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一品寒士 > 第五百三十七章 困龙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思思牵挂着老爹。

    沈忠孝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弦月如钩。

    夜就已经深了。

    府衙书房的灯还亮着。

    沈忠孝披着棉衣,带着沈麟送的老花镜,正在油灯下翻着厚厚的账册。

    花白的眉头倒是越皱越紧。

    “咳咳咳……”

    咚咚咚。

    一个人影挟着寒风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

    也只有秦王杨念广,才能不经禀报,随意进出府衙。

    “哎哎,老大人,都说了,你感染了风寒。”

    “别熬夜别熬夜。”

    “你呀,就是不听话!”

    沈忠孝抬起头来,摘掉老花镜也跟着埋怨道。

    “老夫也说了多少次了?”

    “你是王爷,是七万登州军的主帅。”

    “咋老是亲自带着骑兵去夜袭?”

    “没有你,姜庆元,周尚吉他们就不会打仗了?”

    “怎么?今儿不顺利?”

    秦王自顾自得坐到书桌对面,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一扬脖子就灌了下去。

    “唉,慕容家……害人不浅。”

    “他们倒是全家殉国了。”

    “可晚晴那丫头从沈麟手里买的三千套具甲,还有那么多自造步人甲,一半儿都送到登州辽军手里了。”

    “今晚杀退了追兵,我们损失了七百骑。”

    “好在,甲胄没丢,还捡了几百套!”

    嗯?

    沈忠孝惊得一下子站起来了。

    坐太久了,老胳膊老腿的有些晃悠?

    “战损七百骑?”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先例啊!”

    “敌人到底派出了多少具甲骑兵?”

    秦王苦笑道。

    “具甲骑一千五左右。”

    “铁甲骑不下六千,还好咱抽身得快。”

    “最麻烦的是,他们装备了一种黄色大弓。”

    “百步就能破铁甲了。”

    “都快赶上咱们的复合弩,吓了本王一大跳!”

    “以后,这仗可不好打喽!”

    沈忠孝听得心惊肉跳。

    看来,辽军也在与时俱进。

    双方兵甲弓弩的差距越来越小。

    咱登州军再想靠着具甲轻骑发动突袭,很难搞呀!

    “那就坚守城池吧!”

    “老夫改进的投石机,会让辽鞑子惊喜的。”

    秦王心里还是没底。

    老大人生生把投石机的射程提高了二十步。

    攻城战,或者登州水军都能占不少便宜。

    可辽鞑子也不是死脑筋。

    强弓都搞出来了。

    再改改投石机,也未必难得到他们。

    毕竟,辽国可不缺上好的牛脊筋。

    两人叹息良久,确实束手无策。

    当初辽军才出兵,登州军已经趁机抢收了夏粮。

    仗着具甲骑兵犀利,还顺手把莱州,齐州等地的庄家也割了不少。

    因此,登州是不缺粮的。

    可大战一起,跑往登州的难民也多。

    城里就装了六十余万。

    隔海对望的长山岛,面积不下于一个大县。

    登州水军守护附近海域还算得力。

    二百多万百姓全都送上岛去了。

    挤是挤了一点。

    可开发的耕地也多。

    周围海域渔产丰富,加上原来的存粮。

    这些人也不至于饿肚子。

    登州不缺壮丁,正规军就训练了七万。

    三万在登州,四万协防长山岛。

    彼此还能互相支援。

    新练的辅兵预备役更是高达十万。

    辅兵只能做到一人发一根长枪或者朴刀。

    皮甲都没几件。

    沈忠孝犹豫片刻,还是递上一封拆开了火漆的信。

    “天黑那会儿。”

    “江南水师派了一艘哨船,避开辽军的封锁。”

    “这是来自京师的信。”

    “看看吧!”

    秦王一看落款,顿时剑眉微蹙。

    老大?

    太子?

    两人关系不睦。

    他怎么可能给我写信?

    等杨念广看了那封亲笔信,脸庞上的清泪滚滚而下。

    “父皇驾崩……都快三个月了?”

    “大哥倒是……顺利登基,年号皇佑?”

    沈忠信长叹道。

    “他这个皇帝当得憋屈哟!”

    “登基才五天,京城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算啥皇佑哦?”

    “咱们好歹有个长山岛可以养活大批军民。”

    “封丘城?”

    “要是守不住,朝廷那帮人,就成了丧家之犬啦!”

    砰的一声。

    秦王狠狠一拳锤在桌面上。

    满脸愤恨。

    “他这是……咎由自取。”

    “为了那个破皇位,整天跟魏成忠,奸相童子观沆瀣一气。”

    “和平年代,倒是也勉强能过日子。”

    “可如今天下板荡,不是自取死路么?”

    “山东路的兵权,非要交给魏成亮,大太监的弟弟会领兵?”

    “简直是宁予外敌,都不愿意便宜我呀!”

    “放着慕容老头不用,结果,山东、两淮都丢了。”

    “西边呢?”

    “信用酒囊饭袋童子贵,二十万禁军差点给败光了。”

    “自作孽,不可活!”

    “可惜我大周子民,何其无辜也!”

    沈忠孝默然不语。

    他心里暗暗想着。

    这事儿,还真怪不到杨念博头上。

    满朝上下,谁不知道他生性懦弱,是个没主意的?

    归根结底,责任还在先皇身上啊!

    熙宁帝躺平十年,几乎不理朝政。

    自己无力回天,不愿振作也就算了。

    你选个继承人还食古不化。

    非要坚持什么长幼有序。

    放着优秀的老三不用,偏偏让懦弱的燕王上位。

    到头来,别尸骨未寒,就被辽军攻破了京城。

    连你的陵寝也挖了,棺材板都盖不住。

    “老大人,我当如何?”

    沈忠孝没好气地道。

    “你想如何?”

    “你又能如何?”

    “辽国势大,你现在该考虑的,是如何让二百六十万登州军民活下去。”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王爷呐,路——”

    “得一步一步走!”

    “有些事,你管不了,那就眼不见为净。”

    杨念广擦了一把眼泪。

    吸吸鼻子道。

    “是呀,咱连山东路都收复不了。”

    “何谈天下?”

    “我们不缺吃的,不缺兵。”

    “可缺兵甲和银子,很快连正规军的饷银都发不出了。”

    “老大人,本王打算出海!”

    沈忠孝眨眨眼睛,愣住了。

    “你……你想去找太祖臧金?”

    “那种虚无缥缈的传说,你真信?”

    秦王的表情很是无奈。

    “可我们现在,急缺银子和兵甲。”

    “就算没有第三枚玉佩,我也大致拼出了东海海图。”

    “老大人,相信我。”

    “如果本王都找不到,别人就更别想了。”

    “放心吧,我们新造的那几艘大海船,安全性很高。”

    “如果两个月还找不到。”

    “本王就果断放弃,再不指望!”

    沈忠孝犹豫良久,终归是点点头。

    太祖在上,您就保佑保佑您老杨家的子孙吧!

    要不然,大周怕是真没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