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家谁也没听说过,饭店会送饭上门!叫什么“送外卖”,大家都感到方便极了,尤其是那些做生意的,长期听大家都说华欣斋的饭好吃,可等自己去,人家也关门了,这下好,可以天天吃外卖。
华欣斋不但做到送饭上门了,饭钱还比别处便宜,饭菜质量比别家高出许多。如此一来,定外卖的人越来越多。
华欣斋的营业额,有三成竟然是外卖所得。
西市的人提起李明和,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天,明和趁着空闲,去找高科江打问刘银凤的下落。
高科江见到久未谋面的明和,很是高兴。二人刚聊了几句,明和便请科江帮忙回家打问刘银凤的下落。
高科江说:“前十天,科江刚刚回去过。正好听母亲说起此事。”
原来,刘银凤的弟弟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但说了几家,女方都没有同意。
本来,刘家开着一家酒馆,经济条件算是不错的。刘银凤的弟弟不说貌比潘安,起码也是美男子。
拿科江的话说:“相貌不在你我之下!”按说,这样好的条件,姑娘们应该抢着嫁过来才是!
但接连几次说亲碰壁,刘父十分沮丧,想来想去,问题一定出在女儿刘银凤身上!
高科江的母亲赵四娘见此情景,也跟着丈夫焦虑起来。她对刘父说,不行就从乡下找个姑娘!乡下的姑娘长得漂亮的很多,条件好的也不少,不一定非要在长安城里找。
刘父叹口气说:“再等等吧!实在不行,再去乡下找吧!”
刘父就这一个儿子,他也不想太委屈自己这个儿子因为姐姐的名声而降低弟弟娶妻的标准。
正在他们为儿子婚事发愁时候,高科江去探望母亲。
母亲赵四娘便把家里的事情对儿子说了一遍。
高科江问母亲:“阿娘,这么久了,刘银凤难道从来没有和家里联系过吗?”
赵四娘说:“一点音讯也没有!若是知道,你义父早就拉她回来了!她这么跑了,害得你义父在街坊邻居面前没有面子,在亲家那里丢尽了颜面!想来银凤她自己也知道,没脸回来!”
见义父和母亲愁眉不展,高科江坐了一会儿,便早早走了。
听高科江这么一说,明和也觉得这样等下去看不到什么希望,只好再从别处想想办法。
从科江那里回来,明和没想到,郭子仪已经在华欣斋等他很久了!
看郭子仪双眼通红,明和便知道,郭子仪一定是连夜看完了《罗织经》。
郭子仪刚要开口。明和伸出食指,笑着阻止道:“子仪兄,明和知道你要说什么!你只要记在心里即可,此事还是不要议论为好。”
郭子仪愕然,他奇怪地问道:“明和,前几日你说看过此书后想找个人讨论讨论。子仪记得很清楚!此刻,子仪正是这种心情!你不让子仪说,是何道理?”
明和说:“子仪兄,明和之所以推荐此书给你,是为了让你以后遇到小人时有所防备,时时刻刻记着保护自己的安危。但过去的已经过去,你看过之后,一定记得焚烧此书。”
郭子仪惊愕地看着明和:“你和某说说啊!”
明和指指窗外,指指门外,把食指放在嘴上,做了个禁言的动作。
子仪明白,讨论此书一旦被隔墙的耳朵听到,那连累的就不仅仅是他们两人了,满肚子的话语只好硬生生咽下去。
明和提醒郭子仪:“子仪兄,那日明和叮嘱你的事情,你可记得提醒尊夫人没有?”
郭子仪知道明和所言何事。他说:“敏芝倒是去了。可她父亲不肯承认,敏芝只能劝劝,无功而返!”
明和焦急地说:“事关重大!再晚便没有余地挽回了!子仪兄,你一定要说服夫人,再去劝你岳丈!紧要关头,请你岳母薛国公主出面阻拦,事情或许可以出现转机!”
郭子仪不明就里,他为难地说:“明和,敏芝已经劝过岳父了,若是再去惊动岳母,恐怕…”
明和看着郭子仪,焦急万分,但不知该怎么让他明白。
郭子仪见明和呆呆看着自己不说话,心里忽然生出一丝不详的预感,他说:“明和,你放心,子仪这就回去劝说敏芝。实在不行,子仪也会陪着夫人一起回去。”
明和无力地说:“但愿一切还来得及!明和兄,你这就回去吧!此事,明和只能帮你到此。”
郭子仪一腔热血而来,不但自己想说的话没有说成,还被明和一盆水从头浇到底凉了心撵了回去。
一路上,郭子仪越想越觉得奇怪。但他知道,明和不会解答自己的疑惑,他还是决定听明和的话,回去劝敏芝再跑一趟。
郭子仪回到家,敏芝正抱着哭闹不止曜儿满地摇晃。
他从妻子手中接过孩子,斟酌了片刻,还是开口说道:“敏芝,子仪陪着你一起去找岳父大人晓之以理,让他放弃帮助姑母的念头。你看行吗?”
孩子哭闹不止,敏芝心里正烦躁。听丈夫一进门就说这事,敏芝的火气蹭的窜上来。
她强压着怒气,冷冷地说:“姑母没有皇子,作为女人,想要一个孩子在正常不过!父亲愿意帮忙也是尽兄妹情分!我们做小辈的最好不好逾越。”
郭子仪见妻子语气冰冷,刚要开口解释。一名家丁来报:
“少爷,将军府请您速速过去,说有要事商议!”
敏芝说完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语过于冷漠。她把孩子交给丫鬟,歉疚地对郭子仪说:
“快去吧!孩子哭闹不止,敏芝心神不定,言语多有得罪,请见谅才是!”
郭子仪刚才没有说清楚,但此刻时间紧急来不及解释。他无奈地说:“敏芝,晚上回来,子仪再和夫人详谈。”
临出门,听到曜儿还在啼哭。郭子仪安排管家去请郎中,这才骑着马匆匆赶往将军府。
丈夫走后不久,郎中赶来,看过曜儿之后,只说孩子有些受凉,并无大碍。
敏芝抱着曜儿来回走动,孩子渐渐安静下来,终于不再哭啼了。等曜儿睡着,敏芝轻轻放下儿子,这才开始回想刚才的情景。
丈夫这几日一个劲劝自己回娘家阻止父亲。敏芝觉得有些反常。
虽说父亲到处托人打问求子良方似乎不妥。但父亲也是为了姑母早得子嗣。
此事说大便大,说小便小。
敏芝在劝过父亲之后,自认为事情也许不会像丈夫担心的那样严重。
何况,前两日自己已经劝过父亲,敏芝觉得,父亲根本不听劝。若是再去旧话重提,一定会惹得父亲生气。
刚才,子仪竟然说要陪自己回去劝说父亲,子仪的性格她知道,多余的话是没有的,一件事情他着着急急地提了好几次,今天看他的神情,很不好。
敏芝越想越蹊跷,但隐隐地,她似乎感觉有一丝不安盘踞在心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