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真的不是主角 > 第58章 歪歪神话(番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关于公孙轩辕,有人也许会问:那不是太古人皇黄帝的姓名吗?

    然而并不是,起码在这个世界上不是。

    古籍有云:“公孙,王公之孙也,太古无此姓者!”

    黄帝姓姬,全称为:姬姓轩辕氏黄帝,亦可为姬姓有熊氏黄帝。

    另外两位最负盛名的太古人皇的称谓亦是如此。

    比如:炎帝,全称为:姜姓神农氏炎帝。

    又如:伏羲,全称为:风姓华胥氏伏羲。

    当然,也有称其为风姓燧人氏伏羲的。

    由于伏羲为人皇,他的子孙后裔以及族人便以此为荣,自称伏羲氏。

    其后代中较为出名的便是太昊伏羲,全称为:风姓伏羲氏太昊。

    太昊伏羲出名的原因:

    是因为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少典。

    而少典他是有熊国的国君,其嫡子就是炎黄二帝的先祖,轩辕氏与神农氏。

    曾经,轩辕氏被分到姬水,部落在轩辕之丘,故称姬姓轩辕氏。

    神农氏被分到姜水,尝百草,始制医药,故称姜姓神农氏。

    姜姓神农氏炎帝,即一世神农。

    在他的前面一共出现了57位人皇,而神农氏炎帝也是轩辕氏黄帝之前的第58位人皇。

    (太古时期,天下共主为皇,继位者为王)

    当姜姓神农氏传到第九世的时候,其周围有三个部落逐渐强盛起来,它们分别是:黄帝部落、九黎部落以及?|夷部落。

    黄帝部落先祖同炎帝部落的先祖是亲兄弟,更是一母同胞,同为有熊氏少典的后代。

    九黎部落跟炎帝部落的关系更为亲密,因为他们都是人皇神农氏炎帝的后代。

    其中,炎帝部落的首领夸父和九黎部落的首领蚩尤,同为人皇神农氏的八世孙……

    关于?|夷这个部落就比较复杂了,其与西羌同样起源于古羌,都是华胥民族共同的祖先。

    中原地区与其有古籍记载的交集,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皇伏羲氏时期:

    传说,伏羲氏的先祖与女娲氏的先祖,同为人皇燧人氏与华胥氏的后代。

    不过,由于他们并不是人皇燧人氏的嫡子,加上当时又是母系社会,故而他们被划归到了华胥氏部落。

    而这也是风姓燧人氏伏羲\/女娲变为风姓华胥氏伏羲\/女娲的缘由。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

    华胥女娲氏这个氏族出现了一位大人物——那便是人皇女娲氏。

    自从人皇女娲氏当为天下共主,开始形成了以女娲氏为主、华胥氏为辅的统御九州部落的格局。

    说完人皇女娲氏,再来回到人皇伏羲氏:

    自人皇女娲氏为天下共主已过去不知多少个年月,现任女娲氏部落的政.权逐渐衰弱。

    与此同时,周边有两个部落强盛起来。

    那便是人皇伏羲氏所统御收拢的部分华胥氏部落,和以东皇太一为首的?|夷部落。

    此时的?|夷部落格外强大,人皇伏羲氏只得娶女娲氏之女,并且完成华胥部落的再次统一,方才与之交战。

    一场华胥部落与?|夷部落的战争就此打响。

    结局的最终,人皇伏羲氏击败了东皇太一,成为了天下共主。

    随后,九州各部落更是心悦诚服尊其为人皇。

    大致数来,人皇伏羲氏共有十大功绩:

    结网罟兮教民渔猎,种五谷兮转向农耕;养畜牲兮以充庖厨,建房屋兮始成聚落;制嫁娶兮肇启文明,尝百草兮始制九针;画八卦兮以展民用,作甲历兮始有年月;造琴瑟兮四海升平,龙图腾兮九州一统!

