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百转千回之梅踪鬼谷传 > 第179章 、第一块江湖令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是,这次南郡水军大败而回,应该不敢再来了。”麦季讪讪地说道。看到梅江这样霸气的话,麦季不好扫她的兴,不过他说这话的时候,明显底气不足,因为他根本就不肯定这南郡水军还会不会再来?

    “不敢再来了,何以见得?”梅江知道麦季是顺着她的意思说的敷衍的话,也不领他这份情,反而反问道。

    “我也说不上来,只觉得他们既然败了,就不会再来了。”麦季弱弱地说道,这话说的他自己都不相信。

    “不,他们一定会来,还会派更多的船和人来!这是一定的。”梅江肯定地说道,“利之所在,势之所趋。利益足够大的时候,他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来取的!”

    “那就再次把他们打得片甲不归,让他们再也不敢窥视我们江湖帮?”麦季疑惑地问道。他嘴上这么问,内心里却在算计着,如果敌人再来多点,凭江湖帮这几百号人,到底能不能守的住?

    “我倒是想来个以逸待劳,守株待兔,不过我们终究只有这么点人,这么几艘船,又怎么可能敌得过大军?”梅江说道,“其实这次也是赢得侥幸,若是敌军多带舢舨,从北面用舢舨抢滩登陆,只怕洞庭山就没那么容易守得下来了。”

    其他几个人,包括丁义在内,听了梅江这话,都愣在那里,不知道她说这话什么意思,一方面信心十足,说得好象江湖帮不惧怕任何人,一方面又说南郡一定会再次前来进攻,似乎江湖帮还不是对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呆了半晌,丁义打破了沉默,问梅江道:“帮主是不是有另有破敌良策?能够御敌于洞庭湖之外?”

    梅江没有直接回答丁义的话,而是问麦季道:“窑堡那边把江湖令送来了没有?”

    “回帮主,江湖令早在五天前就送来了,一起送来的还有二百把铁制的强弓。这次多亏了这两百张弓,要不然北面守下来还没有这么轻松呢。”麦季兴奋地说道。

    梅江对伺立一旁的梅紫说道:“去找袁点拿几块江湖令来看看。”

    梅紫很快就拿来了十来块半个巴掌那么大的熟铁令牌,令牌黝黑色,呈椭圆形,一面是篆体的江湖二字,一面是一个五瓣的梅花形图案。

    梅江把令牌拿在手里掂了掂,意味深长地对丁义说道:“我的破敌良策就是这江湖令,从今以后,江湖令一出,受令者必须遵从!”

    梅江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扫视了众人一圈,语气森寒地接着说道:“违者,杀无赦!”

    “这第一块江湖令,就发给这个南郡郡守李瑶吧!”梅江把手里的令牌抛给丁义,丁义一把捞起,“丁将军,麻烦你带两个人走一趟,把这令牌送去!”

    “属下明白,必不辱使命!”丁义站起身,朝梅江行了个抱拳礼,肃声应道。

    麦季三人这时候终于明白梅江打的是什么主意了,只是他们对于丁义能不能完成任务,让江湖令达到令出必行的目的,还是心存疑虑。丁义他们的身手,他们是见过的,不过要出入南郡郡守府,让南郡郡守奉令而行,还真不敢说。

    ……

    “什么,你说四十艘战船被击沉二十四艘,四千名士兵折损了一千八百人,他们没有损伤一人一船?你是干什么吃的?太令我失望了!”李瑶看着面无表情呆立在一旁的儿子,一脸怒气地训斥道。

    “这次是孩儿准备不足,加上地形不熟,才有此败,请父亲按孩儿说的,再准备一百只小船,三十艘战船,五千熟悉水战的兵卒,再次出击,若是再不能胜,愿受军法处置!”李信眼神坚定地说道。他在败回的路上,就分析了战败的原因,定下了制胜之策,以及需要的兵力和战船。

    “信儿啊,不是为父不愿意多发战船,多派将士前往。”李瑶语气缓和了下来,说道,“实在是国君有令,这次行动不宜大张旗鼓,还得速战速决,你明白吗?”

    叹了一口气,李瑶又说道:“上次派四十艘战船,四千士卒,这动静就有些大了,若再派五千兵卒,一百多艘船只前去,岂不是会弄得天下皆知啊。”

    “可那帮湖匪据险而守,南面只有一个码头可以停靠船只上岸,但有两重关口,要冲进去根本就不可能,这次损失的战船,大多都是在这里进攻的时候被击沉的。”李信为难地说道,“而在北面,湖岸平缓,大船无法靠近,唯有用小船方可登陆,湖匪在岸上用抛石机和弓箭防守,人少了也攻不进去啊。要不您再奏请国君,干脆大举进兵,把洞庭湖和西糜城都夺过来。”

    “唉,你可知道这次行动是为了什么吗?”李瑶叹息道,“秦国现在正在北方与列国争夺,实在不宜和南方楚国动武,之所以让我以南郡的名义进攻洞庭山,实在是另有原因啊。”

    “楚国已经东迁寿春,云梦泽这一带,他们事实上已经放弃了,只是没有明着说出来而已,我们就是攻占了,楚国也不会和我们开战的,又何必顾忌那么多?”李信不服气地分析道。

    “你说的虽然在理,不过这次我们要面对的并非楚国朝堂。其中有些事情我也不方便说给你听,你就先下去,容我奏请国君,再行定夺!”李瑶其实也认同李信的话,觉得就是把云梦泽,甚至长沙拿下来,楚国也不会有多大的动作,否则也不会一口气把国都迁到寿春去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