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 > 0186 以国礼葬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虽然心中对叶盛不再那么愤恨,不过孙琪还是不愿意由过去的仇人来帮助自己。

    朱祁锐抿着嘴唇想了一会后,他否决了叶盛的建议。

    “皇兄非是不能容人之君,对于孙参军一事,他自然会主持公道。”

    “有了血书的控诉,更能显示孙参军为国捐躯的英烈!”

    ……

    有了孙琪的奏章和血书,作为皇帝的朱祁钰也是十分重视。

    他派出了自己的弟弟朱祁锐和兵部侍郎项文曜,前去紫荆关祭奠亡魂。

    毕竟之前前往土木堡祭奠,就是朱祁锐和项文曜一起搭档的。

    ……

    石亨从京师出来后,就一直在京畿附近扫荡残留瓦剌军队。

    然而他率领的明军终究人数过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瓦剌大军从紫荆关退出塞外。

    紫荆关内,石亨带领的明军开始生火做饭。

    一排低矮破旧的老屋,危危得立在关城下方。

    炊烟从老屋中袅袅升起,如同一条舞动的白绫,缓缓攀上屋旁枯树的枝头。

    瓦剌人之前进攻紫荆关的痕迹还历历在目,残垣断壁、斑斑血迹。

    朱祁锐在京师保卫战前,曾经来到过紫荆关宣旨。只是山河依旧,故人不在。

    “如此雄关,若是我镇守,敌人别想通过一兵一卒。”

    紫荆关的地势险要,让站在关城之上的石亨,有感而发。

    朱祁锐知道,明军之前丢失紫荆关,非战之罪。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百年承平之下,关隘防备荒废,才让瓦剌人有了可乘之机。”

    还在镇守大同的时候,石亨就几次上书,就军中痹症提出改正的对策。

    “遥想太祖当年,蓝玉出捕鱼海,一战定乾坤,北元失其国。”

    “成祖五次北伐,瓦剌、鞑靼奉大明为宗主。”

    “这才过了多少年,居然就让瓦剌人给打到了咱们京师城下?”

    对于明军的军备废弛,石亨深有感受。

    石亨如今已经明军排名第一的将领,朱祁锐也不得不给他几分薄面。

    “石帅也不用过于感慨,也先兵临城下,我们都能扛过来。他日,我大明的旗帜必将飘扬四方。”

    石亨点头:“伤感的话,就不说了。当下还是需要重新振作,要把紫荆关重新休整一番。”

    不过石亨也知道,修建紫荆关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士来做。

    行军打仗,石亨是一把好手。说到工程建造,他不行。

    石亨在留下了部分兵力驻守后,带着大军返回北京去了。

    而朱祁锐因为有了特殊使命,他则继续留在了紫荆关。

    又隔了几天,工部的一个主事,带头来到了紫荆关下。

    冬日里的紫荆关,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数千的民夫、军士,开始在官员的监督下,对紫荆关进行修固。

    “殿下,我们找到了孙祥当初埋骨的地方。”

    随着邺王府统领何安居的来报,朱祁锐坐不住了。

    孙祥是文官,本来是兵科给事中。

    后来在于谦的举荐下,擢升右副都御史,负责镇守紫荆关。

    而紫荆关被瓦剌大军攻破后,还有言官弹劾孙祥,说他畏战潜逃。

    “言官的话,无凭无据。如今既然发现了孙祥的尸体,正好说明他是力战而亡的。”

    “军人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而还。但是军人也是人,不能让他们流血又流泪。”

    同为军人的何安居,对孙祥的遭遇,感同身受。

    朱祁锐觉得这是一次机会。

    首先,可以给孙祥洗刷不白之冤。以身殉国者,当以国礼葬待之。

    其次,可以振奋军心。对外大肆的宣扬孙祥的英雄事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再次,可以“收拾”曹泰。

    一个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可以诈病不出,还坐看友军被攻击而不出兵助战的小人。

    实在不值得身居高位,也不能指望他做出利国利民的事情来。

    ……

    紫荆关内,一堆堆的柴火,被架了起来。

    一具具尸骨,用白布覆盖着。

    这些尸骨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明军的,一部分是蒙古人的。

    对于蒙古人,明军上下有切骨之痛,军士们恨不得乱刀分尸。

    他们不理解朱祁锐为什么还要安葬蒙古人。

    不报复,让他们暴尸荒野,已经是仁慈了。

    对于军士的不满,朱祁锐只是用了一句“逝者为大”,堵住了悠悠之口。

    朱祁锐对着一队明军士兵大吼:“举枪!”

    “刷刷刷”,士兵们把火枪直指天空。

    朱祁锐又是大吼一声:“放!”

    回应他的的,是接连三声枪响。

    在这里,朱祁锐盗用了后世的做法。

    临时搭建的灵堂之中有一群和尚和道士。

    他们可是明军费了好大的劲,才找来的。

    和尚们正在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拜阎君、延请地藏、开金桥、引幢幡……

    “开方破狱”,是开始超度亡魂,诵咏经书。

    念的是《破地狱偈文》,拯救亡灵出地狱、得解脱的意思。

    “传灯照亡”,是指佛经犹如明灯一般,给亡灵以指路西行。

    即放上一盏燃烧的青油灯。

    “开金桥”,是为了死者来世,能够托生于福禄之地。

    道士们正在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

    “伏章申表”,是咏读向天帝奏告的文书。

    如此这般,僧侣、道士们,为亡灵超度,为活人祈福。

    随着火堆点燃,一具具尸骨被投入火中。等到火灭,亡者只留下白骨。

    又有明军士兵上前,将白骨捡起来,放入陶瓷的骨灰坛中。

    安葬亡者的陵墓,就选在了紫荆关附近的一个山丘上。

    出动的明军尽缟素,又有军士,沿途抛洒纸钱。天地间,雪白一片。

    明军护送着英魂一路北行,直到他们入土为安。

    山丘上下,新坟座座。

    举目望去,天地间时常有纸钱被风卷起后,随风飘荡;又有灵幡插于坟头,在风中咧咧作响。

    明军保卫紫荆关的时候,从附近征召了不少百姓协助。这些百姓家属,也参加了葬礼。

    孩童哭喊:“父亲,归来!”

    妇女呼唤:“夫君,慢行!”

    老者痛哭:“儿啊,好走!”

    一声声凄厉的哀嚎,钻入了明军将士们的耳中。

    明军将士,都是神色悲痛。

    不少人,眼中更是含泪。

    朱祁锐亲自点燃香烛,插进来泥土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