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进了坊门,明和注意到兴化坊是富人区。坊内的房屋高大霸气。只单看大门就晓得不是寻常百姓的住所。
达官显贵人家的大门和门前的设计十分引人注意,它昭示着主人的地位和财富。
许多有权有势的人家喜欢把门用朱红色的漆刷一遍,久而久之,“朱门”就成了富贵人家的代名词。诗人杜甫诗中所说的“朱门”就是指这样的门。
除了大门的颜色,门环也是一大特色。门环一定要做得华丽大气才符合朱门的气势。它不同于一般百姓家的木门环,而是铜做的门环,并且雕刻了精美的花纹,颇有气势。
明和进入兴化坊,发现和自己居住的兰陵坊大相径庭。
明和一路东瞧西望,见识了达官显贵们的奢侈。在这里才感受到大唐的繁华与富裕。
许多人家门口放置着红色栅栏。明和在第一家看到的时候,想到跟前去看看,还没走近,看门的家仆就冲着明和喊起来,训斥明和不懂规矩。
明和这才知道不是主人家的车辆和马匹,是不能在此门前停留的,连路上的行人也不能越过栅栏行走,除非主人同意。
除此之外,明和还发现有些人家门前立戟。
以前,明和在史书里读到,大唐三品和三品以上官员,皇帝会赏赐戟立在自家门前。
官员每人最多可以获得十六柄戟,最低也有十二柄,一般为双数。每当太阳升起之时,这些戟明光闪闪,笔直站立,威严霸气,反射出的光芒都带着气场,让人心生畏惧。
你只要看到门前立戟的人家,一定是大唐的精英,光荣无限,荣耀无比。
明和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往里走。
刚拐过一个弯,就看到雪歆远远地在向他招手。
明和走过去,同雪歆打了招呼。雪歆笑着说:“郎君,这边请。小姐怕你找不到,特吩咐雪歆在此迎候。”
明和抬眼望去,只见姚涵冰姑娘的家门,不次于自己刚才见过的任何一家。
红色大门耀眼,金色门环霸气。门前的领地放置着红色栅栏,十几柄金光闪闪的戟威武霸气朝天立着。
看到这些,明和顿时失去了跨进大门的勇气。
雪歆在后面催道:“进呀!郎君不会是不敢见老爷吧?”
明和最听不得人家使用激将法。
他听到雪歆说他不敢见老爷,心下长了志气:有什么不敢见的!前面哪怕是太极宫,某也敢去见皇帝!
明和拽拽自己的衣服,让它们更平展些,胸一挺,腿一抬,跨进院子。
雪歆在前面带路,明和先是穿过一个花园。只见花园里亭台楼阁、名花名草,风格华贵大气,令人眼花缭乱。
明和发现,诺大华丽的府邸,人反倒没有几个。
只有几名家仆模样的男子各行其职。整个大院虽然装修豪华,但缺少人气,肃穆的同时也略微显得冷清了些。
穿过花园,就看到了一栋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房子,进入应该就是姚府的客厅。
雪歆对门口的家丁通报了一声。那家丁看看明和,进去禀报。
雪歆请明和等候,自己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那名家丁出来略微弯了些腰,伸手做出“请”的姿势说:“这位郎君,里面请。老爷在堂屋等候。”
明和进到堂屋,面积之大,超乎明和想象。
以前,只听说不同官阶的官员以及百姓家的堂屋面积都是有规定的。
官员的官位越高,家里的客厅面积就越大。
而平民百姓家的客厅面积是大唐客厅修建面积中最小的。
不光堂屋的面积受限制,而且堂屋的装饰也有规定,普通百姓不能过于装饰,但有钱的官员可以进行夸张的装饰。
明和突然闻到一股幽香。
他猜测,涵冰姑娘家一定也是用红粉染料和沉香涂墙,才使得家里墙壁香气不断。
以前只是听说,没想到,达官贵人家的客厅真的可以这样奢华!
明和见一位男子端坐于正堂。他低垂着头,行了大礼,道:“在下李明和,拜见伯父。”
明和听没有动静,只好再说:“这是明和自制的婆罗门清高面,请伯父品尝。”
还是没有动静,屋里没有别人,明和想:“难道涵冰的父亲耳背不成?”
想了想,明和低着头,慢慢向前走去,将手中的婆罗门清高面轻轻放在案几上,又悄然退下。
站在地下静静等了半分钟,明和还是听不到回音,明和正在心下犹豫,要不要自己在通报一遍,就听到一声叹息,接着,有人说:
“明和,伯父等着你抬头,你就是不肯!伯父问你,你准备静默到几时?”
听到熟悉的声音,明和心下一惊,赶紧抬起头,看清楚中堂上所坐之人,明和不由惊呼道:
“——姚老伯!”
姚老伯笑看明和道:“昨日不告而别,今日的不速之客。明和,坐着说话。”
明和一头雾水。他不敢相信,这位姚老伯,竟然就是姚涵冰的父亲?
姚老伯看上去有六十多岁了,发须皆白。他可能是姚涵冰的父亲吗?
明和想起来,那日,第一次见到老伯,他穿着紫衣朝服。
今日,从居住地到老伯家别致的大院,精巧的花园到这尊贵门厅,这样看来,姚老伯不是普通之人,而应该是朝中的三品官员。
明和不禁有些紧张,他拘谨地说:“姚老伯不必客气,明和站着就好。”
姚老伯笑着问他:“既如此,老伯不强求你了!一会儿吃饭,你也‘站着就好’吧?”
明和不好意思,作了揖,上前两步,靠着凳边坐下了。
姚老伯说:“明和,在老伯家中,不必如此拘束,今日,你是涵冰的客人,老伯只是陪客。”
姚老伯语言和善,平和的语气中散发着自带的威严,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不缓不慢地继续问道:“对了,你还没有告诉老伯,昨日跑到哪里去了?老伯宴席后四处寻你。”
明和站起来,惶恐地说道:“姚老伯恕罪。”
姚老伯见明和紧张至此,也站了起来。他在客厅慢慢踱步,捋着胡须说:
老伯的这个女儿,算是老来得子。她母亲去世得早,老伯一直很疼爱这孩子。
老伯的三个儿子,均在东都洛阳安家。
老伯一向喜欢清静,府邸除了几个必要的家丁,再无他人。
涵冰这孩子,平日除了读书识字,有时和雪歆出去转转,一向乖巧。
去年有一天,涵冰回家非常激动,她拿着毛线给老夫看。说是一个养羊的孩子剪了羊毛、自己动手纺成了毛线。
也许是早早没了母亲,这孩子一向不怎么爱笑。但那一天,涵冰非常开心,看着毛线不断问老夫,这毛线能做什么?
老夫看涵冰如此开心,也跟着高兴,暗自感激那个纺毛线的孩子。
后来,老夫记得涵冰和雪歆用染料染了毛线,动手纺成了一张花色毛毯,挂在她的闺房。
老夫后来问过涵冰,是否再见过这个纺毛线的孩子?涵冰黯然摇头。
一直到昨晚,涵冰告诉老夫,要请一位客人来,这位客人,正是去年的纺线之人。
老夫很是好奇,今日特意留在家中招待此贵客,想要看看,这位神秘的纺线之人是否有三头六臂。
老夫想见见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和他说说话,聊聊天。明和,你懂得一位老父亲的心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