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北宋第一人 > 第65章 稀里糊涂做知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过了好半天,花子虚才从张文玉的“翻译”当中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这道圣旨,是任命他为清河县知县的。

    同时还有一道命令,就是清剿清河县周围百里范围之内的山贼土匪。

    实事求是的说,今天还真多亏了人家张文玉。

    否则的话,花子虚怕是不知不觉间就得罪了这个小太监。

    人家这些人一路风尘仆仆的从汴京到这小小的清河县来传圣旨,还是给你升官儿的圣旨,你哪能不“表示表示”?

    就连科考中榜的喜报都得给钱,更何况是这含金量更高的圣旨?

    在张文玉的提醒下,花子虚这才将小太监和那十几个军士请入府中,又去拿了些银钱悄悄塞给小太监,这才算是彻底接下了这份圣旨。

    好在那小太监也不矫情,只当是花子虚这个乡下举子没见过上差,更没见过圣旨,一时间有些蒙圈,可以理解。

    再得了三十两银子的孝敬,这个年纪不过十八九岁的小太监更是喜笑颜开,连连夸赞花子虚年少有为,前途一片光明。

    跟着,花子虚又给了张文玉些银两,要他赶紧去酒楼盯一桌上好的酒席送来家里,招待这些上差。

    趁着这个工夫,小太监悄悄将花子虚叫到一旁,从袖子里取出一封信递过来:

    “花大人,这是富海公公托咱家带来的,大人可莫要辜负了公公的一番美意才是。”

    花子虚双手接过来揣进怀里,笑着拱手说道:

    “多谢公公,不知公公如何称呼?”

    小太监颇有气势的摆摆手:

    “不敢不敢,咱家毕春,不过就是富公公手下一个跑腿儿的,要不是这趟皇差山高路远,怕是也轮不上咱家。”

    没一会儿的工夫,张文玉就带着一帮提着食盒的酒楼伙计回来了。

    招呼着一众上差落座,一场宾主尽管的酒宴正式开始。

    酒过三巡,花子虚这才弄清楚那十几个军士的装扮为啥跟他在电视里见过的不一样。

    他们不是普通军队的士兵,而是隶属于皇城司的军士。

    北宋随谈没有锦衣卫,但却也有与之职能相仿的部门。

    那就是皇城司,也可以称之为北宋的间谍机构。

    级别不是太高,但是权利却挺大。

    皇城司原来叫武德司,掌宫城出入、周庐宿卫、宫门启闭。

    这可是等同于掌管着整座皇宫的安危。

    每道宫门给二铜符与一铁牌,左符留门,右符请钥,铁牌则请钥者正随,按时参验。

    凡臣僚觐见皇帝,上下马有定处,自宰相、亲王以下,所带人员有定数,这些都归皇城司管。

    另外,他们还负责以内侍派遣亲事卒伺察臣民动静,到时候直接报告皇帝。

    这就无限接近大明初期的锦衣卫了,绝对的上差。

    只是,另花子虚想不通的是,就算宫里那位富海公公因为现如今花子虚的转变而在暗中帮了他一把,也不至于一上来就直接给个知县吧?

    要知道,北宋时期的知县虽然大多只是七品官,但却是正经的实权官职,统管着一个县的大小政务,身兼数职。

    如果说皇帝管着全天下的话,那么在一个县,知县的权利几乎等同于皇帝。

    若非如此,知县也就不会被称为“父母官”“县太爷”了。

    北宋官职共分九品,七品知县虽然不大,却也不是随便给的。

    就连那些科举入仕的学子,也大多都要在翰林院之类的机关熬上几年,运气好的话几年之后才能外放个“实缺”。

    这个“实缺”,说的一般就是知县。

    人在家中坐,官从天上来。

    坐在桌前一杯接一杯的喝酒的花子虚直到最后也没想明白,这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凭啥就砸在了自己头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