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荣宁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生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谢若宁的话,有几句还是挺触动到她内心的。

    她有一方面和谢若宁蛮相似,生她的时候,母亲过世了。

    她的父亲一直不喜欢她,说她生而克母。

    早年的时候,她也这么认为。

    后来还是十来岁的时候,有一次听祖母身边的人提起来,才知道,原来母亲怀着她的时候,父亲的外室来闹。

    那外室,同样的,也是花楼的,怀了身孕,想进门……

    是个正常的妻子都会生气,愤怒。

    然后谢若曦的生母在一气之下,动了胎气,谢若曦便早产了。

    而她的生母则是产后大血崩,没了……

    难道对外说是谢载辉外面的女人找上门来导致原配难产而死啊?

    这样,以后怎么给他找继室?

    哪怕找着了,门第也要次一等的。

    要面子的谢老太爷夫妻也好,西府的袁老太也好,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东西二府合力瞒了下来。

    要不然,那可是会让谢家的子侄娶媳妇都会难一丢丢的。

    像有些男人么,或许对自己这个嫡女多加疼爱些来作补偿。

    可谢载辉偏不。

    他觉得嫡妻之所以死,是因为生女儿的关系。

    和他没半毛钱的关系。

    男人出去花天酒地不是很正常的吗?

    觉得嫡妻是女儿克死的。

    不肯把女儿养在二房。

    谢老太那时候没办法,便把孙女养在了自己的院子里。

    一来,平日里也有个伴。

    二来,嫡次子将来找媳妇,也方便些。

    所以,谢若曦和谢老太的感情是真挺不错的。

    这也是她和自己的丈夫起了间隙的最重要原因。

    像谢若宁他们弃权,她能理解。

    可自己的丈夫明明知道自己和祖母之间感情的。

    依旧没支持,她理解不了,也很难受。

    而谢若宁的话,则给她提了个醒。

    现在在庄子上,他们闹不和,还好些。

    可回去之后呢?

    或者是将来呢?

    要做一辈子的夫妻,路还长着呢。

    自己就甘愿在某些原则上让步?

    之前听说了谢若宁的某些事,她其实还是挺佩服她的胆量和勇气的。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是觉得她挺傻。

    可细细一想,人家至少活得痛快啊,活得肆意啊。

    自己能行吗?

    倘若是在京城,她还真的未必有时间来理会自己,她是真的忙。

    没出嫁前,就有听谢若敏提过。

    两姐妹想聊些事,还得趁她吃饭或者洗澡。

    有的时候,谢若宁吃着饭就会睡着,太累了……

    有的时候,洗澡的时候,她还是会睡着,依旧是太累了。

    她知道的时候,人家福运来已经做强了。

    至于养生馆,更加不用说,有镇南王府呢。

    所以,她也没想过。

    当然,那时候她和丈夫蜜里调油,有些事儿也不用想。

    谢载辉虽然不曾给她父爱。

    但是,母亲的陪嫁是没来克扣自己的。

    相反,在继母那时候的操持之下,母亲的陪嫁是有增长的。

    出嫁前自己和谢若谨分了母亲留下的那些陪嫁。

    再加上公中的,祖母私下补贴的,她的小日子还是可以过得不错的。

    可这一切都建立于和自己的丈夫关系还不错。

    倘若一直这样呢?

    她也确实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在京城谢若宁哪儿也联系不上。

    可现在,是谢若宁自己空了,赶着送上门。

    谢若曦觉得,这个机会也不错。

    一来,自己将来哪怕回了京城,也能有些事儿做。

    二来,倘若哪天自己和丈夫真走到了哪一步。

    那么,自己有家生财的铺子,退路还是有的。

    哪怕眼不见为净,搬出去住呢?

    因此,姐妹二人包完了饺子,便开始商量了起来。

    在某一方面,谢若曦和谢若宁的想法是一致的。

    那就是,最好不要是食物,还有美容方面。

    那么其实能选的范围就比较少了。

    这年头,做房地产生意,未必能赚银子。

    以前谢若宁就有想过,比方说国子监附近,或者是贡院附近买几个院子下来。

    到时候,让人收整一番,到时候租给学子。

    学子年年有,在谢若宁的想法里,应该是并不愁租不出去。

    而且只要叫一对老夫妻帮着收整,或者帮着做菜就行。

    真买下来了,每年的成本未必会高。

    但后来细细一打听,才知道,贡院附近这样的院子是有。

    但一般都是人家直接租给学子,或者且给学子几间屋子。

    像谢若宁这样,要买下几间院子打成一起,租给学子的,压根没有。

    京城生活本来就不易。

    古代虽然没有学区房,但是贡院也好,国子监也好,哪儿的宅子很少有人放出来。

    哪怕有放出来,价格呢,也不会便宜到哪儿去。

    本来嘛,孟母三迁的故事,哪怕不认字的也听过。

    所以,还真的少有人放。

    除非出现重大变故。

    倘若只是一个小院子,特地拿来出租,是极不划算的。

    所以,两姐妹自然是把这个房产买卖给放弃了。

    接下去,二人能选择的就很少了。

    杂货铺一类的,肯定不适合,零碎,又繁索。

    饭馆茶楼场子又太大了。

    古代也不像现代,可以加盟一些品牌店。

    所以二人一个出主意,一个推翻,搞了一个下午,还是想不到开啥铺子。

    到了晚间的时候,谢若敏来了,她听了二人的对话,很是无语。

    觉得二人现在在庄子,你想再多也没用。

    但是又想到之前自己妹妹在状况,便叹了口气,然后加入了讨论。

    “绸缎庄子?这个本钱需要很大吧?”

    谢若宁听了谢若敏出的主意,想了想,觉得这门生意“钱途”是有。

    但最大的问题是,本钱一定要雄厚,靠山一定要硬。

    要不然,在京城很难坚持下去。

    “大有大做,小有小做,论理,也不难。

    而且你想,怎么着我们堂姐妹的生意,将来总能做吧?

    还有钟家那边,嫂子弟妹的娘家啥的。”

    谢若敏觉得,只要有那么几家是老客户,理论上也可以经营下去了。

    “这怎么说呢,光是我们谢家,本来就有固定的铺子上门。

    倘若是咱们自己做,以后只进自己铺子的,倒也不难。

    可是,各人各口味。

    倘若只靠家里的姐姐妹妹光顾,肯定不行。

    谢家钟家,云家啥的没问题。

    可别人家呢?

    堂姐妹也好,嫂子弟妹的娘家也好,人家未必一定要向你订购的。

    或者说,人家说个款式,是你进不到,你怎么办?”

    谢若宁立即提出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