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汉瓦 > 第52章 给皇帝的豆腐渣工程(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内侍,我们需要的铜管数量不够,这毛竹管会漏烟,碳气熏着陛下可是不好担待。”

    这个一脸笑面的胖内侍对着袁浩深施一礼:“侯爷,您知道少府这开销大。

    陛下的意思也是,能节俭就节俭一点儿。您不知道,大汉家大业大,可这大有大的难处。

    哎……!老奴也是一言难尽啊!”

    黄内侍一脸的苦相。

    笑脸的人,就算是扮作一脸苦相也不像。

    “那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用这些材料了?”袁浩看了一眼黄内侍。

    他知道这就是一只笑面虎,看着似乎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其实最是刁钻狡猾!

    给皇帝做的工程,居然需要精简材料。

    如果是穷得一塌糊涂的高祖时期,袁浩也就捏鼻子认了。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那他娘的是著名的文景之治。府库里面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你跟老子说皇帝没钱,需要节俭?

    上坟烧报纸,你糊弄鬼呢!

    鉴于黄内侍不知道报纸是怎么回事儿,袁浩不准备和他讲清楚明白,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问阎王比较好一点。

    “既然内侍这么说了,那只有这么做了,为国分忧乃是我辈份内之事。”袁浩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黄内侍的说辞。

    “淳化侯的确是为国分忧的干臣,奴婢感佩之至。”黄内侍说完,就带着那张笑脸走了。

    “侯爷,用毛竹管的话会漏烟的,万一熏着陛下……!”

    “呵呵,既然少了铜管,那咱么就这么干好了。没办法的事情嘛,你能变出铜管来?”袁浩微微一笑。

    刘启今天很忙碌,上朝上了一个上午,中午吃过饭之后,又接见了外藩的使臣。

    还是江南吴楚二国的盐税问题!

    吴国和楚国都是大藩国,尤其是吴国这些年,依仗着景帝对吴王刘濞的愧疚之心。

    大肆煮盐贩卖,而且还挖铜山铸币。

    仅仅这两样,就让吴王日进斗金。已经有了吴国财富半天下的流言传到长安!

    当年贾谊就曾经建议过文帝,要将吴国盐税收归中央,并且要收回吴国的铸币铜山。

    结果就发生了刘启打死吴王太子的事情,文帝只能安抚刘濞,将贾谊的奏章压下不提。

    现在不一样了,眼看着吴王府库里面的财富都要超过中央了。中央下去时间长了,造反是必然,不造反才是偶然。

    吴国使节是个叫做袁盎的家伙,这家伙口才很好,引经据典的引用太祖高皇帝祖训,将刘启和一众朝臣驳斥得哑口无言。

    不用说,这一次收取吴国税赋的提议再次失败。

    心情极度不爽的刘启,踏着落日的余晖中回到了承明殿。

    远远的,就看到承明殿的屋脊外立着一根长长的毛竹。那毛竹还很鲜嫩,翠绿色的外皮在落日余晖下熠熠生辉。

    “嗯……”步撵上的刘启“嗯”了一声,早已经进化成为刘启肚子里蛔虫的茂姜,立刻挥手叫来了小内侍。

    “臣拜见陛下!”

    看着在步撵下面施礼的袁浩,刘启气不打一处来。长乐宫神仙殿的烟囱,那可是纯铜的。在阳光下烁烁闪光,一看就觉得高贵无比。

    可自己这承明殿上顶,你给老子弄根绿竹子,你几个意思?

    “你干的?”刘启指了一下承明殿外面的大段毛竹。

    “启禀陛下,此正是臣为陛下盘的火炕。宽五尺长九尺,寓意陛下九五之尊。

    只是……只是工程最后,铜管短少了一截,少府只是拨付了一些毛竹。

    说是内府有难处,臣害怕竹管漏烟,对陛下龙体有害,于是便将毛竹放到了室外。

    虽说有些有碍观瞻,但……但这也是为了防备碳气侵扰龙体。”袁浩虾一样躬着身子,努力不让刘启看清楚他的脸。

    “放屁……!”本就被吴国使臣袁盎气得脑袋冒烟的刘启,出离的愤怒了。

    老子他娘的盘个炕,居然没有足够的铜烟囱?老子穷到这个地步了?

    这传出去,让满朝文武怎么看,让诸侯国怎么看。如果让匈奴人知道了,还不打到长安来?

    “茂姜!”

    “仆在!”

    “少府监管事内监,乱棍打死。

    找出足够的铜管,让淳化侯连夜返工。”

    “诺!”

    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茂姜看了一眼袁浩,手一挥就有两个黑衣内侍去执行刘启的命令去了。

    “跟朕进殿!”刘启吩咐一声,袁浩只能乖乖跟在刘启身后走进了承明殿。

    火炕刚刚盘好,因为用的是胶泥,抹平之后异常平整。只是此时外面的炉子还在点着火,炕面上正冒着一丝丝白烟。

    刘启看了一眼,然后走到沙发前面,一屁股坐了下去。

    “你能有对太后的忠敬之心这很好,听说你在淳化大兴土木,在建造你的侯府?”

    “臣的封地贫困不堪,臣第一次去的时候,好几户人家的人都光着身子蜷缩在地席上。

    因为他们连出门的衣服都没有,谁出门谁才能穿衣服。

    这样的封地,臣哪里有银钱该侯府。陛下赏赐的钱财,还有太后赏赐的钱财,臣全都用来购买粮食,救助自家庄户了。”

    “哦,封地的事情的确是亏了你了。

    不过我大汉关内侯可不轻封,你从匈人草原上夺来左贤王的人头,论功也封不到关内侯。

    你可明白?”

    “臣明白,所谓雷霆雨露均是天恩。有淳化这么一片地,臣已经很知足了。

    臣已经带着人盖好了很多大棚,准备在冬日里种上一些果蔬,供应给长安的勋贵人家,好养活臣封地的人。”

    “哦,你说你在冬日里,也能种出来果蔬?”刘启听到袁浩的话,立刻瞪大了眼睛。

    “目前来说只能种出蔬菜,果树需要培育几年才行。”

    “哦,到时候给朕送来一些。朕也尝尝你送来的果蔬!”刘启来了兴致,能够在冬天种植东西,这勾起了他的兴致。

    皇帝的思维都是发散性的,刘启的直觉告诉他,如果能种果蔬就能够种粮食。

    那岂不是说,今后帝国每年要多产出一季粮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