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连上淘宝后我带领全家暴富 > 第137章:急缺能干活的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恢复了对小吃行的食材供应,彭大娘在彭氏酒楼的地位随之稳固了下来。

    每日朱大郎等人将食材运送到小吃行的时候,彭大娘在派人,将食材运送到彭氏酒楼去。

    然后再由陈里正的媳妇,以及雷家、柳家的大娘们处理食材,制作成菜肴,最后端上桌给客人享用。

    再说彭大郎,可是彭大娘的心头肉。

    彭大娘又怎么舍得自己的心头肉,整日风吹雨淋的吃苦。

    所以,在她当上彭氏酒楼掌柜的第一日,彭大郎便再也没有去送过外卖了。

    从那以后,彭大郎便经常出现在彭氏酒楼之中。

    酒楼的伙计,每当见了他,便会亲热的唤一声郎君。

    特别是铺子内的好些女伙计,见了他的时候,那温柔中带有一丝羞涩的目光,简直是让他感觉这一辈子都值了。

    这也是他不惜和“救命恩人”苏棠撕破脸皮,也要让他娘重回彭氏酒楼的原因。

    应了那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于上青天。

    反正让他回到那个,每日为了送外卖,将鞋子都要磨破的岁月,不如让他死了算了。

    虽然彭大娘口口声声说的,继续经营小吃行,为的是不辜负常客的期望。

    但这每日运送到小吃行的食材,都运送到了彭氏酒楼那边,小吃行这边已经是不可能像往日那样经营了。

    彭大娘干脆就在小吃行这里,干起了老本行,售卖馄饨、面条、蒸饼等等普通常见的吃食。

    生意虽然不如当初售卖小吃那般的火爆,但每日总算是有营业额能够进账。

    目前她在彭氏酒楼那边一月的工钱,再加上平日收到的小费,一月下来的收入很可观。

    她现在有一个梦想,那便是赚许多的银钱,然后将购买小吃行六间铺子的钱给崔家,让小吃行真正的属于她。

    到了那个时候,再将小吃行好好的经营,那她,便不仅仅是掌柜,亦是东家!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她预料以及梦想中的方向所发展。

    ...

    时光流转,田地中的稻米熟了。

    珠窝村以及其附近的村子,大部分的人家都种植了苏棠售卖的杂交水稻稻种。

    这几月风调雨顺稻米的长势很不错,再加上苏棠传授的科学的种植方法,田地中的稻米产量很不错。

    只要是种植了杂交水稻的村民,无疑不是大丰收。

    珠窝村以及其附近的村子,欢声笑语一片。

    丰收是好事,但村民们,却面临着亩产千斤稻谷幸福的烦恼。

    往日,一亩地不过两三百斤的产量,十亩地也不过两三千斤的稻谷。

    而现在,一亩地的产量便在两三千斤了。

    十亩地,那就是上万斤。

    田地多一点的人家,可能有三四十亩甚至更多的地。

    家中的劳动力,多则也不过十多二十人,这要将几万斤的稻谷割了,再到最后的脱壳,那得到什么时候去了。

    而现在,请人帮忙收稻米的工钱,其市场价不到十文一日,然后管一顿晌饭。

    这点工钱,似乎与一亩地千斤的收入相比,便显得很微不足道了。

    于是,那些家中劳动力比较少,田地又比较多的人家,为了能够早点将田地中的稻米给收完,避免夜长梦多,便只能招工请人收稻米。

    珠窝村以及其附近的村子,大部分都种了杂交水稻。

    只有少部分的人家,当初为了贪便宜,导致田地中的产量不尽人意。

    而这些人家,毕竟是少数,一个村子中大概也就几户。

    他们早早的便将自家田地中的稻米收了,只能眼巴巴且又羡慕的看着邻里们,每日一筐一筐的将稻米往家里背。

    而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却成了香饽饽。

    这想要请人帮忙收田地中稻米的人家很多,而本村,大概就那么几户人家比较的闲。

    稍微下手晚一点的,便请不到人了。

    甚至,还有人愿意比市场价高一点点请人!

    但在本村,亦或是周遭的村子,基本上还是很难请到人。

    村民们便只能到长安城,去请人干活。

    而这请人干活的地方,一般是在牙行。

    起初的时候,有村民去牙行,请人帮自家收稻米的时候,牙行中的人还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但接下来的几日,来请人收稻米的村民就越来越多了。

    甚至,有些村民一次就请几人,甚至十多人的都有。

    要知道,这一亩地不过两三百斤的产量,其中税收还要扣除不少。

    一亩地,顶多就赚个一百多两百文,这请人干活,一日就要花费个快十文,除非是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请人收稻米的。

    还请这么多的人。

    终于,有人忍不住问了。

    “老翁,咱们都是穷人,我说句实在话,你这收稻米,一亩地不过几百斤,最多一日的功夫也就收完了。”

    “你这一次还请几个人,卖稻米赚就赚那么多一点,到头来你图一个什么?”

    老翁就笑着道:“什么赚一点,你到我们村子去看看就知道了,一亩地的产量,都在几千斤呢,这请几个人干活,算什么。”

    牙行里的人,自然是不相信的,只觉得老头子是在吹牛比。

    但很快,便有去帮人收稻米的小伙子回来了,那小伙子证明,老翁说的话都是真的。

    而且,在长安城以南那边的许多村子,这一次都是大丰收,不少人家在请人干活。

    那人还说,只要去就一定能够找到收稻谷的活。

    不仅每日干完活一定能够领到铜板,好些人家因为大丰收,去干活的人都有肉吃呢。

    牙行的人虽然觉得那小伙子,还是有吹牛比的嫌疑,但敢这么说,至少代表是真的能够找到活。

    于是不少人便出了长安城,朝着以南的方向走去。

    走没走多久,便看见田地中那金色的麦浪,以及在田地中忙碌的人村民们了。

    不等他们开口询问,便有在田地中干活的村民主动向他们问道。

    “我们这要请人收稻米,只要干的好,工钱可以给十文一日,晌饭晚饭还有肉吃,你们要来干活吗?”

    “大娘,你说的可是真的?”

    “我家的地都在这里,难不成还能骗你们吗?”

    牙行来的十几个人,虽然很懵。

    但似乎面前这大娘不是在说笑!

    “做,做,我们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