骸暗???粝睾钪徊还?且桓龊罹簦?臀曳爰液献鳎?谷恢桓?壹乙怀桑?翟谔?倭恕!

    冯盎脸色平淡的说道:“你没看到信上说,其中陛下占了四成么?”

    冯智?璧懔说阃罚?档溃骸案盖姿档奈叶伎戳耍?换故O铝?擅矗吭齑?墓そ承枰?颐欠爰页隽Γ?龊5暮?谝苍谖曳爰业氖屏δ冢?颐欠爰抑荒靡怀桑?翟谔?倭恕!

    信的内容他自然知道,又很多势力参与此事,李世民占四成,剩下的六成,由其他势力分。

    按理说冯家占一成并不算少,冯智?璺炊裕?且蛭?饧?率欠氪髦窍胍?俪傻摹

    冯家能赚多少钱,冯智?韪?静辉诤酢

    如果不能继承爵位,冯家大多数的财产,都和他没有关系。

    古代只有继承家业的儿子,才能得到大多数财产,剩下的儿子,加在一起,也只能分那一小部分。

    冯盎有三十多个儿子,冯家再有钱,他继承不了爵位,又能分多少?

    因此,冯智?韪?静辉谝夥爰夷芑竦枚嗌倮?妫?皇堑ゴ康南胱柚勾耸隆

    冯盎看着冯智?璧难凵瘢?行┦??

    冯智?璧哪堑阈⌒乃妓?匀恢?馈

    他虽然许诺过爵位由冯戴智继承,冯戴智离开岭南多年,虽然时常有书信联系,但是现在变成什么样,冯盎也不清楚。

    因此,他现在并没有确定继承人,还在暗中考验。

    刚刚他问冯智?瓒哉饧?碌目捶ǎ?褪窃诳佳榉胫?琛

    但是冯智?璧谋硐炙?盟???耍??ǘ崂?⒚挥写恚??乔疤崾且?鸭易宓睦?娣旁诘谝晃弧

    冯智?枵庋?坏愣疾豢悸羌易謇?妫?绾未?旒易澹

    冯盎看向其他儿子,说道:“你们怎么看?”

    “爹,我认为大哥说的对。”

    “是啊,我们冯家拿一成太少了。”

    其他人纷纷说道。

    他们其中有一些是被冯智?枥?A耍?硪徊糠种皇堑ゴ康木醯梅爰夷玫奶?倭耍?虼朔炊浴

    冯盎有些疲惫的挥了挥手,说道:“你们下去吧。”

    “爹,孩儿告退。”冯智?栊值苁?溉耍?鹕硇欣裢肆顺鋈ァ

    然而有个五十岁左右的文士装扮的男子,依然坐在那,并没有走。

    此人刚刚一直就在,冯盎询问儿子看法的时候,他脸色带着笑意,一直看着,从未插嘴。

    冯盎看向那个文士,和颜悦色的说道:“先生,你对此事怎么看?”

    沈学义笑道:“老爷不是已经有了决断么?”

    冯智?杷?欠炊裕?氚徊⒚挥斜硖??飨跃褪窍胪?獯耸隆

    “陛下虽然现在表现的非常信任老夫,但是心里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别说给我一成利益,即便不给,老夫也会答应下来。”冯盎说道。

    沈学义点了点头,说道:“老爷的决断没有错。”

    冯盎见沈学义赞同他的看法,笑道:“既然先生都这样说,那么这么做,肯定错不了。”

    当初因为和岭南其他势力争斗,冯盎很久没有入朝。

    那些势力,联合起来上奏,说他谋反。

    当他知道以后,惊恐不已,当时就准备起兵。

    并不是他真有造反的心思,而是他知道,他当初本就是一方诸侯,虽然投靠了大唐,但是手上的兵权依然在。

    加上他在岭南的声望,朝廷本来就在怀疑他。

    现在有人举报他造反,朝中根本不会听他解释。

    就在他准备起兵自保的时候,沈学义建议他先不要做什么动作,看看情况再说。

    冯盎将信将疑的按照沈学义说的按兵不动,没想到朝廷不仅没有派兵,反而派人前来慰问他。

    最后他和沈学义商议,把最喜欢的儿子冯戴智送往长安为质。

    贞观五年的时候,他还曾去长安觐见李世民。

    李世民不仅设宴款待他,赏赐也非常丰厚。

    从此以后,冯盎对沈学义非常看重,遇到大事,都会询问沈学义的看法。

    沈学义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选择留在岭南,除了冯盎对他有恩,另一个原因就是冯盎非常清醒。

    隋末天下大乱,各方诸侯都起了争夺天下之心。

    而冯盎只是占据岭南,就没有其他动作了。

    武德五年,大唐还没有平定天下,但是冯盎知道大唐统一天下,已成定局,选择了投降大唐。

    可以说冯盎选择的时机非常好,当时天下还未平定,一方诸侯投降,不管是为了显示胸怀,还是为了做给其他诸侯看,都不会亏待冯盎。

    如果太早,局势不明。

    如果太晚,大唐平定了天下,冯盎投降,想掌权是肯定不可能的。

    “既然先生赞同,老夫这就给戴智回信,泾阳县侯林轩的大名,老夫在岭南也有所闻,倒是想见上一见。”冯盎笑道。

    沈学义神色认真的说道:“老爷不要小看此人,我仔细研究过此人,此人并不简单。”

    “先生放心,一介商贾子嗣十五岁封侯,自然不会简单,老夫不会小看他的。”冯盎说道。

    “先生,你觉得谁来继承老夫的爵位合适?”冯盎问道。

    沈学义有些头疼,自古以来,参与这种事里面,一个不好,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