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醉唐烟云 > 第四十四章 一根扁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晚饭的时候,明和一眼就看到母亲明闪闪的耳环在他眼前不停晃动。

    母亲收到孩子们的礼物,马上戴了起来,她眼前想起的是初次进李家前少女般的幸福和憧憬。虽然眼下的日子还是很艰难,但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她更多的看见生活的希望。

    母亲的脸上仿佛镀了光彩,人也瞬间年轻了十岁。

    全家人在母亲笑脸的感染下,全都喜笑颜开。昨日的阴霾一扫而光,小小的院子里不断传出喜乐的欢笑声。

    阿娘脸上洋溢着光彩,她笑着对全家人说:“谢谢秀英!谢谢明和!”

    阿?急了:“阿娘,还有儿呢!”

    阿娘转过脸,摸着两个女儿的头说:“阿娘当然最感谢阿?阿璐!是你们俩个来给阿娘送的耳环。有你们,阿娘真的很高兴!”

    阿娘说着,眼泪又落下来。

    阿璐很有经验地对阿?说:“阿娘哭了!看来是真的开心!”

    大家一起笑了。父亲也被女儿的话逗乐了!

    父亲突然想起了什么,疑惑地问道:“明和,你的羊毛卖给谁了?”

    明和回道:“父亲,孩儿是托瀚文的父亲卖的,今日走得急,孩儿没有细细打问。待明日得了空闲,孩儿一定打问清楚。”

    李连君皱着眉头说:“明和,你的毛线虽好,但卖家给价如此之高,为父觉得不妥!”

    听父亲一说,明和也觉得有问题。他回父亲道:“父亲,孩儿会按照您的嘱咐,找伯父问个明白的。”

    吃过晚饭,明和回到自己的房间,拿出书本看了一阵。

    也许是过于兴奋,明和无法静下心来读书。

    他盯着书上的字,母亲的笑脸一会儿显现在书本上,一会儿又消失,弄得明和无心读书。

    他干脆撇下书本,仰面躺在地榻上,像昨晚一样信马由缰地胡思乱想。不过,今日心情已远非昨日心情可比。

    明和的余光瞥见墙角的一个包裹。

    他打开来一看,包裹里装着纺下的毛线小疙瘩。

    明和把整装的毛线拿去换钱,这些断线的、不匀称的只好留在包裹里,束之高阁了。

    明和看着这一堆零零碎碎的毛线蛋蛋,掂了一下估计也有一斤多,顿时有了新想法。

    第二天,正好是明和休息,不用去学堂的日子。

    他约上何俊德,让他陪自己去乡下找红霞的父亲何大伯去。

    明和没有空手去,他用昨天卖耳环剩下的几个铜钱买了一包水晶点心,提着去了何大伯家里。

    何大伯只要来城里,一般都来明和家里。他有时候提些自己种的蔬菜,有时候把卖剩下的玉米之类的送过来。

    红霞和阿?阿璐已经成了好朋友。每次何大伯接红霞走的时候,三个小姑娘都是难舍难分。

    何大伯看明和与俊德登门,咧嘴直笑,大呼:“贵客临门!蓬荜生辉!”

    明和把点心交给红霞后,对何大伯说:“明和有事而来,请大伯成全!”

    何大伯当了真,收起笑脸惶恐地问道:“明和请讲!”

    明和哈哈大笑道:“何大伯,不必紧张,明和上次看到您挑秸秆的一根扁竹,能不能送于明和?”

    何大伯听明和跑这么远只是为了一根扁竹,责怪道:“你言传一声,下次大伯进城带去就是!何苦跑这许多冤枉路!”

    明和笑着说:“大伯,明和主要是来看看您!顺带拿根扁竹而已!怎么?您不想明和前来叨扰?”

    闲聊了几句,明和带着扁竹同俊德告辞了。

    俊德仔细端详着扁竹,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他好奇地问明和:“难道?扁竹里也藏有珠子不成?”

    听了这话,明和差点笑喷。他反问俊德:“你以为某是胡商啊?”

    在大唐,如果你听说谁看见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胡商,那他可能纯属信口开河。

    在大唐人眼里,胡商是天赋异禀的鉴宝大师。眼光锐利的胡商在大唐人眼里是富裕的代表。

    俊德刚才所言“扁担里藏有珠子”这话,是有缘由的,在大唐,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据说扶风的一个旅店老板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一位胡商看见某个旅店门口有一块方形的大石头。当然,每个路过的人都能看见。

    他绕着石头来回看,看了很久都不肯离开。胡商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旅店老板的怀疑。便问胡商:

    “这石头有什么好看的?”

    胡商回答:“某正好缺一块洗衣服的石板。某拿两千钱买门口的大石头可好?”

    旅店老板怔了一下,他的脑子没有反应过来,谁会拿两千钱买一块破石头?他以为自己碰到了钱多任性的胡商,很高兴地答应了胡商的请求,把那块无用的石头卖给了胡商。

    虽然他心里略有些疑惑,但看到已经属于自己的两千钱便什么也不想了。

    故事的后来,旅店老板听路过扶风的人说,他看见一个胡商弄到一块方形的大石头,他正打算把石头剖开。由于好奇,这人停下来看那位胡商到底要做什么。

    没过多久,石头被胡商剖开了,里面居然是一棵宝珠!有一寸那么大!这么大的珠子多值钱啊!

    旅店老板一听,后悔也来不及了!

    由此可知,胡商的鉴宝能力是非常厉害的!

    俊德看明和跑这么远,又花钱买了点心,只为了得到一根普普通通的扁竹!所以他才会怀疑扁竹里藏有珍宝。因为明和的眼光一向锐利。

    俊德想问,但始终没有开口。他知道,明和想告诉他的时候自然会说,明和认为没有到时候告诉他,自己问也是白问。

    怀着好奇与疑惑,明和和俊德分开各自回家了。

    明和回到家后,对着扁竹又是刀子又是锯子,又劈又磨,很快做好了几根竹签子,他把两头削尖,打磨得非常光滑,做成了一副毛衣针。

    原来,明和又想出这么一出。

    他看到那些断成一截一截的毛线,突发奇想,准备拿这些毛线织一件毛衣。不然,放在那里也可惜。

    李川小的时候,姐姐们一个一个都会织毛衣。

    每次织毛衣前,总爱让李川帮着缠毛线,有时也让他过来比划一下,李川很好奇姐姐们如何把一根细细的线织成一件件毛衣或一条条毛裤。

    每过一、两年,毛衣小了、破了、脱线了,姐姐们就会把旧毛衣拆了,将毛线洗洗干净,三件并两件,重新按当时流行的花色打一件新毛衣。

    明和记得有时候毛线断了,姐姐们总能巧妙地续上,织出的毛衣一点也看不出有断线头。

    李川耳濡目染,看着看着无师自通学会了织毛衣。

    多少年过去了,明和没有动过毛线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记得起头和收尾,但简单的正反针、平针还是记得很清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