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醉唐烟云 > 第三十七章 玉米秸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个人赶到的时候,俊德的亲戚已经帮忙捆好了秸秆,四个小伙子手脚麻利地装上车,用绳子固定好,准备出发了。

    明和谢过俊德的亲戚,亲戚带着一个五、六的小女孩,看上去和阿?阿璐一般大,看着这个乖巧的女孩,明和心底生出一丝柔和。

    听说俊德的亲戚为了等明和,今日特意在家等候,没有去西市卖玉米,明和很不好意思。

    看看天还早,明和动员俊德的亲戚此时装车和他们一道走,还不算晚。

    反正西市下午两点才开门营业,现在赶去完全来得及。

    几个人帮着俊德的亲戚装好车,一起出发了。

    明和看俊德的亲戚把孩子也放在玉米车上,担心地问:

    “大伯,您带着孩子多不方便?”

    俊德的亲戚叹了口气,说道:

    “唉!没法子,她阿娘去别人家里帮佣,某又不能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只好带上。”

    听了俊德亲戚的话,明和提议:

    “一会儿,让妹妹在明和家玩耍吧!明和有两个和她一般大的妹妹。您卖完玉米,到兰陵坊来接她就是。”

    俊德亲戚说:“这怎么好意思!”

    明和猜想,他可能是担心女儿到别人家里不自在,便说道:

    “大伯,如果妹妹不习惯,明和再把她送过来就行。”

    俊德亲戚有些动心,他问女儿:“红霞,你去明和兄家里等父亲好吗?父亲卖完玉米来接你。”

    明和一心想叫女孩去家里,好减轻大伯的辛苦,听到女孩的名字,他故意说:

    “哦!你叫红霞,真好听的名字。明和兄长家有妹妹陪你一起玩耍,好不好?”

    红霞想了想,应该是受到了有人一起玩耍的诱惑,于是认真的点点头。

    明和拉着秸秆回家的时候,阿?阿璐正在喂小羊吃草。

    一个月过去,小羊已经长大不少。

    看到阿兄带回一个妹妹,阿?奇怪地问:“三兄,这是你捡回来的妹妹吗?”

    明和笑着对妹妹们说:

    “过来,阿?阿璐,这是红霞。咱家拉回来的秸秆都是红霞家送的。三兄带她来家玩,你们三个好好玩耍。下午,红霞的父亲卖完玉米就要来接她了。”

    明和又转过身,蹲下,柔声对红霞说:“红霞,这是阿?,这是阿璐。你们三个好好玩耍。渴了饿了告诉明和兄长就行。”

    明和不放心,再次叮嘱妹妹们:“阿?阿璐,好好照顾红霞。”

    阿?阿璐齐声应答:“三兄,知道了。”

    三个女孩互相看着,因为年龄相仿,很快就开始说话了。

    阿?对红霞说:“红霞,你来和我们一起喂小羊吃草吧!”

    明和看三个小女孩手拉着手朝羊圈走去,便忙着去卸秸秆了。

    卸完秸秆,还完手推车,几个人去江边游泳解乏。

    明和挂记着红霞,游了一会儿便早早回来了。

    明和进家的时候,阿娘已经给几个孩子做好饭,三个女孩正在吃饭。

    明和看红霞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他问道:“红霞,你今日在明和兄长家过得开心吗?”

    “嗯!”红霞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明和点头称是。

    明和突然觉得小姑娘有些不一样,发现她的眼睛一直朝着一个地方偷瞄。

    明和顺着看过去,才发现红霞看的不知是阿?还是阿璐的玩具娃娃。

    明和顿时明白了!

    吃过饭后,明和看时间差不多了,想着俊德的亲戚绕过来接孩子路有些远,就和娘打了招呼,准备送红霞过去。

    没想到,刚走出坊门不远,竟然遇到了来接女儿的俊德亲戚。明和客气地说:

    “大伯,明和正准备送红霞过去,既然已到家门,就请到寒舍小坐,吃顿便饭再走吧!”

    俊德亲戚笑着说:“明和,多谢你照顾红霞。天色不早,某急着赶回去。改日再登门拜谢!”

    明和道:“何大伯,您客气了,要说感谢,应该是明和感谢大伯才是。”

    何大伯把女儿抱上空车,说:“明和,不必客气。红霞,和明和兄长告别吧!”

    “明和兄长再见。红霞走了!”

    明和这才想起手中的东西,他解开布包,取出里面的娃娃递给红霞说:

    “红霞,这是大婶送你的玩具娃娃,你拿着。”

    红霞看着何大伯,小声央求道:“父亲…”

    何大伯看是一个娃娃,也没多想,客气地道谢:“明和,你何必如此客气。多谢你母亲了!”

