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兵们看着前面的吉王,和大家一样顶着烈日,这些士卒都十分感动,一个个咬着牙努力坚持着,没人想在吉王殿下丢脸。
自前段时间,朝廷圣旨下来后。探子又回报成都王建一方,近期无攻打剑门关的行动,李世民便将公务移交给房玄龄处理,自己亲自操练起来这些新兵。
这5000名新兵,来源分为两类,其中1000名新兵是由原神策军的民夫转职战兵,他们随李世民征战利州,亲眼目睹殿下在战场上的雄姿,对殿下手下强军羡慕不已,所以当听闻李世民有意编练新军时,一时间踊跃报名。
另外4000名士兵,则是从利州城和周边几县招募的农家士兵。
一些农家子弟听到利州刺史征兵,就与家中父母商议,自己出来一人从军,可减少家里口粮负担。
前几日,刺史府共招收了1000名新兵,不过当人们得知,此次实际是当今皇帝之兄,吉王殿下招兵。
自己未来有可能成为王府侍卫,衣食无忧时,报名人数就更多了,李世民一番挑拣,最终选了4000人入伍。
两刻钟后,见很多士兵已经开始体力不支,站的东倒西歪,队列不成形状后,李世民下令众人原地坐下休息。
今天是第四日练兵,第一天时,光是这些农夫排好队,就花了近一上午的时间。
这些农家子弟以前从未见过这么多人站在一起,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组织化的训练。
要么按照乡里乡亲的自行聚集、要么是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李世民和一众老兵,又是打军棍,又是手把手,才让他们懂得排队,以及记住自己的军伍身份名牌,自己所处的旅队。
李世民对此也不急躁,仍有条不紊的训练着。
他十六岁从军,十八岁鼓动父亲晋阳起兵。即位后,又在皇宫内编练新军。
多年军旅生涯,无论是步战、骑战、后勤、行军、安营,又或者是募兵,练兵事项,均熟悉无比,信手拈来。
比起皇帝这个身份,有时候当个统帅将军,更让李世民感觉放松自在。
待士兵休息好,李世民又领着他们打了一套简单的军伍拳。
之后便是令人两两捉对摔跤,紧接着,又是继续列队站立,以及前进、停止、坐下、起身等军中行伍所需的基本要求。
最后则是几人一组,合力抬举滚木或者举石锁,来打熬气力。
至于刀枪剑棒使用、弓弩齐射、阵型排练、旗号军令等军中高阶技能,现在还不适合教给这些新兵。
好不容易,日冕缓慢的走到申时五刻时,李世民便如约停止训练,先令一些教导组的老兵带个头,只见全军上下,齐声高喊起军令:
侵扰百姓者斩!
违背军令者斩!
畏敌不前者斩!
最后,在士兵激昂的吼叫声中,结束了当天的训练时,这群新兵已累的几乎脱力。
不过他们没有一个人回营休息,而是每个人屏着最后一口气力,争先恐后的大步奔向军营伙食处。
只见此时,伙房外面早已经支好了一大片陶罐锅碗,士卒们按照自己所在旅队,一一排好队列拿着陶碗木勺排队打饭,最先排好队的旅可以最先打饭。
李世民为士兵的伙食是:每人满满两大碗稠稠的粟米饭,薄胡饼一个,另有混合着野菜、野果、豆类的菜汤一份,每四日,则会提供一次荤肉汤。
此外,每人每天可得一合粗盐,供士兵自行分配,不过所有的士兵,都不会把宝贵的盐全部吃完,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将盐保留大半,等到沐休之日好带给家里人。
“哇,今日汤里面真的有肉啊!”一个士兵吃到碗里的肉时,兴奋的喊了出来。
“对啊,吉王果然没骗人!”另一个名叫张三郎的士兵,嘴里塞满粟饭,又塞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块鹿肉,含糊不清的说着,这是他记忆中,难得的几次吃到肉。
张三郎,来自利州北部绵谷县,他家里有七口人,除了父母和大哥外,还有三个弟弟妹妹。
那儿山多地少,他家里只有40亩薄田,又佃了同村武老爷家30亩田地,一家人每年辛辛苦苦耕作下来,却总是无法填饱肚子。
弟弟妹妹们,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所以他才过来投军,好给家里节约点口粮,似他这种情况的新兵,不在少数。
看着领到食物的人,已经开始狼吞虎咽的大肆吞嚼。其他还在排队,或者仍没有整好队伍的士兵们都急坏了,而一些临时选出来的火长,也开始推搡吼骂着自己火内成员,抓紧排队。
这也是,李世民每日大力操练士兵,他们虽然累的要死要活,还可能因为违反军纪挨军棍,却至今无人逃跑退出的原因之一。
过了一会,有士兵忽然发现李世民和一众军官,此时也拿着陶碗在最后面排队。
待到有人看到吉王殿下,真的是和大家领取一模一样的餐食,又毫无芥蒂的随便找个地方,就地吃了起来时,众人都大为惊诧。
李世民吃着碗里的饭菜,虽然谈不上美味,但也勾起了他多年前的军旅回忆,他一边大口吃饭,一边和虎豹营的军官聊着天。
忽然,李世民发现身旁不远处,一个士兵碗里的饭菜已吃完,正在卖力的舔碗。
李世民笑了笑,将自己汤菜里的肉块夹给他,又给他分了半碗粟饭,拍着他肩膀和善的笑道,“这位阿郎没吃够吗,孤王的饭菜分你点,快吃吧。”
张三郎怔怔的看着李世民,忽然哽咽起来,他从没想到过高高在上的吉王殿下,会如此平易近人,远比村里面的里长好太多了。
新兵们看到李世民和他们同衣同食,毫无芥蒂,都大为感动。
而李世民随行的虎豹营系统老兵,也一个个与荣有焉,非常骄傲陛下一直爱兵如子。
晚饭过后,新兵们又兴奋的聚坐在校场前,等待着军中文书们,今天的讲古环节。
只见几个文吏书员,从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说起,一直讲到屈原投江、苏武牧羊、霍去病封狼居胥、诸葛北伐、祖逖闻鸡起舞、千军万马避白袍等古往今来,一个个忠君爱国,征战沙场,扬名立万的故事,听得士兵们一个个如痴如醉。
之后,便是虎豹营的几个老卒上前,给大家传授自己行军打仗的各种技巧。
还有战士,以第三人的视角,描述他们当年随太宗征讨窦建德,风雪之中擒颉利可汗等故事,听得大家心向神往,大声拍手叫好。
以先贤事迹宣教士兵,这也是李靖和李世民定下的练兵法之一。
当今天下人心涣散,招兵时就需要择良善子弟,再者还要给他们灌输忠诚和勇敢之心,不能使其堕落成军痞流氓。
戌时二刻,等到军营熄灯号响起后,5000名士兵则按照军令一一排队有序回营,每火10名士兵,挤在一个帐篷里的大通铺上睡觉,一时间,鼾声四起。
第二日辰时,军中开始准时点卯,新兵们先是跟着教官们,一起慢跑三里路做做热身,然后又开始了一天新的操练。
李世民依旧在校场,陪着这群新兵蛋子训练,他有意将这些人培养成自己新时代的强军种子,再磨练出一批合格的军官苗子。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