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唐:开局误认李世民是亲爹 > 第七十一章 书圣真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大唐生活了这么多年,林南终于养成了早期的习惯。

    听着汤泉宫传来的钟声,完全无法安心睡眠,心都随风飘到汤泉宫内,想象着襄城与汝南究竟起床了没有。

    “那位郭尚宫,一定是起了。”

    他有些念念不忘。

    熟女的诱惑,是无与伦比的。

    “这段时间研究追公主研究的有些多。”

    “搞的我越发像唐人了。”

    “晨钟暮鼓,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强制性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林南微微摇头。

    完全搞不清楚汤泉宫的钟怎么锻造的,声音过于洪亮,隔了这么远的距离,听的都如此清晰。

    据说长安城的晨钟暮鼓,敲击起来更是气象浑厚,伴随着朝阳与落日,异常状况,充分彰显了这个时代的文明之声。

    可惜,林南没有半点兴趣。

    虽说城南十六坊皆入他手,堪称巨富。

    然而终究只是投资罢了。

    况且……

    长安并不适合居住,他更喜欢骊山的气候,以及那邻家公主。

    “签到。”

    被强迫起床的不爽,终究还是被他压了下去。

    他很想知道,清晨签到是种怎样的感觉。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书圣真传。】

    林南闭目,感受到大量的信息涌入脑海,化作烙印,逐步改善他的用笔习惯。

    书圣,便是王羲之!

    无论唐宋元明,亦或者是后世。

    王羲之在书法界的地位,坚挺到永远无法动摇!

    如今,他签到出的书圣真传,更是让他的书法瞬间登峰造极,书圣再世。

    握笔的那一刹,更是觉得自己曾在无数个日夜揣摩笔势,送走黄昏,迎来黎明,不知用坏了多少毛笔,洗笔成墨池!

    “这种感觉,太爽了!”

    书圣真传,可不仅仅是书写的脱变,更多的是气质的脱变。

    就与钢琴家弹奏多年,气质与众不同一样,练字也有同样的效果。

    可以说,他现在无论站在那里,光凭这股简淡玄远的气质,就足以鹤立鸡群,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书法在初唐,绝对是地位超然的。”

    “也只有在两晋南北朝,以及隋唐这段时间,出过真正的,可以名留千古的书法名家!”

    “到了宋元明清时,后世能记住的大书法家,反而少了。”

    “一切的根源,可能跟这个时代过于重视,许多士族子弟一辈子都在练字有关。”

    他得到书圣真传,也更加理解这个时代。

    许多人,真的是将一件最普通的事,做到死去,做到极致!

    甚至,他的后人会继续做这件事,祖祖辈辈。

    这种轴到不行的精神,经历了无数代人的脱变,到了唐时,终于迎来了爆发!形成无比璀璨的文化。

    倭人的匠人精神,应该就是这种世代相传的行为,延续到了后世。

    林南说不上这究竟是好是坏,只能说这些人当真值得敬佩。

    “学问在这个时代,无比珍贵,被各大士族高束楼阁之内,非族人不可轻传。”

    “这种垄断,已经让许多真正好的文化以及技术,逐渐丢失。”

    “就书法而言,模仿见效最快,可有多少人,能学来王羲之的真迹?”

    林南提笔,铺好纸墨,洋洋洒洒写下兰亭序集。

    可以说,这幅字与真迹相比,有八分相似!

    甚至偶尔几次,更有超越。

    “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很快,他就彻底明白了。

    “我的确明悟了王羲之当年心境,然而用的纸笔墨则完全不同!”

    “兰亭集序用的是蚕茧纸,而我用的是宣纸。”

    “王羲之用的是鼠?笔,而我用的却是狼毫笔。”

    “至于墨,与当日的也多有不同,我的墨质量更好。”

    最终,林南换了笔墨纸,再写一篇,感觉彻底对了!

    洋洋洒洒三百二十四字,一气呵成。

    吹干墨迹,林南仔细端详,觉得这篇与真迹绝对相差无二,甚至其中一两字,笔势更妙。

    “绝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不够旧,不能当真迹去卖。”

    虽有遗憾,但这完全不是没有办法。

    后世可是有许多的做旧手段,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这一点都不难。

    甚至,他记得有位做瓷的匠人,仿制了一批珐琅碗,以假乱真,被拍卖上了几千万的价格。

    搞得明明是在幕后做仿古的,硬生生被推到了台前。

    林南最终亲自动手做旧,毁坏了十多张后,终于有个像的了。

    瞅着这幅字,林南觉得完全可以挂起来唬人了。

    但最后,他还是郑重卷了起来,派人前往汤泉宫。

    “襄城公主最好字画,拿去送给她评价评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