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荣宁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宫变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庄子上佃户多,基本上没专业的泥瓦匠,佃户们大家都会一些。

    谁家有需要了,左邻右里的吱一声。

    看家里的情况给点工钱,实在真的家庭困难的,管个饭也是成的。

    虽然手艺只是一般,但还是过得去。

    古代可没有啥偷工减料一说。

    没一会儿,谢若敏便把大家给聚集起来了。

    原先所住的小庄院围墙并不算低。

    所以,谢若宁的思路是,在这些围墙上,安置些尖锐的大头钉。

    另外,在围墙的三米远处,再造一圈的新围墙,不求样子美观,只求速度和扎实。

    而两层围墙之中,又布下了些陷阱。

    不求要人命,只求伤人。

    倘若有碎玻璃之类的,那是最好的。

    可这年头,哪来的玻璃。

    所以只是让猎户们布下了一些简单的陷阱。

    她原先的想法是布些倒插的大头钉一类的。

    只不过,哪里来这么多大头钉呢?

    之前插在围墙上的大头钉还是之前谢若宁就说过需要,然后去定来的。

    虽然佃户们不知道谢若宁干嘛要这么做。

    不过他们也知道,谢若宁两姐妹是出了名的大方。

    除了给工钱之外,还包了中餐和晚餐。

    特别是中餐和晚餐中都有大肥肉!!

    虽然每人也就分到三块,不过,也够了。

    他们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吃上这么肥滋滋的肉呢。

    所以,大家伙干活还是挺卖力的。

    晚饭后没多久,外面的那圈围墙便造好了。

    至于两墙中间的一些陷阱也布置了一些。

    虽然不多,不过,这些陷阱本身就是为了以防万一的。

    佃户临走的时候还问了谢若宁明天还有啥活计要帮手的。

    谢若宁想了想便向他们收购了几车的柴火,倘若有腊鸡,腊肉,酱肉啥的,她也要。

    反正他们拿来了,到时候她看质量给银子。

    谢若宁也想过了,倘若没事,那自然是最好。

    到时候,那些腊鸡酱肉啥的,也可以给谢若慎拿去加餐。

    倘若有事,腊鸡酱肉啥的,能顶一段时间的口粮呢。

    至于米面啥的,她也就不多说要了。

    一方面,庄子上有。

    另一方面,番薯土豆啥的,也能顶一阵子。

    而且,倘若她要米面,到时候,引起佃户们的恐慌,那就不好了。

    她现在这么做,也只是以防万一罢了。

    只不过,到了第二天,庄子上的佃户们也很快就知道了。

    本来京城城门关闭就是大事,再加上昨日里,庄子无缘无故意的加高了围墙,佃户们有些慌了。

    因此纷纷来庄子这儿询问。

    谁叫昨天晚上京城着火了呢。

    哪怕他们在城郊,也是能看见京城方向是一片火的海洋。

    这说明,京城肯定发生大事了!!

    要不然,只是一般的权贵宅子着火,不可能映着半边天的。

    谢若宁对佃户呢,还真的是没啥办法。

    让佃户们都搬进庄子来,那是不可能的。

    这么多人,一天的吃喝拉撤就不是简单的事儿。

    相比较谢若宁,谢若敏和谢若曦在这方面就厉害多了。

    她们二人就立马给组织了起来。

    首先是以家庭家族为单位。

    她们二人的建议是最好是看哪家的房屋大些,到时候大家伙住一起,彼此也有个照应。

    然后把十八到三十岁的男丁抽出来,四个时辰为一班,组成多组巡逻。

    万一真有个啥的,大家击锣为示。

    同时,钟姐夫,谢若慎,云二哥则是每班的班长带领大家做些简单的防卫武器,值勤,调班。

    这事关到大家伙的身家性命,佃户们自然是听话了。

    其中有一个佃户出主意,在他们庄子上,之前不是建了一个学堂嘛。

    那学堂当初还是谢若宁出资改建的。

    那时候考虑到会不会有很多人来读,所以,改建之后的面积也不算小。

    除了课室学堂,员工学生宿舍,还有操场。

    最重要的是,里面有地窑!!

    以前那个学堂是别家的祠堂。

    后来人家破落了,举族搬迁。

    那祠堂也渐渐荒芜了。

    也是在修整的时候,发现,哪儿居然有个地窑。

    虽然不大,可是,容纳几十人还是行的。

    所以,那佃户的想法是,万一有个啥情况的,先把孩子们塞到地窑里去。

    他们反正活了大半辈子,死就死了,孩子的话,能活着几个是几个。

    当然,这是最坏的想法。

    那佃户表示,之所以想大家伙都进去,是那个修改成学堂的围墙够高啊!!

    所以,佃户的思路是,会泥瓦工的,今天继续砌围墙,猎户们继续搞陷阱。

    反正都是昨天干惯,干熟的活。

    至于女子组分三组。

    一组是帮着猎户们布置陷阱。

    平时在家里干惯家务活的,则把能吃的,能用的,还有孩子老人,全带到学堂去。

    孩子们就先去地窑吧,反正地窑也是冬暖夏凉,铺些稻草,铺盖的,就直接可以休息。

    倘若还有空的地儿,则给孩子们放粮食和水。

    至于老人,则全部挤进之前的员工宿舍和学生宿舍。

    困难时期,大家挤挤。

    还有一组则给大家伙准备吃食。

    谢若宁自然是表示认可。

    她还表示,倘若可以,大家伙先备好些粮食。

    家里能吃的,生食也好,熟的更加好,全部搬过去。

    倘若有愿意冒险一下的佃户,则可以去再远一些的地方,收购一些粮食回来。

    至少在她看来,夺嫡这事儿,应该没这么快完结吧?

    粮食这种东西,自然是准备得越充足越好。

    虽然她自己庄子上还备了好些番薯和土豆的。

    可是这么多人消耗起来,说真,每天的量也不少。

    而且据她前世的记忆,好像有几位皇子是挟持着病重的皇帝在皇宫。

    有一位则是控制着京城的一切武装部队。

    还有三位则是去了西山大营搬救兵来“勤王”。

    至于三方是怎么博弈的,谁先输谁先赢,又或者他们之间又干了些什么,她是真不清楚。

    后来三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皇太孙才和纪一帆出现的。

    在前世的时候,据说皇太孙和纪一帆一直是在北疆的。

    所以得到消息,再带着大军赶来就是一个月之后的事了。

    这一世,她不知道皇太孙会多长时间才进京。

    毕竟,他和纪一帆都一直住在京城的谢府。

    虽说她离京前确实有几天不曾看见过他了。

    可是,据谢若慎所说,她们出游的前一天,他还和纪一帆打过招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