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今很多少数民族除盛大节日或必要场合外,都已不再穿民族传统服饰,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因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影响,其更加偏好穿卫衣、运动裤等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服装。一些老年一代为了便于行动也穿上了现代服饰,民族服饰逐渐被人遗忘。
为了适应游客的需求,一些民族节日举办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民族节日都有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一些民族节日常常选择在旅游旺季举行,地点也转变为景区景点。如有些地方的傣族泼水节随时随地都可以举行,并且演出还会挪用如歌舞表演、服饰等非本民族的表演元素,以吸引观众眼球,传统的节日庆典转变为商业表演。
对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不够
随着现代对传统的冲击,许多民族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今己经有许多民族消失,并有许多的民族面临消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的前提下,我国各地各民族都在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做努力。[]例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驯鹿鄂温克人口不足二百人,其文化处于大文化边缘中,加之商业经济和金钱价值观念驱使下,民族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并有一些开发者的误读或歪曲,造成民族的失真、庸俗化,因此在发展民族旅游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开发高品位的民族旅游资源。
文化内涵挖掘太浅
我国目前民族风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总体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开发战略。各个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挖掘的还不够,现有的博物馆等包含民族特色的文化场所规模小,配套设备差,展示种类单调,参与性不强。
并往往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把民族文化搞成了单纯的文化活动或者商贸活动,忽视了民族活动的旅游属性,造成文化为经济唱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本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脉络,而盲目开发建设使旅游文化氛围丧失。
丧失原始性而过于艺术化
开发商过度地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传统的民族文化变得庸俗化。许多经典的民族文化被改造后变成经营者赚钱的资本。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本应尊重民族、弘扬民族文化,但开发商却人为地再造民族节目,民族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族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族文化丧失其原貌
外来文化入侵严重
“旅游开发是多元文化的交汇行为”[],大量旅游者带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外界信息的进入,破坏了旅游地社会、生产和生活现存的和谐与平衡。外来文化与本土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碰撞,甚至出现局部的对立,从而干扰和阻碍了本民族民族文化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进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