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醉唐烟云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让皇帝李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和回家后,心情极为低落,晚饭也没吃,和父亲母亲打过招呼后直接回到自己房间躺下了。

    韩钰看儿子这几日都是萎靡不振的样子,很是担心。

    她以为明和在华欣斋做的不顺,被新掌柜刁难,才如此无精打采。她把自己的担心告诉老公李连君,让李连君托人打问打问华欣斋新掌柜的人品和其他情况。

    李连君肯定地说:“应该不会!明和这孩子最擅长的就是和人交往。堂堂的宰相大人对明和都是客客气气,何况一个饭馆掌柜?明和娘,你不必担心,孩子一定有其他心事。”

    韩钰说:“他还能有什么心事?前几日,阿琴娘帮他说了亲,他连姑娘长啥样都没兴趣知道就回绝了!阿琴娘很不高兴!”

    “那也许是因为他看上了别家的姑娘?”李连君猜测。

    韩钰说:“华欣斋只有一位洗碗的大娘,你说他还能看上谁?”

    夫妻二人在此猜测。明和全然不知,他躺在那里,仔细想今日姚崇老伯说过的话。

    姚老伯好像说,给涵冰说的亲是宁王李宪的儿子。明和当时并没有在意。这会儿猛然想去,宁王李宪正是李隆基的长兄、差点做了皇帝的李成器。

    文明元年(684年),六岁的李成器被立为皇太子。到李旦被降为皇嗣后,武则天册授李成器为皇孙,与他的五个弟弟同一天离开朝廷到封地做藩王。

    长安年间(701704年),调任左赞善大夫,并加银青光禄大夫。

    唐中宗李显即位后,改封李成器为蔡王,升任宗正员外卿。加赐实封四百户,加上原来的共七百户。李成器坚决辞谢。

    景云元年(710年),晋封李成器为宋王。同年,李旦再次登基,李成器授左卫大将军之职。

    当时,李旦要立皇位继承人,因为李成器是嫡长子,而平王李隆基又有讨平韦氏的大功,故而李旦久久不能决定。

    正在李旦为难之际,李成器上表辞让,恳切地说:“储君,是国家的职位,太平时节就以嫡长子为先,国难之时,就应该归于有功的皇子。若处理不当,海内失望,这不是国家的吉祥事。臣斗胆以死请求不要立成器为储君。”

    李隆基听说此事后,又以李成器是长兄为由,上表顾让。

    如是再三,加上朝中诸王和公卿也极力推荐李隆基,说他有社稷大功,适合做储君。

    李旦犹豫再三,同意了李成器的上表。

    开元初年(713年),李成器历任岐州刺史、开封如故。

    开元四年(716年),为避昭成皇后尊号,改名为宪,封为宁王,实封五千五百户,历任泽泾二州刺史。

    明和从史书记载中,知道李成器为人低调、谦和有礼、多才多艺。一直和李隆基的关系很好。

    想来有这样的父亲,他家的孩子,应该也不差吧!明和有些心动。

    但突然间,他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到涵冰姑娘,顿时如万箭穿心一般,无法抑制那种心痛。

    自己一个人莫名其妙来到大唐。既没有像别人那样投生在富贵人家,更没有一技之长为国家建功立业、力挽狂澜。

    什么都没有的明和,要事业没事业,要背景没背景。只能这么混吃等死。

    唯一能让明和感觉自己撑下去的动力,就是涵冰姑娘的出现。但现在,万一涵冰姑娘如果被迫嫁人,自己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还有什么可留恋?

    想到这里,明和又想起上次想跟涵冰表白而没有说出口,这次......

    不行!明日一定要去告诉涵冰小姐自己的心意!不能做出让自己二生后悔的事情!

    明和想到这里,心跳加快,激动得不能入睡。他恨不得立马起来就去找姑娘表白!

    明和有了精神动力,突然间感觉肚子有些饿了。他起身去厨房找吃的。正好听到父母议论给自己说亲的事情。

    明和的火气蹭的一下蹿了上来。他一甩身,又回来躺下了。

    刚才的勇气消失殆尽。想到阿娘的今日就是涵冰的明日,明和再也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他是经历过一次人生的男人。很清楚现实的残酷可以打败一切唯美的爱情!

    他没有权利,把自己的贫穷驾驭到涵冰身上。更没有权利,剥夺涵冰本应有的锦衣玉食的生活。

    虽然,明和知道涵冰不是嫌贫爱富的姑娘。

    一个晚上思来想去,明和还是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

    早上,明和走到姚府门口,看看朱红大门上冰冷的铜环,在门口站了许久,还是没有勇气敲门,最后转身走了。

    他还安慰自己好好想想,等到晚上再来看涵冰吧。

    明和走到西市,突然想去找瀚文聊聊天。他心里憋闷的很,实在没有心情去华欣斋。

    到了瀚文的邸店,瀚文却不在店里。听伙计说,昨日进了一批货,张牙人去验货了。

    明和问清楚库房方位,自己找去了。

    到了库房,明和见瀚文正在看货,情绪非常高昂。见到明和,瀚文招呼明和看他这次进到的上好的绿花罗。

    明和知道,唐朝的手工业,无论是技术水平,产品种类或是生产规模,都已大大超过前代。

    当时的纺织业分工非常细,主要有绢、绫、锦、罗、布、纱、绮、褐等。每种纺织品,按质量好坏分很多等级。比如,绢分八个等级,布分九个等级。

    瀚文这次进到的白地绿花罗,便是罗里高等的纺织品。他招呼明和细看。

    这块罗的经纬线细如毫发,光洁的罗面上印着翠绿的枝叶,当微风掠过,轻罗如云雾缭绕,似香烟漂浮。

    明和不得不为白地绿花罗的精细手艺赞叹!难怪李商隐曾有“万里云罗一雁飞”的精美诗句!

    明和再看看瀚文新进的绛色轻容纱,花色稀疏,织制精巧。

    当时,大唐的贵妇们生活奢侈。王建《宫词》里有一句诗“嫌罗不着爱轻容”,所谓的“轻容”,就是指细纱。

    明和看得眼花缭乱,简直是争奇斗艳、琳琅满目!他听瀚文一样一样介绍,不知不觉着了迷,忘记了自己来找瀚文的目的。

    瀚文讲完他的绿花罗和轻容纱,意犹未尽。他告诉明和,自己过完年打算和商队一起出门,开开眼界。问明和有没有兴趣同行?

    明和倒是很动心。但此刻他已不是自由之身。华欣斋的一滩自己还没有搞顺,不能甩手不管。但他还是羡慕地问道:“瀚文,你途径哪里,最终要去何方?”

    瀚文说:“打算从长安经兴元(陕西南郑)到成都。在成都逗留数日后,再由成都到达南诏。”

    明和知道,成都是当时西南最大的都市,附近盛产锦缎、纸张、茶叶。印刷业也很发到,同时,也是通往南诏的要道。

    听着瀚文的计划,明和真想跟着瀚文一起开开眼界。但想到华欣斋现在的情况,自己身不由己,不禁又惆怅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