    红霞父亲对女儿点点头,说道:“既然是大婶给的,你就拿着吧!”

    一直等父亲发话的红霞,听到父亲让自己拿着的话,激动地从车上跳下来,说:

    “红霞谢过大婶和明和兄长!”

    小姑娘的眼睛瞬间放光,接过玩具娃娃深深给明和鞠了一躬。

    看女儿如此高兴,何大伯也笑了,他对明和说:

    “明和,你若需要秸秆,尽管来拉。这东西不值钱,冬天我们留着都烧炕用了,你要多少直接来拿就是。”

    明和客气地说:“明和谢过大伯。”

    何大伯对明和说:“明和留步吧!”

    “大伯、红霞慢走。”

    看着红霞蹦蹦跳跳的背影,明和开心极了,他又想起阿?阿璐第一次见到玩具娃娃的情景。

    母亲看到明和这么快回来,忍不住问道:“这么快就回来了?和儿。”

    明和道:“阿娘,孩儿出了坊门就遇到了红霞的父亲。”

    母亲责怪明和:“那为何不请进家来?”

    听母亲一说,明和也觉得有些愧疚,自己刚才只顾着送红霞娃娃,好像没有用心去请,他对母亲说:

    “阿娘,孩儿自然请了,他们急着赶路,已经回去了。”

    母亲还在絮叨:“到家门口了,连一口水也没喝,真是过意不去。”

    明和故意说:“阿娘,红霞看到玩家娃娃很高兴,眼睛都变亮了!孩儿看着也开心。只是这次,又辛苦阿娘和大嫂了。”

    一提到玩具娃娃,母亲已经忘记了刚才的话题,她顺着明和的思路说:

    “你这孩子,玩家娃娃最初是你做的,若不是你,阿娘和你嫂子也不可能自己做出来。你若需要,告诉阿娘一声就是。”

    明和突然想起一件事,他问母亲:“阿娘,二兄何时回来?”

    母亲想了想,说:“月底吧!想你二兄了?想了你去看看吧!”

    明和说:“阿娘,下周末休息,孩儿想去看看二兄。”

    “去吧!”

    明和有些惭愧,他打着看二兄的旗号去大慈恩寺,其实是想去拜访鉴真。只是不知道鉴真还在不在那里?

    第二个周末,明和带着阿娘带给二兄的点心,来到熟悉的大慈恩寺。

    还好,二兄今日没有外出,明和与二兄闲聊了一会儿,话题就引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去了。他问道:

    “二兄,上次你带明和见识了受具足戒仪式,今日还有吗?”

    明贵说:“没有,哪能经常有?上次算你运气。”

    明和又问:“那些受过具足戒的大师们还住在寺里吗?”

    明贵想了想,回答说:“有些回到自己的寺庙,有些还住在大慈恩寺学习、讲学。”

    明和不想直接问鉴真,他故意问:“明和记得有一位很年轻的僧人还在这里吗?”

    一说很年轻的,明贵马上知道三弟说的是谁,他问:

    “你说的是鉴真吧!前几日还见到他,应该在这里——怎么,你要找他么?”

    明和装着很好奇的样子问:“不是,只是随便问问。他那么年轻,怎么就能受具足戒?”

    明贵这时候很像个僧人,他双手合十,对明和说:“人的佛缘深浅不同,悟性不同,自然会有差别。”

    明和看看二兄,很明白这点。

    二兄果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是因为做和尚轻松自在福利好,他不思进取,永远也不可能受具足戒。

    明和坐了一会儿准备告别。

    听明和说要走,明贵说:“明和,你等等。”

    他打开一个柜子,从里面取出一个包好的小布包,交个明和说:“把这些拿回去交给阿娘吧!”

    明和接过来,是沉甸甸的一包铜钱。

    从二兄住处出来,明和心里挂记鉴真,好容易打问到鉴真的住处,没想到,鉴真竟然不在。

    明和心里,其实不清楚自己来找鉴真的原因。

    他只是被内心的力量牵引,不知不觉来到这里。

    回去的路上,明和很失落。没有见到想见的人,明和显得郁郁寡欢、无精打采。他把二兄给的铜钱交给母亲说:

    “阿娘,这是二兄交给您的。”

    阿娘有些吃惊,问明和:“这么多?”

    看母亲捧着铜钱目瞪口呆,明和开玩笑说:

    “阿娘,不如明和也去做僧人,这样,娘就不用辛苦了!”

    母亲当了真,严厉地说:

    “明和,不许你有这种念头,阿娘的一个儿子去做僧人就可以了。娘还是希望你能成家立业,过正常人的生活。”

    明和只好收起玩笑,认真地说:“阿娘,您别紧张,孩儿只是说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