    反观对手,由于东皇太一战死,导致他所属的那支嫡系部落或逃亡海外,或向南方逃去。

    ?|夷各部自此归由华胥部落伏羲氏直接管理。

    在此后千百年里,管理者中比较出名的便是那太昊伏羲。

    其中,?|夷部落的首领帝俊便是太昊伏羲的后代……

    皇朝更替,斗转星移,来到炎黄时期,神农氏炎帝部落已传至九世,皇权已然衰微。

    随后,当时最为强大的三个部落,与其展开了激烈角逐,争夺天下共主。

    先是同为炎帝后裔的九黎氏蚩尤,打败了神农氏夸父。

    后神农氏夸父为了维持其部落生存,遂向黄帝部落求援助。

    轩辕氏黄帝则是答应夸父的请求,炎黄部落逐渐融合,并且将势力推向东南。

    就这样,炎黄部落与乘势向西北推进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区遭遇。

    最终,炎黄部落在西昆仑部落首领西王母的帮助下,大败蚩尤。

    炎黄部落战后与九黎部落逐渐融合,形成了早期的华胥民族。

    期间,炎帝部落刑天不服,被黄帝所斩,其首镇于首阳山。

    至此,最为强大的三支部落已被轩辕氏黄帝击败了两支。

    可在这一时期,?|夷部落联盟中的扶桑部落,却开始蚕食起炎帝部落曾经的领地。

    并且,炎帝部落的首领夸父也被帝俊十子群殴致死。

    故而,一场华胥部落同?|夷部落之间的战争爆发了:

    ?|夷部落是由多个部落组合而成的部落联盟。

    击败了一个当时的首领,不久就会有新的首领接替。

    这也导致这场战争一直从黄帝时期开始,打到周朝方才结束。

    期间,也留下了许多的神话传说,比如:【大羿射日】,【后羿窃国】,【武丁伐夷】,【帝辛伐母之战】等……

    大羿是有穷氏的先祖,亦是帝尧时期的射师,更是九州第一神射手,而他的传说也将从这里开始:

    『帝颛顼~帝喾时期』

    帝颛顼的堂兄弟?极东迁,娶帝俊之女生帝喾。

    帝喾任人皇后,统御?|夷和华胥,使得夷羌战争暂时终止,彼此之间开始融合。

    帝喾统夷夏,他不仅是华胥部落的人皇,同时他也是?|夷部落的二世天帝。

    故而,也可称其为“帝俊”,与他的外祖同职同谓。

    同时,帝喾也是商与周的先祖,因为契和后稷都是他的子嗣。

    只是,原炎帝部落分支的共工氏,不满九世神农夸父之仇未报,便以此为借口,妄图帝位。

    于是乎,在帝颛顼~帝喾时期。

    原黄帝部落与原炎帝部落之间,爆发了两场旷古绝今的大战:

    即共工战祝融,水火不容;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

    共工战祝融,可不是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之间的大战。

    毕竟,炎帝部落的火神祝融那可是水神共工的父亲。

    火神祝融曾为炎帝部落的五世神农,也曾任四世神农戏器的祝融官一职,故而得氏祝融。

    水神共工是六世神农,此前任其父五世神农祝融的共工官一职,故而得氏共工。

    炎黄部落发生了冲突,却由小规模变为了大变动。

    神农氏共工部落与帝颛顼手下“先锋官”——某个任祝融官的子孙、及其势力之间展开了大战。

    此外,在这场大战中阵亡了两个比较有名的存在——鲧和相柳。

    鲧:禹父也。

    相柳:共工之臣,蛇形九首。

    帝颛顼遣鲧对付相柳,鲧却被杀。

    鲧死化熊,熊生大禹。

    后来,禹杀相柳,替父报仇。

    与此同时,共工氏却是大败帝颛顼的“祝融”官,并且,妄图与颛顼争为帝。

    最后,共工战败,大怒之下,撞倒了不周。

    在此危难之际,女娲氏部落又出现了一个大人物——补天氏女娲。

    她是一个与人族缔造者女娲大神、人皇女娲氏同样伟大的存在。

    当时,天柱折,地维绝,天塌地陷,洪水滔天。

    补天氏女娲,入北冥之海,斩玄武四肢以支四极,熬七彩之石以补天窟。

    后来,世人为了歌颂她的功绩便把补天氏女娲同女娲大神和人皇女娲氏并列,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逐渐演化成了一人……

    神格的统一也导致了一些趣事:

    那比人皇伏羲氏早上千百年的人皇女娲氏,反而成了伏羲氏的妹妹和妻子。

    并且,她还在距伏羲氏成为人皇千百年后,再次成为五帝时期的补天之人,真可谓自相矛盾!

