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牛雄飞道:“我也在想这件事”他随后说出自己的疑问
其实这家饭店名义老板姓赵,是牛雄飞的一个手下,牛雄飞甚至没有去过这家饭店。
饭店经理估计都不知道它是青康社产业,更不会知道它属于南堂管辖了。
之前也有社会上地痞流氓在饭店闹事,饭店经理都是按程序报警处理,牛雄飞从来没有动用帮会力量来处理饭店事情。
平时,政府各主管部门下来检查以及某些人员吃拿卡要这样的事情都是饭店经理处理。而这次只是在饭店发生两帮客人相互斗殴,居然把牛雄飞叫到警察局问话,他也感到奇怪。
王诗成道:“杨大狗对你是了解的,如果你在场,那个蒜头鼻子想伤害这么多人几乎不可能,至少你能保护周大逵安全离开。”
牛雄飞道:“不错,其实在总堂有暗道,但周大逵当时来不及启动暗门。三个堂主在参与打斗,其他人又不知道。不过,杨大狗是知道这个暗道的,也许他已经有预案。”
王诗成道:“现在先弄清楚警察局内部是谁让你去接受询问的?”
牛雄飞道:“我在警察局里面就问了,那个科长只说是上面安排的,是谁下的命令他不说。”
次日一早,王、张两人赶到医院去看望周大逵。周大逵总算醒了过来,也脱离了生命危险。
两人到病房看他,周大逵暂时还很虚弱,不能多说话,王、张只得安慰几句,先行离去,过几天再来看他。
王、张二人出来后,张海青回青园整理家务,王诗成好久没回兵工厂了,准备回家看看父母。
两人分手后,王诗成边走边在想那个蒜头鼻子事,这个人竟然就是雷击,该如何对付这个妖怪呢?
路过一家时髦的咖啡馆门口,恰遇一个服务员出来倒垃圾。
王诗成惊呆了,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这个服务员居然是濑川琴子假扮,这一点,王诗成自信绝对不会看错。
他和濑川琴子虽有几次接触,但濑川琴子始终没有见过王诗成真面目。
王诗成不再回家,而是进入这家咖啡馆找了一个偏僻但能看到门口的座位坐了下来,要了一杯咖啡慢慢品尝。
濑川琴子虽然穿着服务员的服装,但仍然掩盖不住她的风姿绰约。
不一会,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走了进来,王诗成觉得这个男人很面熟,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西装男和濑川琴子一对眼,双方眼睛都一亮,但瞬间又扭过头去,若无其事坐下来。
王诗成一直在观察濑川琴子一举一动,他们这短暂的细节变化没有逃过他的眼光。
濑川琴子拿着点餐单,来到西装男面前,弯下腰把点餐单递到他面前,用身子挡住,
两人窃窃私语,似乎在询问西装男要点什么咖啡,王诗成听不见也看不见,但坚信他们绝对在传递什么。
西装男喝咖啡很快,几分钟就站起身结账出门,随即上了辆黄包车,王诗成跟着结账出门,漫不经心叫了辆黄包车,不紧不慢跟在西装男后面。
穿过几条街,来到较偏的公主巷,西装男进到巷子里第一家四合院。
公主巷对面有一家茶楼,王诗成买了一份报纸,走进茶楼,上到二楼坐在靠窗的位置,这个位置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巷口进出人员。
王诗成无聊地翻看报纸上新闻,眼睛余光看着巷口。突然报纸上一条新闻“某高官视察下关码头”激发了他的记忆。
他想起来了,那个西装男是政府高级官员,报纸上曾经报道一位大领导视察兵工厂并配照片时,他赫然在大领导身后。
王诗成冷汗直冒,如果濑川琴子和这个高级官员勾搭上,那政府的秘密不知被泄露多少了。
正想着这事,就见巷口出现一个曼妙的女人,不出所料正是濑川琴子,她挎着小包,一副淑女模样,非常自然地走到第一家四合院敲门进去。
王诗成内心巨震,杨大狗带着蒜头鼻子血洗青康社,濑川琴子却在这里和政府高官幽会,是巧合还是声东击西?
王诗成不再停留,直接回到青园,张海青见他这么快就回来感到奇怪。王诗成把情况一说。两人一致认为这事情很严重,要立即跟杜剑锋反应此事。
杜剑锋听说王、张两人来访,相当高兴,单独接见。王诗成把濑川琴子私会高官的事情说了一下。
杜剑锋将信将疑,马上安排人找来有政府大员视察兵工厂的那张报纸,王诗成一眼就认出报纸上的照片里的西装男。
杜剑锋当然认识他,这个人正是高层机要秘书王通,他所掌握的情报太多了,如果他叛变投日,给国军造成的损失那是灾难性的。
杜剑锋不敢怠慢,立即安排人手对王通及濑川琴子进行跟踪、布控。
一周后,王通和濑川琴子在公主巷会面时,复兴社特工过去抓捕,遗憾的是,在复兴社特工到达前几分钟,濑川琴子逃脱,只抓到王通。
经过对王通审讯,高层震动,原来王通好色贪财,濑川琴子利用色相和金钱毫不费力地把他收服。
南京城防、江阴要塞等重要军事布防图都被王通出卖给日方,高层知悉后震怒不已,王通被枪决。
1937年6月份,王诗成、张海青临近毕业,两人虽然边读书边和日特、汉奸作斗争,但学习成绩并没有落下,两人双双考取本校研究生,继续深造。
就在两人正在相互祝贺,准备好好规划后面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时,中国北方传来了举国震惊的消息—七七事变爆发,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的炮声成了中华民族总动员的号角,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投身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在白山黑水间首先燃起的抗日烽火立即燃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抗战爆发后,大量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响应祖国召唤,投笔从戎,奔赴战场,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一篇篇壮丽的篇章。
王诗成和张海青自然也不例外,面对熊熊燃起的抗日烽火,他俩早已做好决定—烽火逆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