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汉瓦 > 第57章 削藩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

    未央宫门口就站满了人,虽然冬日里清冷,但这些大汉朝的高官显贵,全都站在寒风里。

    虽然一个个冻得跟乌龟一样,但却没有人退缩。

    满长安,够资格来这里挨冻的人并不多。普通人,就算是想来冻着,也没这个机会。

    “哈哈哈!宰相大人红光满面,看起来容光焕发,真乃是我大汉之幸。”刘成的老爹刘舍,笑吟吟的走到了申屠嘉身前。

    “哦,宗政卿。你的面色也不错!

    可是最近家里有喜事?”

    刘舍没好意思说自己是冻的,正要说话的时候,副相许青走了过来!

    “呵呵呵!家有孝子,可不是有喜事?

    宗政卿,老夫得永平侯、淳化侯送的一车绿菜。终于不用在冬日里吃干菜了,果然是宗室近支,礼数周到。

    老夫在这里谢过了!”

    “副相说的哪里话,这都是孩子们应该孝敬的,家里没有了就跟犬子和袁浩那孩子说。

    一车绿菜的事情,算不得大事。”嘴上说算不得大事,刘舍脸上却满是得意之色。

    “呵呵,老夫也要一同道谢。冬日里能种出青菜来,的确是不易。

    老夫吃了之后,觉得饭食都香甜了不少。”丞相申屠嘉也拱了拱手。

    “宗政卿,教出来的小子们都不错。就是送的果蔬少了些,明日里让他多付两车来府上,不让孩子吃亏,钱财往厚里算。”

    太尉周亚夫看这边热闹,也凑了过来。

    “你这老家伙,你当冬日里种菜跟夏日里一样?还一拉就是两车,淳化土地贫瘠袁浩这孩子冬日里种出蔬菜来不易。

    太尉家大业大,是应该帮衬一下孩子们。”刘舍笑呵呵的和周亚夫打招呼。

    三公有两位围着刘舍转,顿时吸引来好多人的目光。

    都是朝廷大佬啊,难道说朝廷对刘氏宗亲又要有大动作不成。

    低级别的官员根本不敢靠前,只能在远处猜测几位大佬在谈些什么。

    “宗政卿尽管让孩子们把青菜往家里送,咱们这些做长辈的,能帮衬就帮衬一把。

    一两车菜,还吃不穷某家。

    淳化侯是个好孩子,可总是有人看不得别人家的孩子好。明里暗里使绊子,把好孩子都赶到土地贫瘠的地方去。”

    周亚夫说话的时候,斜着眼睛看只有三尺远的晁错。

    “嗯,好孩子,就得有好孩子的待遇才行。宗政卿,跟小子们说。我们这些老的,不会白吃他的青菜。”

    难得表态的申屠嘉,也摸着胡子说道。

    “呵呵!

    宗政卿,听说淳化侯不但是个孝顺的聪明孩子,还随着他师傅学了很多学问。

    让你家刘成带着,也跟我们家里的孩子多多玩耍,让我许家的孩子也沾沾灵气。”

    一向是墙头草的许青,也难得笑吟吟的配合。

    晁错看到他们有说有笑,只能恨恨的杵在那里不说话。

    这几日,袁浩和刘成一车车的青菜往长安城里面拉。但却是一车都没有拉近晁错的府里!

    很明显,这两位新晋的侯爷不准备和他拉拢关系。

    今天看到几位朝廷大佬聚会聊天,居然没有一个招呼他,晁错知道这是勋贵们在有意疏远和孤立他。

    不过他也不太在乎,只要皇帝信任他就够了。他一直都在主张削藩,因为他认为藩王已经成了大汉帝国躯体上的一颗颗毒瘤,必须予以铲除才行。

    酝酿了很久也写了很久的《削藩策》,如今就在他的袖子里面。今天就要在承明殿里面,当众交给陛下裁夺。

    当然,皇帝已经在私下里表示对《削藩策》的支持。

    随着太阳在地平线上露出了头,未央宫里面顿时钟鼓齐鸣。

    所有正在闲谈的大臣们立刻散开,按照品阶和职位排好队伍,走进了未央宫。

    刘启威严的坐在承明殿中间的巨大沙发上,在他面前是一张巨大的黑色漆木办公桌。

    百官分别跪坐在承明殿的两侧,年终岁尾治粟内史开始禀报一年当中国家的收入支出状况。

    冗长的奏对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详细记述了一年来大汉帝国直属郡县的税赋,还有各个地方的支出。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第一次对大汉各个藩国的岁入进行了对比。

    今年的年景不错,虽然关中地区小面积的闹了点儿灾荒,但对大局却无关紧要。

    大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好歹还算是有点儿盈余。

    “爱卿辛苦了!”刘启点了点头,算是对治粟内史一年辛苦的肯定。

    治粟内史禀报过之后,就是诸位朝廷大臣开始歌功颂德的时间。

    一时间承明殿内歌功与马屁齐飞,颂德与牛b乱舞。听得刘启龙颜大悦,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

    这是一次伟大的朝会,一次胜利的朝会,一个将会被载入史册的朝会。伟大的刘启陛下的丰功伟业,必然万古长存!

    就在大汉君臣磨刀霍霍准备文成武德一统江湖的时候,忽然间冒出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且慢……!”汤锅里的老鼠,馒头里的鼻屎说的就是晁错这号鸟人。

    “启奏陛下,治粟内史所言,今年我大汉岁入比去年略少一些。可却与吴国税赋持平!

    陛下仁政与民休息清静无为,可朝廷的开支却是越来越庞大。

    朝廷不但要负责北方长城各要塞,以及各郡县的军费开始。还要担负京畿周围各军营的开支!

    以细柳营为例,军卒四万三千余人。分甲兵、骑兵、弩兵……等等兵种,仅仅一年的器械马匹开销,就达到了长安税赋的三成。

    更不要说,这些人的粮饷靡费。

    而各诸侯藩国,不但不用向朝廷缴纳钱粮,更是在治下横徵暴敛。

    以至于,各诸侯王富可敌国。

    以吴王为例,治下有鱼盐之利还不满足。这些年挖铜山采矿铸币,获利颇丰。其财政能力,已经比朝廷还要强大。

    长此以往,恐行不臣之举。臣以为,朝廷现下的状况,与太祖建国时已经大为不同。

    国政需要的是与时俱进,而不是简单的遵守祖训。

    臣建议,朝廷削藩!

    此!

    臣上奏的《削藩策》请陛下御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