    由此可见,这些【女娲】并非一人,而是一族,或是一个部落。

    不然的话,后面的禹王妻——女娲,又作何解?

    在女娲补天之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大羿射日的传说:

    帝喾飞升天界,帝喾与庆都之子帝尧继位,成为天下共主。

    可是,身为帝尧舅爷辈的帝俊十子却以辈分压人、不服管教。

    一时间,十日凌空,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帝尧体恤黎民百姓,怜悯世人,故而派遣座下首席射师——大羿,去征讨?|夷部落联盟中的扶桑部落。

    大羿,是夸父的挚友,心中对于夸父之死本就存有芥蒂,如今有了帝命,他自然要好好杀一杀那扶桑部落的威风。

    大羿不愧是九州第一射师,在征讨扶桑部落的过程中,仅是连射九箭就干掉了扶桑部落的九个首领。

    扶桑部落的最后一个首领是在帝尧的仁慈下才得以活命。

    帝尧为了表彰大羿的的功绩,便在?|夷给他划了一片领地,作为赏赐。

    此外,还能借此威慑扶桑旧部。

    那块封地名为【有穷】,大羿的族人以及子孙后代迁移到那里,并以有穷氏自称。

    后来,西昆仑部落首领赞赏大羿的神勇,并赠予他一枚仙丹。

    谁知在此期间,扶桑旧部不敢直面大羿,报复于他,故而开始另辟蹊径,收买了大羿的徒弟逢蒙,继而引发??鸨荚碌拇?怠?

    时过境迁,时间来到夏朝,大羿的后人【有穷氏司羿】,在这片领地上建国有穷。

    所谓人王,夏称后,商、周称王;司羿窃国为人王,故而又称后羿。

    后羿窃国从太康失国开始,直到少康复国结束……

    关于武丁伐夷:

    武丁是商王朝继商汤子履之后,最为伟大的君主。

    他的妻子妇好更是华胥历史上最早的、并且有明确记载的女战神。

    盐在当时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也都知晓。

    那时?|夷各部落虽明面上屈服于商王朝,但动我资源,想屁吃,就是不给,你能拿我咋滴。

    对此,该给的你不给,那就揍你呗!

    武丁时期,商王朝正处于盛世,加上妇好的骁勇善战,打的四周方国无不臣服,接连俯首……

    关于帝辛伐母之战的名称来由可能有二:

    一是,商王先祖契之祖父?极曾东迁,并且成为当时?|夷最为强大的部落之一。

    还有,契之父帝喾也降生于?|夷。

    二是商之先祖,契同样生于?|夷,而他曾经的领地和发迹之地也在?|夷,故而,?|夷又被称为【商之母夷】。

    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夷各方国为商王朝的诸侯国,若是不缴税纳贡,便如同挑衅商王与商王朝的权威,这也导致了他们之间爆发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

    此外,在帝辛伐夷的时候,殷商的兵力全部被调到伐夷战争中。

    这也导致殷商被西歧趁着朝歌兵力空虚之际,实现了完美窃国,成为当时最大的赢家!

    至于那?|夷,在此期间早就被商军打残,接下来,周军收拾他们自然不费吹灰之力。

    后西岐军师、武王相父姜尚得封地于齐,用以震慑?|夷旧部……

    【作者题外话】:这是作者对于神话传说的一个歪歪,同时也是书中一条主要的剧情线索,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对了,有票的投一下就更好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