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之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 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五进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李炎与孙思邈谈过一次之后,这位药王就决心留在了长安,担任了医学院的院长。

    这可让太医署的那群医师们给乐坏了,他们以后会有很多机会向药王请教医术。

    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九月。

    在这段时间里,孙思邈去了几趟马周的府上,给他开了不少治疗消渴病的方子。

    不敢说让马周多活二十几年。

    但肯定不会像原本的历史一样,明年就病逝。

    除了给马周看病,在太医署授课以外。

    孙老头另一个爱好就是往皇宫里跑。

    他现在可是痴迷于微生物的研究,想要多找李炎这位“同道”探讨探讨。

    还一度想拉着李炎一起去研究、治疗瘟疫。

    这导致李炎这段时间出行都得小心翼翼的避开孙老头。

    一度后悔把这老头给留在了长安。

    好在五大院的建设进展飞快。

    整个工程,大概在明年三月份左右就能全部竣工。

    像医学院和军事学院这两个只差学院的,赶赶进度,在一月份的时候完成也并非没有可能。

    到了那时,孙老头就有了足够多的事情。

    想必就没有空闲来打扰自己......李炎在心里如此想着。

    除了五大院这个巨大的工程之外。

    一五计划中的其他方面也有了巨大的进展。

    科学养鸡法在司农寺官员的努力下,已经整理成书,并且已经培训出了一批基层的小吏。

    在农村里的社司帮助下,养鸡法在农村飞快的普及。

    不过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村民只是用到了其中一部分。

    比如分辨雌雄、荤素搭配的饲料等。

    像是人工孵化,倒是没什么村民去做。

    但照这种进展。

    要不了多久,就会有一些商业化的养鸡场出现。

    商人逐利,只要这个行业有利润,不怕没有人来做。

    李炎对此还是相当有自信的。

    因为马上就会有一个对鸡肉需求量巨大的产业出现。

    长安城里,第一家“啃得鸡”在数天前开业。

    店里售卖的炸鸡、汉堡加可乐,一下子就火爆了整个长安,甚至还开始改变长安人的饮食结构。

    以往长安人吃早餐,或是叫上一碗饽?,或是买上一只胡饼。

    现在花样可就多了。

    “鸡肉堡来两个,多放点青菜。”

    “来半只炸鸡,把屁股给切掉!”

    “......”

    诸如此类的叫喊声,在早晨经常会在“啃得鸡”的店外出现。

    由于诗诗姑娘的养鸡场还没建成。

    目前鸡肉的来源,都靠某一假公济私的皇上从皇宫里支援。

    可以预见,等“啃得鸡”在整个大唐遍地开花之后,对于鸡肉的需求会有多大。

    单单只凭这一家店,就足以养活、富裕许多的民用养鸡场。

    值得一提的是,连接大唐与天竺的贸易线也已经打通。

    李炎派出姜兴霸率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驻扎在贸易线上。

    在一开始,吐蕃人感到了十分不满。

    不过当贸易线开始运行,来来往往大唐商人、天竺商人,经常会停下来歇息。

    这些聪明的商人,从不会错过任何的商机。

    他们会把货物拿出来贩卖,同时收购吐蕃的货物。

    直接就把贸易线周边的商业给盘活了起来。

    繁荣的景象不断引得更远处的部落也往这边迁徙。

    这条贸易线,也被吐蕃人称之为黄金大道。

    不少在贸易线上获利的部落,还自发的组织护卫来守护。

    这可把吐蕃赞普给气了个半死,半个多月都没有出来见人。

    而这条贸易线上,除了最常见的丝绸、茶叶、瓷器这三件商品外,最多的就要属天竺的牛。

    天竺人可不吃牛肉,牛都已经多到泛滥成灾的地步。

    现在把牛送到大唐,天竺赚到了钱,大唐多了耕牛,也可以让百姓偶尔也能够吃到牛肉。

    此乃双赢的局面,双方都皆大欢喜。

    天竺的牛、批量养殖的鸡,这就是李炎让大唐百姓都能够吃上肉的两道妙招。

    只要再想办法去英格兰把白猪引进,百姓顿顿能吃上肉的盛世就不远矣。

    除肉之外,农事上,水稻方面也有了进展。

    司农寺丞已经让人带了消息回来。

    他已经到了南方,并且已经打听到了占城稻的消息。

    不过时近九月,司农寺丞并没有打算直接带着占城稻引进到苏湖一带。

    而是准备在占城稻的发源地待到过年,仔细去研究一下占城稻的种植。

    等到了来年开春,直接带着稻种到苏湖进行种植。

    这位司农寺丞,在这番奔波之下,也迅速成长起来。

    在未来,在大唐农事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工业方面的进展,比起农业来就要缓慢了许多。

    虽然辽东道的铁矿场,源源不断地将钢铁冶炼出来,运往各地。

    但在煤矿以及其他稀有金属的开采上则几乎陷入了停滞。

    主要是许多人都认为这些东西没什么用。

    开采出来也只是在哪放着。

    在征得李炎同意以后,就暂时停下了一部分的开采。

    而李炎之所以会同意,也是因为他还没有做好开启工业革命的准备。

    大唐现在还处在飞快的发展之中。

    再加上充足而又廉价的劳动力。

    李炎不是太敢把提高效率的机器给造出来......

    那些机器一旦出现了。

    大唐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就会迅速下降。

    这就会导致无数人的失业。

    百姓没了工作,没了钱吃饭,那他们会做什么?

    毫无疑问,他们会造反!

    所以说把蒸汽机捣鼓出来,开启工业革命的时机还没有到.......

    想到这里,李炎就忍不住揉了揉额角。

    没想到阻碍大唐科技进步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这些充足而又廉价的劳动力。

    “朕还真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皇帝啊。”

    甘露殿中,李炎放下了手中的奏折,感慨了一声。

    这时,韦小宝从外面走了进来,“陛下,工部侍郎求见。”

    “工部侍郎?快请他进来。”李炎眼睛一亮。

    他心里已经大概猜到了对方过来是汇报什么事情的。

    不一会儿,工部侍郎就跟着韦小宝走了进来。

    “拜见陛下。”工部侍郎拱了拱手。

    “不必多礼,你来找朕,所谓何事啊?”李炎虚抬一下手。

    “回陛下,使用活字印刷术建造的印刷坊已经建成!”工部侍郎声音有些激动地喊道。

    李炎咧嘴一笑,“韦小宝!摆驾,出宫!”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