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 > 0098 来自京师的肯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祁锐听明白了,郭登这是打算独自扛下这件事情。

    “之前,是本王错怪郭将军,是本王孟浪了!”

    朱祁锐不顾身份的,就是向着郭登一拜。

    郭登哪里敢接受来自亲王的弯腰行礼?他急忙躲闪到一旁,然后也是对着朱祁锐一拜。

    “是郭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殿下虽然尚未弱冠,却是难得的识大体顾大局。有殿下如此,方是我大明之服!”

    一旁的邺王府长使何安居,有心拉拢郭登。

    只见何安居大笑。

    “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郭总兵,不愧为我家王爷所看重。”

    “今后,郭总兵当多和我家有王爷亲近。如此一来,当不负今日相交相识之义!”

    然而,空气突然冷场了。

    郭登,却是不接何安居的话。

    郭登知道明朝一向对于藩王多有猜忌,对于朱祁锐他虽然看重,却是不想公开的接受来自何安居的招揽拉拢。

    郭登,懂得自保之道。

    对于朱祁锐和他客套,他自然是回礼道谢。

    对于何安居的示好拉拢,他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朱祁锐看着何安居一脸的尴尬,连忙出来化解这种局面。

    “郭将军,大同直面瓦剌,乃是我大明边城中首当其冲之所在地。”

    “郭将军肩上的担子很重,不知道你对于今后的防务,如何打算的?”

    “还望郭将军不吝赐教,本王在回去京师之后,也好禀明皇兄。”

    朱祁锐用了巧妙的话语,化解了大家的尴尬。

    他这一次的出巡,是奉新皇帝朱祁钰之命,前来巡视边地防务的。

    谈论大同防务,乃是公事,自然无可厚非。

    朱祁锐在最后一句里面,也是把他二哥朱祁钰给搬了出来。

    借着皇帝的名头,不但可以彰显公事公办,也可以表明朱祁锐的忠心。

    见到朱祁锐岔开了话题,郭登也就顺着朱祁锐给的台阶下来了。

    “如今正是秋末冬初之时,草木已然枯黄,随时有可能天降大雪。”

    “我大明据城而守,瓦剌却是城下仰攻。我军善于守城,瓦剌不善于攻城。”

    “我大明无数将士亡于瓦剌之手,北国之内家家户户都是披麻戴孝。”

    “父兄之仇,不共戴天。”

    郭登刚一停顿,朱祁锐就是拍手叫好。

    “郭将军之言,深谙天道!”

    “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大明手中。若是瓦剌贼人胆敢入寇,我大明定让其血债血偿!”

    ……

    御书房,朱祁钰此刻正在翻看着今天的奏章。

    太监王诚从司礼监进到御书房后,小心翼翼的对着朱祁钰禀告。

    “启禀皇上,邺王殿下有秘报呈上。”

    说完后,王诚就恭恭敬敬的拿出一份奏章,摆放到了朱祁钰的书案之上。

    朱祁锐听见后,连忙将手中的奏章放下,转而拿起了朱祁锐的密报。

    通事指挥李让以讲和为由,潜结也先,许幼女为也先弟大同王儿媳。

    李让密受也先赏马两匹,被虏妇女二口,将各城指挥姓名尽报与也先。

    其后,李让又诈传太上皇圣旨,令大同总兵郭登与也先相见,又擅许也先以口外城池。

    李让教也先诈为太上皇书,言皇上不当正位,也先必来为朕报?。

    臣弟与大同总兵郭登和议,以为欲加诛戮,恐激边患,欲取赴京,恐致奔窜。

    臣弟决断之后,斩杀李让,传其头颅以警示边将。

    至于李让手持伪诏,臣弟已和总兵郭登一起,当场焚为灰烬。

    看完了朱祁锐的密报后,朱祁钰也是火冒三丈。

    “这个李让,该杀!”

    王诚也是点头。

    “李让一案太过敏感,郭登不能审,亦不是敢审的。”

    “但若是要将李让押解到京师受审,又唯恐这一路上不安宁。”

    “邺王殿下当机立断杀之,实在是明智之举!”

    朱祁钰点头:“李让此人,国贼也。今日只是杀他,而没有株连其九族,已经是朝廷法外开恩了!”

    朱祁钰喝了一口西湖龙井润了润嗓子后,又才接着说到。

    “朕弟焚烧那封伪诏,才是处置得当。”

    “那信的印鉴虽是太上皇的不假,不过定是他人假冒仿写。”

    “瓦剌太师也先,诡计多端。他不过是想借太上皇之名,诈来大同城门,而后直取中原腹心之地。”

    “可是也先终究失算了,朕弟亲赴大同,一眼就看穿了瓦剌奸计!”

    王诚在听到朱祁钰这样说话后,连忙点头。

    “邺王和太上皇,骨肉血亲。他对于太上皇手书又怎么会不认得?”

    “邺王说它是假的,它就一定是假的!”

    王诚虽然口中这样说,但是他其实也猜测那封诏书,多半就是朱祁镇自己写的。

    之前使臣喜宁和纳哈出使京师返回瓦刺之后,就带去了朱祁钰登基为帝的消息。

    朱祁镇听闻过后,就是气得不行。

    后来孙太后又派出使臣季铎,给她的儿子送去书信和衣物。朱祁镇见了,也更是伤心。

    朱祁镇或许是想让李让拿着信回来为他游说边关将领的。

    幸好是朱祁锐当机立断的斩杀李让,并且销毁了诏书。

    要不然,诏书内容若是真的传了出去,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麻烦。

    原本王诚还以为朱祁镇能理解的,朱祁钰和于谦都是为了江山社稷。

    只是有了朱祁镇让人前来传诏书一事,王诚才知道一朝落魄、权势被夺的朱祁镇,心中也是有着怨恨的。

    想到这里,王诚回想起朱祁钰的登基圣旨中所写的“兄友弟恭”、“禅让帝位”的文字,真觉说不出的可笑。

    这皇位之重,又怎么可能为兄弟之情所牵绊?

    王诚本是朱祁钰?王府出身的心腹,他和朱祁钰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正是因为这种主仆关系,王诚未辨真伪之下,也定要将那封诏书说成是假的。

    如今的大明,已经有了新的皇帝。

    像李让这种心向旧主之人,自然是断不能活在世上的。

    无论这个李让到底有没有通敌,他都只能是落下一个叛国投敌的骂名。

    想到这里,王诚知道朱祁锐在新皇帝的心中,只怕地位是更加的重了。

    可以说朱祁锐杀了李让灭口,乃至否认、烧毁朱祁镇的诏书,都是维护了朱祁钰的皇位。

    王诚觉得,就算自己去到大同,他都只能如同朱祁锐一般,以叛国投敌的罪名,将李让就地斩杀……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