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燕归胜安 > 第371章 民心所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进被唐昂驹一颗药丸堵了嘴,许追也明白再叩头也得不到宽恕便也放弃,只无可奈何的看着受刑的许统。

    许统虽然曾经英勇无敌,但是盲眼后多年镇守后方,加上这些年安定的边境,身体早已大不如前。

    受刑到九十来鞭后,许统便已昏死过去。

    刑罚官察觉到许统的昏迷,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一瓢盐水将许统泼醒,继续执行剩下的几十鞭。

    单休道终究还是念着他与许统多年的情分,看到这一幕还是开口同唐凌恒求情。

    “凌恒,虽然是依照军法受刑,但是也打了快九十多鞭,人看上去也已昏迷不清。”

    “等你上奏时,免不了要将他再送往胜安,若是再受剩下的几十鞭,怕是撑不到胜安。”

    唐凌恒听单休道的求情,单休道开口可不同与许追开口,难免让他略微沉思片刻。

    唐凌恒想了一番,还是颇为纠结,最终在温子胥的颔首赞同下,这才算应下单休道的求情,喝停了刑罚官。

    “念在许统当年忠勇,剩余的鞭数便功过相抵,不必再行。”

    刑罚官听到唐凌恒制止,当场便停下挥鞭的动作,退到一旁去。

    当即便有铁卫上前将绑在邢台上的许统解下捆绑的绳子,在其手腕上栲上重锁,然后抬架着昏迷的许统。

    底下的边城百姓本就因为先前误会唐凌恒而有所愧疚。

    现在听唐凌恒竟然念在许统功绩上,免减责罚,不免觉得唐凌恒是个重情之人。

    边城的百姓更是自责内疚,先前不知唐凌恒的性情便因为一些事情污蔑唐凌恒,着实是他们偏见。

    唐昂驹将这一切看在眼中而喜在心头,他本意是不愿放任唐凌恒放过许统,想要让他大哥杀鸡儆猴。

    用一个许统警告边城内不论是圣人派来的人,或者是其他不安好心安插在边城的棋子。

    只要唐府一日驻守北境,就不要妄想从唐府手中谋夺血麒军的兵权。

    可是唐凌恒如今放了许统,反而让百姓对唐凌恒反而更加的敬佩,倒也不错。

    唐凌恒看着这许家父子三人,吩咐铁卫将许统等人便被关在边城的牢内。

    铁卫便依照唐凌恒的命令将许家父子三人拖下去,而对待被唐昂驹毒哑后癫狂的许进更是直接捆了带下去。

    边城的百姓得知许家三父子所犯之罪,对于唐凌恒处置许家三父子并没有过多的质疑。

    唐凌恒眼看着许家父子三人被带走,在唐昂驹的注目下,走上前俯瞰底下的边民,开口。

    “今日之后,将军府旁将建边城学塾,凡是边城百姓而未满十六岁入军者,皆可入学塾读书。”

    “学塾夫子的束?还有学堂内的笔墨纸砚由我唐府一力承担。”

    此话一出,单休道震惊,而本来就对唐凌恒有这极深愧疚的边民更是都沸腾起来。

    不少百姓都震惊的左瞧右瞧,更有甚者可以说是已经在麒麟台下手舞足蹈起来。

    有些人还是难以置信,看着高台上的唐凌恒高声发问道:“唐小将军,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去读书吗?”

    “真的不用我们来买娃娃读书用的宣纸纸跟书册吗?”

    “是啊,唐小将军,这学塾若是让唐府一力承担,会不会才读几日,娃娃们又没地方读书。”

    元朔当今是重武轻文,但古语所言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还是牢牢在每个元朔百姓心中扎根。

    边城就在镇北燕关几十里内的地方,环境恶劣,加之要防备随时可能破关入侵的北燕人,一直贫瘠困苦。

    因此边城根本没有置办学塾的机会与能力,而边城百姓更是无力承担那高昂的书册与宣纸费。

    所以边城的百姓内,除了十六岁入军后在军中开始慢慢识字的兵卒,其他百姓基本上是大字不识一个。

    如今唐凌恒提出此事,尤如天上掉馅饼,自然让边民无不欢喜雀跃。

    正是因为太过欢喜,难免有不少百姓担忧这件事的真实性。

    唐凌恒看着底下高呼唐小将军万岁的边民们,回首看着站在身后扮作轻甲铁卫的唐昂驹,颇为感慨。

    “放心,我唐凌恒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我唐府的血麒军守在镇北燕关一日。”

    听到唐凌恒确认,百姓再也不忍着欢喜,高呼着唐凌恒的名字,纷纷朝着唐凌恒叩头。

    这时没有一个边城百姓不由心底感激唐凌恒,不由心底敬重这个回到边城来驻守边境的唐小将军。

    屈征也是眼泛热泪,这我老人家一辈子都呆在边城,如今看到边民如此高兴的模样,自然也是感同身受。

    温子胥自然也为这群边民百姓感到欢喜,但是他同样也为唐凌恒在边城百姓内扎下根基而欢喜。

    昨夜,唐昂驹在书房内提出此事,温子胥便从中看出了可以让边城百姓归心的捷径和利在边境百年的功业。

    所以温子胥才让唐凌恒在今日的麒麟台上提出要建学塾一事。

    眼前万民归心般的景象更是达到了温子胥想要达到的目的。

    单休道也是赞赏的看着唐凌恒这个后辈,拍拍唐凌恒的肩膀,怀念的笑笑。

    “当年孟娘子来边城时,看到那些在城外那两座山上疯跑打野食的娃娃,也说要建学塾。”

    “只可惜当时与北燕人争斗频繁,边城并不安稳,根本无法顾忌学塾不学塾。”

    “后来孟娘子怀了你弟弟,回了胜安城,边城变没有人再提起要建学塾。”

    “边城百姓太苦,苦到根本不敢提那要读书这种金贵的事。”

    唐凌恒没想到孟淑清当年在边城竟然也想过要建学塾,看着单休道有些感慨的模样,便也开口宽劝。

    “单世伯,如今我与麒奴到此,除了替圣人镇守边疆,也是为让边城百姓过得更好一些。”

    “毕竟,北境也是元朔的地盘,没理由各境的百姓安居乐业,而边城的百姓却要困于贫苦之中。”

    单休道听唐凌恒的这句话,满意的点点头,“有你这番话,单世伯相信,就算北燕人来犯,我们也能将这群獠子赶回他们的地盘去。”

    唐凌恒听到单休道的话,看着欣喜的百姓还有刚刚被带下去的许家三父子,难免有些担忧。

    “单世伯,这段时间恐怕就要准备防御之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