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以读书成儒圣,一诗可当百万生 > 第25章 书中之论,格物致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绿色:不错啊,又是哪位大儒所作?】

    【白色:似乎不是大儒所做的诗,不过具体是何人我就不清楚了。】

    看到这,李有生才长舒一口气,还好还好。

    【绿色:大延竟然有如此隐居的才人,能写出如此诗句的定非一般人啊!】

    他想给这个绿色点个赞,很会说话嘛……

    紧接着,聊天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李有生斟酌开口道。

    【红色:诸位,我想请教一件事。】

    见没人回应,他顿了顿继续发送消息:

    【红色:我刚获得了一本神通,惭愧的是我不知如何使用……】

    李有生有点郁闷,王元名给自己的那本儒道神通,翻开之后是空白的,一个字也没有,这让人怎么学啊?

    他也不怕暴露自己刚入品,是个菜鸟的事实,反正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白色:其实很简单,将书册放置在身前,接着盘腿冥想,书中的讯息会以记忆、意识、或者其他形式进入你的脑海,到时你便可以进行修炼了。】

    原来如此啊……我还以为要用火烤之类的呢……

    【红色:明白了。】

    【白色:根据等价交换原则,你也需要回答我一个问题。】

    【红色:你问。】

    【白色:帮我留意一下“空想墓穴”这个地方,只要有消息便告知我,不管消息真假或大小都可以。】

    空想墓穴……?李有生心中记下了这个词汇。

    【红色:好的。】

    【白色:诸位,你们也是一样,若有相关消息都可以告诉我,我也会视消息重要程度予以回报。】

    李有生蹲在宫殿的院子中等了半天,再不见有人发送消息,便起身准备离开这里。

    他再次看向八座神像,七座神像被星辰连接在一起,唯有那座残破的神像孤零零的。

    他的意识沉寂,等再次醒来,已经是正午,刺眼的阳光从窗口射入,让他不自觉遮挡。

    今天李有生轮休,不需要去衙门上班。

    他也不急,洗漱好后简单吃了点东西,便再次拿出木质盒子。

    头盖骨还在盒子中,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任何能量波动了。

    李有生思索了片刻,将盒子好生收藏起来,他觉得这东西以后可能还有用,也不急着扔。

    忙活了许久后,他才坐在院子中,拿出张泰送给他的两本书卷,率先翻开第一本。

    封面上赫然印着书名:

    【史记】

    以及编纂者:

    【司马迁】

    据说司马迁在编著完史记之后,才气涌现,一日成就半生!当为世人所称赞。

    他是半圣,所以他在史记中记载的文字与批注便是圣言,科举中的请圣言部分便是说的如此。

    这一世的史记与前世大体相同,记录着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其中十二“本纪”是最重要也是排在最前方的部分,主要记录历代王朝变更以及历代帝王政绩等。

    三十“世家”位居第二部分,则仅次于本纪,记录的是诸侯国和诸侯王、勋贵的兴盛衰亡。

    而“列传”则占据最多的章节,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以上三部分则是史记的大部分内容。

    书本很厚,但实际上需要记住的也只有十二本纪与三十世家中的内容便可。

    李有生翻过书封,并向后翻阅,便看到了十二本纪中的第一篇:“始皇帝本纪第一”,以及第二篇:“元初帝本纪第二”。

    在此世界上,最受世人崇拜的就是始皇帝,他只身一人打退妖族,让人族真正站了起来,他是不容置疑的人类领袖。

    始皇帝本纪开篇第一句话:

    始皇帝,天命之子,姓左丘,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李有生不敢大意,沉下心思专心钻研苦读,翻过一页一页,眼前不再是书本,而是一片战场、一片广袤的天地。

    李有生在史书中翻过的每一页都是这些帝王波澜壮阔的一生。

    有人说,历史书太小,装不下一个人的壮阔一生,也有人说,历史书太大,装下了几千年的历史……

    李有生上一世虽读过许多书籍,但却从没有像现在这般认认真真的阅读史书过。

    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

    一转眼已是三个时辰之后,李有生闭合书本,心思放空。

    史记中的内容理解起来很是滞涩,令他困恼不已,不过由于入了儒道过目不忘的缘故,他还是在三小时之内看完了十二本纪的所有内容。

    李有生的心思还停留在广阔的过去中,不过看久了还是会视觉疲劳。

    他打算翻看张泰送给自己的第二本书,以此来缓解一下疲惫。

    他将史书小心收起,拿出第二本蓝皮册子。

    【格物说】

    作者乃是数年前大名鼎鼎的朱大儒,据说与儒学开创者程大儒的关系极好。

    开篇第一句:“格物致知。”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来理解前世经典,践行“圣人”所言的道理。

    李有生阅读的速度变得缓慢,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哲理,单凭记住并不行,难的是理解,如何理解作者的思想。

    精彩的地方不止开篇,还有朱大儒所主张的人欲论。

    即: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则必欲其如何,则邪矣。”

    李有生点点头,人类生来便有欲望,朱大儒并不反对此,反对的是这种欲望变成了贪婪之事。

    但是这只是朱大儒对前世圣言的解释,并不能代表当今世界的所有人就必须赞同这套理论。

    单听这话确是以为有道理,但是天理和人欲的界限呢?何为天理,又何为人欲?

    李有生收起心思,准备改日拜访张泰老师询问。

    其实他的内心不是很赞成这套言论,但奈何当今主流便是如此,你若是反对,那便是异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