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燕归胜安 > 第116章 胜安风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唐昂驹与湮君赶回胜安之时,正在唐府作客的先莲居士与昊乾君已收到恕君连夜遣人送来的急讯。

    坐在左位的中年男子尽数束在玉冠内的头发有些许华发,俊朗面容虽生皱纹,也不掩威风。

    他的手正拿着那封恕君传来的急讯,越瞧急讯的消息,他那飞入双鬓的剑眉越皱越紧。

    看完急讯最后一句话,那人将那封信纸拍在右侧旁边的那位眉眼细长的清瘦男子面前。

    “这混账小子,从不将你我之言放在耳中,现在落得如此结果,也是他自找的。”

    清瘦中年男子见他如此气急,也不免对恕君传来的急讯也有些在意。

    他挽袖放下手中的书卷,转手将那封被拍在他面前的信纸拿起,细细念读起这封急讯。

    看完恕君这番急讯,他难得认可男子的话,他将那急讯传给身旁候着的两位青年。

    “子雁此言确实有礼,此次确为长光自己托大了,还损了一双眼睛。”

    “他那自傲的性子,此番怕是颇受挫折,不知道他可会就此失了意气。”

    被唤子雁的左位男子正是逆流之主,昊乾君,他闻言冷哼一声,对唐昂驹此番失礼的气明显未消。

    “你反倒替他开脱起来,那小子若是因这一遭便一蹶不振,他就不配做我的弟子。”

    “看小恕所言,他不顾眼盲未治便要赶回胜安,哪有你说的那般可怜。”

    昊乾君说罢,也是想到唐昂驹不顾眼盲赶回胜安,或许也是看出胜安背后暗流汹涌的势力博弈。

    那先莲居士将原本放下的书卷重新拿起,对昊乾君的话不予否认。

    “长光此次回来,怕是要替唐府受一场难。”

    他们身后站着护卫的两位青年也看过那封急讯,对于唐昂驹不顾眼盲赶回胜安之事,两人都有所担忧。

    如今先莲居士又点出唐昂驹赶回胜安便要替唐府受罪,两人相视一眼。

    身后背负着半人的大刀,身着袖口收的极紧的箭袖灰色麻布劲装的粗眉青年站了出来。

    “不知居士所言是何意,为何小麒奴一回胜安,便要替唐府受一场难。”

    “如今听闻唐府大郎刚刚在安顺城打了个漂亮的胜战,平了元朔西境之乱。”

    “可见唐府祖父孙三辈皆为虎将,唐府又深得武帝信任,如此地位,岂有何人敢为难小麒奴。”

    昊乾君见粗眉青年站出来说这番白目之语,原本被唐昂驹拱起的火气愈发喷涌。

    他起身后几跨步就走到那粗眉青年面前,一抬手呼向那青年的后脑。

    粗眉青年看昊乾君走了,哪怕察觉到昊乾君的脾气,却不敢闪避,只挺直腰背站在原地。

    “砰”一声重响,便可以完全展现昊乾君现下气愤异常的心情。

    “蠢驴,难道我平日只教了你刀法,不曾同你讲过人心之道?”

    粗眉青年结结实实受昊乾君一掌后,才敢抬手揉揉自己发疼的后脑。

    “师长往日教导弟子,每次皆倾囊相授,弟子不敢妄论师长。”

    昊乾君瞥了眼嘴上说着不敢妄议,却悄悄用眼神去瞧先莲居士,显然想得到先莲居士的解答。

    他当着粗眉青年面前一甩袍,也不再看忍笑不俊的先莲居士,转身便离开了此地。

    粗眉青年后脑的疼痛过去,眼看自己师长甩袍离开,他上前两步便被先莲居士喊停。

    “罢了,放他去吧,你也是遭无妄之灾罢了。”

    “他方才便被长光过于自负导致的败局的气未消,你一发问自然便惹他气愤。”

    “他此人心气高傲,见不得自己徒弟弃师长不顾,反问起我这非你师门的外人。”

    先莲居士在昊乾君身影消失在门前那刻便不再忍着,直接笑开怀喊下要追出去的粗眉青年。

    粗眉青年看先莲居士并不阻拦昊乾君此举,便知师长恐怕确如先莲居士所言。

    他站在原地目送师长后,走回先莲居士身旁,挠了挠额角,还是向先莲居士提问之前的问题。

    “既然师长已先行离去,此事怕只能由先莲居士为我解答。”

    “劳请居士细细与我一说,我好想想可否相助于小麒奴。”

    粗眉青年将话题重新引回到唐昂驹的身上,此刻先莲居士也是收了笑,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你方才说,唐府大郎赢下安顺城一战,可见唐府三辈皆为虎将。”

    “唐府深得武帝信任,此次唐凌恒归朝,其军职必会高升。”

    “朝中数臣,无一与其相匹,自然无法无法针对唐府。”

    “小渊你的意思,我说的不错吧。”

    粗眉青年听先莲居士重复他的定论,不知是何点有错,只是朝他再一颔首表示肯定。

    “是,居士所言皆是我所想,并无差错,此有何不对吗?”

    先莲居士先是一笑一摆手,“你所言都是对的,只要唐凌恒班师回朝,唐府军权必会得到扩张。”

    粗眉青年听先莲居士认可他的话,也是一喜,“那居士又如何说小麒奴会遭罪呢?”

    先莲居士收回手,将书卷反盖在桌上,他拿起桌上的几个杯子,将其中一个有裂纹的杯子摆在最外面。

    “唐府如今权势便已然有武帝之下,万臣之上的趋势。”

    “素来武官与文官政见不一,如今武帝重用武官,更是使得武官文官两派政斗激烈化。”

    “原本文臣内有紫微令魏宣与唐高翔制衡,才保证如今元朔朝堂的一时风平浪静。”

    “如今唐凌恒初战便得大胜,民间威望水涨船高,已然又是一大司马。”

    “唐府一门三将,柱国公,大司马已是武将高位之首,若再添一唐凌桓。”

    “朝中原本文武制衡的局面便会被打破,文官一派必然不想看到唐府如此风光。”

    先莲居士说到此时,语气一停,他将那有裂缝的小杯子拿到一旁。

    “唐府之人素来忠义,家风严谨,令人无处可寻其破绽。”

    “而如今,恰恰唐府出了一仗势欺人的小世孙,身上桩桩件件皆是恶名。”

    “往日里,这样的唐小世孙是唐府风平浪静时的一层隔离带,令文臣心安。”

    “如今,这样的唐小世孙对于想要急切隔断唐府与武帝的联系的文臣来说,反而是突破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