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我,权臣,女帝重生后向我表白 > 第51章 凤雏先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间飞逝,半个月转眼即过。

    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大处王城倒也相安无事。

    但是东面的越、婺两州,以及北面的云、景、凉三州却笼罩在一片波云诡谲的气氛当中。

    首先,随着马谡、刘三刀等人抵达会稽城。

    大处要帮已故越国皇帝的遗孤元?公主出兵攻打王政,在闵州重建越国的消息便立刻在越、婺两州的土地上传播开来。

    当听说越国皇室还有血脉幸存下来时,两地的旧日越国百姓全都激动地热泪盈眶。

    他们当中很多人就是因为对故国念念不舍,所以才选择支持王政来对抗大处。

    现在大处不仅支持越国的皇室血脉,而且还要帮他们重建越国。

    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大处?

    于是乎。

    消息所到之处,旧日越国百姓纷纷响应。

    那些已经倒向王政的旧日越国官员、降卒也纷纷临阵倒戈,举城回归。

    一时间。

    王政瞬间就失去了这些日子在越州境内好不容易取得的兵马、城池。

    只能无奈从越州撤退,返回闽国从长计议。

    越州之危就此解除。

    然而这还没完。

    王政退兵的消息传到大处王城。

    陈庆之的两万精锐当天就从大处王城出发,浩浩荡荡地开往越州边境。

    为下一步歼灭王政、灭闽建越做准备。

    ·

    其次,当赵煜、赵炫刺杀赵娥皇失败的消息传入位于凉州城内的北凉王府。

    昔日略显清冷的北凉王府立马变得热闹起来。

    不仅凉州、云州、景州三地的官员、将帅在王府门口进进出出。

    就连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西凉王、镇南王、平南王也纷纷派人到北凉王府打探虚实。

    毕竟刺杀天子可不是什么小事。

    而是惊天动地,诛九族的大事。

    眼下这桩大事不仅发生了,而且当事人还是北凉王赵奢的嫡长子。

    所以包括其他三大藩王在内,大处朝野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赵奢的态度。

    一方面。

    如果赵奢就此跟朝廷撕破脸皮,率北凉大军跟朝廷对抗的话。

    大处的内乱便将一触即发,一场浩劫亦在所难免。

    赵奢镇守大处北境三十余载,根深蒂固。

    帐下二十万兵马全都是在边境守护多年,身经百战的勇士。

    尤其他手下的十万大雪龙骑更是精中之精、锐不可当。

    再加上赵奢在大处朝野的威望。

    如果真跟朝廷明刀明枪对着干,也未必没有胜算。

    另一方面。

    如果赵奢肯认罪,愿意听从朝廷发落。

    那么关注点又将回到朝廷这边。

    所有人都想看看朝廷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此事,处置北凉王。

    如果处置过轻,不足以震慑人心,以后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

    但如果处置过重,又会激起兵变,引起朝野动荡。

    所以不仅大处朝野,就连周边邻国也在密切关注此事。

    比如魏、赵、韩三国的君臣。

    他们距离北凉最近,而且前不久刚在这里吃了个哑巴亏。

    所以一旦大处境内发生动乱,藩王跟朝廷相互攻讦的事情。

    他们就会伺机而动,卷土重来。

    甚至为了加速大处君臣不和,激化矛盾。

    魏国皇帝还特意命人给赵奢送去一封国书,表明自己愿意出兵帮助赵奢夺位之意。

    另外就是大处南面的闽国了。

    王政这次出兵越州,就是看准了魏、赵、韩三国一百二十万大军兵临大处北疆的时机。

    事实证明他这个时机找的很准,出兵之后形势一片大好,大处朝廷根本无暇东顾。

    然而就在他一路顺风顺水,眼看就能收复越国故地的时候。

    结果魏、赵、韩三国突然就退兵了。

    在王政看来,他此次出兵之所以功败垂成,就是因为魏、赵、韩三国退兵,大处朝堂能腾出手来专门对付他的缘故。

    现在好了。

    北凉王世子刺杀大处皇帝的消息传到闽国。

    王政听到后非常激动。

    只要大处内部发生动乱,大处朝廷就没有时间精力来关注自己。

    他就能趁机做大!

    因此,王政不仅没有因为这次失败就灰心失意、垂头丧气。

    反而还给赵奢修书一封,表明自己愿意支持他对抗大处朝堂,并在他起事时出兵攻打大处东南各州。

    ·

    其实不仅魏、赵、韩三国君主还有那个王政。

    就连身在大处王城的李然也在密切关注着赵奢的一举一动。

    对于李然来说。

    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赵奢得知赵煜冲杀失败之后,立马扯旗造反。

    而且最好是联络各地藩王一起造反,围攻王城那种。

    这样他不仅能名正言顺地出兵收拾藩王,为大处解决长久以来的这一政治弊端。

    而且还省地自己劳师远征,在全国各地撵着藩王们跑。

    终于,这天上午。

    朝廷收到了来自北凉王赵奢的请罪奏折。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赵奢在奏折里并没有半句为赵煜求情的言语。

    反而还恳请朝廷依法严处赵煜、赵炫,并且自愿接受朝廷的一切惩罚和处置。

    奏折当中言语卑微、态度恳切。

    丝毫看不出任何心有不满的蛛丝马迹。

    看到这份请罪折子。

    赵娥皇的第一反应是北凉王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堪称宗亲楷模。

    然而李然看了之后却是笑而不语。

    凭他对赵奢的了解,赵奢这么做绝对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

    因为李然前些日子就收到消息,魏国皇帝和闽国王政都为此事给赵奢去过书信。

    如果赵奢真的深明大义,问心无愧的话。

    为何他这份奏折里没有只言片语提及此事?

    赵奢此人城府之深,由此可见一二。

    不过李然并不准备给赵奢拖延时间的机会。

    他有的是手段逼赵奢乖乖就范。

    ......

    这天下午。

    赵娥皇正在御书房里看书。

    突然,一个身穿蟒服,手持拂尘的太监从外面走了进来。

    刚见赵娥皇之面,就立马跪地高呼道:

    “奴才魏忠贤,向陛下复命来了。”

    蟒服是大处仅次于皇帝龙袍的尊贵服饰,是皇帝赏赐有功之臣最高级别的赐服。

    《处史》记载:“赐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

    获赐蟒服被认为是人臣最大的荣耀。

    蟒袍加身,也意味着位极人臣,荣华富贵。

    “是魏卿来了,你身上的伤养好了吗?”

    看到魏忠贤前来复命,赵娥皇立马起身和煦说道。

    “劳陛下关心,奴才身子骨已经全好了。”

    魏忠贤一边说着,一边从袖袋里取出一本奏折递到赵娥皇面前。

    “奴才这些日子虽然负伤休养,但不敢耽误陛下交代的差事。”

    “这是奴才命东厂锦衣卫收集来的大处各地贤才名单,请陛下过目!”

    “好,魏卿有心了!”

    赵娥皇赞许地点点头,接过奏折打开一看。

    映入眼帘的第一行字就引起了赵娥皇的注意。

    “和?,京州凤游县凤起村人,其人足智多谋、巧言善道,道号凤雏先生......”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