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唐末李世民,朕要再造大唐! > 第44章 喜欢自残的皇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利州城前两日,就已传开了李弼和李世民此次出征的辉煌战绩。见到大军果然大胜而归,城中百姓一个个站在路边,对着路过的士兵和龙剑州降兵指指点点,兴奋不已。

    之后几周内,关于此次大战的各种传闻和评书段子,层出不穷,成为酒楼茶馆里众人的谈资。

    李世民自然不会有闲暇关心这个,他回到利州后第一时间,就令李弼立马着手降兵的操练转换工作。

    前几日,李世民在对龙州剑州进行一番安排后。自己便和李弼携1500神策军、1000虎豹营、3000新兵和1万名龙剑降兵回到利州。

    在利州,昭武军将要对降兵做进一步的操练,拟通过短期而集中的大操练,给降兵们树立新的身份认知。

    同时,再加上宣导营的评书宣传,力争对这些士兵重新灌输忠于大唐,效仿先贤的思想。先前六月初时,李世民在招募第一批新兵过程中,曾加入了历代先贤的评书故事环节,结果效果反响很好。

    这些新兵,原本就白纸一张,经过李牧、卫青、陈庆之等武将的事迹宣传,一个个对昭武军、对大唐的认可度非常高。

    他们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带上吴钩,为大唐收复各藩镇,马上觅封侯。

    而一直陪同新兵操练四个月的神策军,同样对这些历史故事着迷,一个个嗷嗷叫的也要做大唐李牧、大唐李靖……

    后来,李世民就特意抽调部分能言善辩,忠诚度高的士兵和落魄文人,组成了军中宣导营,统一对新兵们进行宣传。

    眼下对于杨守贞的降兵,更需要灌输这些思想,不仅仅在利州,李世民也会抽调部分宣导营成员赶赴龙州、剑州宣导。

    利州刺史府外,武柔和薛管家在焦急的等待门子的通传,她们在门口已等候半个时辰了。

    冯听蓉也跟着一起过来了,她本人倒是不太上心,只是在武府闲的无聊,才陪着武姐姐一起来刺史府。

    因为她再过不久,就要离开利州回金州,也想在临走前见见吉王。

    而此时,李世民正和房玄龄在官厅里讨论最近的战事。

    除了利州军出征绵州和龙剑节度使,房玄龄还告诉李世民:前几日,阆州刺史(今四川阆中)调兵遣将北上,欲攻我胤山县。

    幸亏殿下留下的虎豹营都尉守城得当,对方见无隙可乘,又惊闻殿下大败龙剑节度使杨守贞,方才退兵。

    眼下成都大战结束之后,因杨复恭的反叛,四川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动荡。

    “兴元杨守亮那边有没有动静?”

    “暂时没有,我没有收到程咬金的消息。”房玄龄肯定的回答,

    “但阆州刺史北上,可能就是受其指示吧?”房玄龄又不太肯定的补充道。

    李世民摩挲着下巴,也是猜不透杨守亮为何一直按兵不动,对自己夺取利州近半年熟视无睹?毕竟李弼虽出身神策军,但并不属于杨复恭一系。

    而自己占据利州,在一定程度上隔断了山南西道治下南北各州。按照其他节度使的德行,早就应该上来捅刀子了呀?

    放下这点忧虑不提,李世民转而问向房玄龄,如何看待皇帝李晔对杨复恭下手,导致其叛乱一事?

    他本身是不认可李晔此时的做法,现在想听听房玄龄的看法。

    “恕臣直言,皇帝选择此时铲除神策军宦官,对皇帝自身,对大唐都是大大不利。”

    李世民长叹一声,果然房玄龄也是这样认为。他心中悲哀又生气的骂道:李晔这个皇帝,做事糊涂呀。

    房玄龄抿口茶,缓慢又语气坚定的说道:“臣阅遍国朝实录和相关典籍,得知神策军原为天宝年间(公元754年)的一支西北边军,安史之乱后,逐渐演变为天子禁军。

    而泾原兵变时(783年),因神策军统将未能及时保护皇帝,只有几个太监护卫德宗皇帝及时逃出皇宫。

    平叛之后,德宗便开始重用宦官,命宦官统领神策军护军左右中尉要职,并分屯在京师、畿内与关中要塞之地。

    至此以后,近百年来,神策军军权便大多落到朝廷权宦们手中,成为权宦掌握大唐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的依仗。

    自宪宗至当今皇帝李晔,九位皇帝中,仅有敬宗一人非宦官所立。从这个角度看,皇帝李晔厌恶权宦,也是理所当然。”

    李世民闻言大吃一惊,他先前看国史时,并没有看的这么细致,经房玄龄一提醒,方知自己的后世子孙继位过程,竟会如此窝囊。

    两人对坐而谈,均是唏嘘不已。

    房玄龄又继续向李世民讲述:

    “德宗之后的几任皇帝,虽然当得有些窝囊。可权宦本身也无造反之心,只是求一世权贵而已,并无颠覆李家江山的道理。而且有神策军拱卫京畿关内,天下诸藩并不敢过分睥睨皇室。

    可谓:左右神策军,天子护军也,每年有十万军。自古君王,频有臣叛之难,唯置此军以来,无人敢夺国宝。

    皇帝、权宦和神策军三者,在根本上,属于抵抗跋扈藩镇的同一阵营。”

    说完权宦把持的神策军和李唐皇帝的关系后,房玄龄又话锋一转,开始严词讨伐起李晔来。

    自宪宗以来,各任皇帝虽多有和权宦斗争,但主要在朝堂之间内争斗,不伤神策军骨架。

    而当今皇帝李晔即位以来,做事急躁,志大才疏。原本西川节度陈敬?和其兄宦官田令孜,对朝廷还算恭敬,是替天子镇守西川。

    他却因讨厌僖宗朝的权宦田令孜,就对西川动刀,使得原本同属朝廷力量的神策军和西川军,互相征伐,神策军损兵折将,最后反而便宜了王建这厮。

    如今他又对权宦杨复恭和其所属的山南西道动手,所做之事,全是亲者痛,仇者快之举。

    哪怕他日后能顺利平定杨复恭和杨守亮,但神策军军权和地盘,还不是要落到新任神策军中尉韩全诲手中吗,这何苦来哉?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