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线轮回 > 第3章:核舟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聚会结束的第二天,叶大鹏就去了南京。

    刚刚走出南京火车站,他接到了侯老板打来的电话,一连说了几个抱歉后,侯老板告诉家里突然有事情要处理,他正在回如皋老家的路上。

    侯老板主要做青铜器的买卖,这几年生意出奇的好,前几天也正好是大鹏的一个老客户提出收件青铜器来镇宅,所以就和侯老板约好过来串个货,想着也能中间赚个差价。

    朱自清说过,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六朝古都,十里秦淮,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叶大鹏自从做了古玩生意,就越来越喜欢这种古都旧貌的文化氛围。

    在夫子庙附近找了家旅馆住下后,叶大鹏就出门去夫子庙古玩城逛一逛。

    南京这几年随着古董热形成了三个大的古玩市场,南京夫子庙,清凉山古玩街,朝天宫古玩城。

    夫子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底复建的,在大成殿左右两边逐步形成了东市和西市两条古玩街,侯老板的店就开在东市,他的生意前几年也是天天去乡下扫货,再摆个地摊逐步做起来的,去年刚刚盘下个铺子,算是鸟枪换炮,不用再受风吹日晒的辛苦。

    从东市的街口开始,整条街摆了十多个地摊,因为不是周末休息时间,逛的人并不多。

    叶大鹏走到了第一个地摊前,摆摊的是个六十出头的老年人,眼前的灰粗布垫子上摆放着一些瓷器、书画、笔筒砚台之类的物件。

    大鹏对瓷器和书画这样的古玩接触的不多,一般也不去碰,他眼睛看向那堆砚台和笔筒,一眼就看出来大多数是些没年代的物件,现代仿制的工艺品居多。

    大鹏拿起了那块柑黄色的砚台,砚台造型很简单,缘着顶端挖刻了一条沟槽,就像蜿蜒的河流,顺着河流雕刻了几朵像浪花一样的图案,其他就是砚台的主体部分。

    石面摸着很细腻,上面布满了疏密不匀的褐色松花纹,看包浆就知道砚台不很老,但是也很有年代感,看着也很舒服。

    “大爷,这砚台多少钱啊?”大鹏开口问到。

    “民国的尼山砚,你就给五百吧。”老头伸出了五个手指。

    尼山砚是产于孔子的诞生地曲阜尼山,和楷木雕刻、魏碑被称为“曲阜三宝”,明万历年间就被孔府当作敬献皇宫的贡品。

    大鹏爷爷的老家是山东烟台,所以大鹏对那里的物件有很亲切的感觉。

    两个人来回还了几次价后,最后用三百元买下了这块尼山砚。

    大鹏刚刚起身打算接着再看看后面的摊位,眼睛掠过那一堆铜钱古币的时候,看见一个暗黄色的雕刻小件,小件上的那层浓厚包浆的感觉扑面而来,仿佛在引诱你凑过去上上手。

    雕刻手把件是大鹏店里主要的物品种类,手串里面除了小叶紫檀外,买这种橄榄雕的手串也挺多的,但大多数是现代雕刻,老物件的橄榄核雕几乎没有。

    “年轻人,这是康熙时期的老物件了,绝对的开门到代。”老头倒不是信口开河胡诌,去年他收的时候,卖给他的那个小伙子信誓旦旦保证是清朝的,当教师的老父亲去世后,他把书房里不多的几件古董都陆续给卖空了。

    大鹏把那个核雕拿在手里,那种细腻的温润的感觉顺着手指穿过皮肤,就像一块古玉带来的感觉。

    这个核雕雕的是一艘带着竹蓬的渔船,雕的有窗户,窗户里面雕的有人物,船头船尾还有人物,有烹茶的火炉,小童手上摇着一把蒲扇。

    大鹏突然想起了学校语文课上那篇著名的《核舟记》,会不会就是书里面说的那件核雕啊?

    这么想的时候,不禁自己都哑然失笑,真那样的话,还真的是捡到了个大漏,这比把一根小木棍说成是慈禧老佛爷用过的牙签还要荒诞。

    不过即使不是捡漏,叶大鹏也准备要把这个核雕弄到手,是因为他对这个核雕突然有了种感觉。

    ......

    随便找了家饭店吃过饭,叶大鹏坐在了网吧厚重的沙发椅子上,他准备在网上先查查,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的,说不定真的撞大运捡了个大漏。

    叶大鹏把玩着花了两千块从老头那买来的核雕,一边在网上找有关《核舟记》的记载。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枚橄榄核雕的核舟,题材就是讲的苏东坡游赤壁的故事,传说就是课本里说的那枚核雕,但作者却是清朝造办处的工匠陈祖章,完成后是送到了年轻的乾隆皇帝的手里,皇帝龙颜大悦把陈祖章的月银提到了最高的十二两白银。

    《核舟记》的开篇是这样说的,“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一个是明朝的作者,一个是清朝的作者,这样说台北故宫的那枚就不是课本里的这枚。

    叶大鹏莫名有点兴奋,他觉得他手里的越来越靠近明朝王叔远的那枚核舟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大鹏手上没有放大镜,自然看不见窗户上是否刻有对联,但是可以看见的人物数量和课本上这段描写的一样,也是三位,而且神态和书上的苏东坡、鲁直和佛印都大致能对应上。

    叶大鹏已经有些激动的冒汗了。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船尾也是两人,看的见拿着蒲扇的小童,旁边的那位也是依靠着横木...

    不对了......大鹏发现了不对的地方。

    在电脑屏幕的光线下,茶童旁边的那位居右者没有仰面,也没有发髻,像是那种短短的现代人发型,身上的衣服感觉像是他熟悉的那种军装样式,再仔细看,好像都能看到了纽扣的凸点。

    买了一幅“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古画,胯下的不是骏马,却是一辆现代的自行车。

    ......

    昨天在吃饭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又聊起了四十年前的那场变故。

    三人坐渔船过的河,最后只有金副社长一个人回来,带来我爷爷和张连长出事的消息。

    金子说的镇医院就建在他们三人上岸的地方,在岸边等他们回来的小渔船和叶大鹏此时手里的核舟又是那么的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