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一品寒士 > 第五百四十一章 活人无数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云一琢磨,还是自己这些骑兵太吓人了。

    各处山上的难民,早就被辽鞑子伤害过了。

    而且,很多客军也有杀良冒功的嫌疑。

    毕竟,这时代习惯用脑袋计算战功。

    到了下午。

    喊话的人全都变成陕西腔。

    “俺们是永兴军,俺们在西北打败了回鹘人。”

    “俺们占据了河套平原,需要大批的移民前往开荒。”

    “包送,包分房子,分田地!”

    “每家可以提前发三担精粮的安家费。”

    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家要是有三担精粮。

    几口人混着野菜熬粥喝,坚持半年都没问题。

    果然,食物的诱惑无限大。

    很快,就有胆子大的难民扶老携幼下山了。

    铁锋军官兵也干脆。

    看着这些骨瘦如柴,衣衫褴楼的百姓很是同情。

    没说的,先一人给一件衣服。

    哪怕不全是棉衣,也多少保暖些。

    一人一大碗热粥,加上一勺子油汪汪的马肉。

    比说什么都让人信服。

    等肚子吃饱了,有些族长和老人就主动攀谈。

    “军爷,去河套种地,是不是真的啊?”

    陈云恰好就碰到个有些书卷气的老头。

    “老人家,实话给你们说吧!”

    “我们这几万人啊,是澶州的部队。”

    “咱们刚刚在河套打完回鹘鞑子呢!”

    “这不听说你们在山上饿的都快易子而食了。”

    “我家大都督心生怜悯,才中途下船打下孟津,缴获了大批粮食。”

    “西军要开发河套千里沃野,确实需要很多人。”

    “但他们也没有多余的粮食。”

    “不过,我家大都督说了。”

    “只要你们愿意去,每家三担精粮,我铁锋军给。”

    “并且,派船送你们到潼关。”

    其他的几个老头也围了上来,一个个眼中开始泛光。

    只要给粮食,就算不去潼关。

    大家伙儿也能挺一段时间了。

    “这位将军!”

    “原来你们也是客军啊!”

    书卷气老头迟疑道。

    “送到潼关,万一西军不管咱们咋办啊!”

    “老夫知道,辽鞑子势大,一时半会可赶不走。”

    “洛阳地界,确实没法呆了!”

    “我们不管去哪里,只想图个安稳。”

    陈云一抬头,看到沈麟骑着马疾驰而来。

    “哈哈,咱家大都督来了。”

    “不信,你们亲自问问好了。”

    沈麟矫健地跳下马来,一旁的梁直接过缰绳。

    “陈云,速度有些慢啊!”

    “我看好多难民都不敢下山?”

    陈云站起来笑道。

    “大都督,这些老人家心怀迟疑,怕西军不收。”

    沈麟哈哈大笑道。

    “本官包粮包送,他鲁志昌便宜赚大了,还敢不收?”

    “开什么玩笑?”

    一帮难民看到沈麟前呼后拥,身边的铁甲近卫都过百了。

    谁还敢怀疑?

    这位,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乡野间再是寡闻,也听说过永兴军鲁大帅的名头。

    这位倒好,直呼其名,毫无顾忌。

    看来,双方的关系一定很好。

    书卷气老头弯腰鞠躬道。

    “前清河县,致仕县令宁广浩见过大都督。”

    不过,他也有些好奇。

    大周军中,啥时候有了都督这一职位了。

    沈麟有些吃惊。

    致仕的县令,那也算一方土财主了。

    怎么还逃难了?

    看来,这位多半是寄情于田园山水的哪一类读书人。

    “老丈请起,是这样的……”

    当过官,那就好沟通了。

    沈麟还在发愁这些难民太多,不好管理呢。

    他把自己的铁锋军简单介绍了一下。

    又大致讲了西北大战的过程。

    “宁老,干脆,你出面阻止邙山一带的难民西撤吧!”

    “去河套,绝对亏不了。”

    “如今的西军和慕容军,已经不是回鹘能撼动的了。”

    宁广浩抚摸着颌下白胡子叹道。

    “老夫万万没想到。”

    “我大周有一天,还能拿下河套平原,拓土千里?”

    “确实,回鹘一战折损六十万多万人马,真真元气大伤了。”

    “河套,真是一方乐土啊!”

    “大都督,老夫不才,愿意接下这一重任。”

    沈麟大喜,妥了。

    三天后,几乎所有躲入山里的难民,甚至不少得到消息的山民都出来了。

    人数远超想象,居然有十七八万。

    好在,经过协商。

    大约四万出头的孩子先由铁锋军带走去读书。

    只要有家人的,都不会断了联系。

    以后水军每个月去一次陕西路。

    信件、物品都能邮寄。

    这些娃娃都是十岁到十三岁之间的。

    太小的孤儿,熬不下去。

    有家人照顾的,也不放心远离。

    沈麟承诺,这些孩子在铁城读完五年书。

    愿意回到家人身边的,铁城不会阻拦。

    正好有一批缴获的甲胄兵器。

    沈麟帮宁广浩组建了一万乡勇。

    其中骑兵就有两千。

    孟津城那三千俘虏也编入西迁的大队里,包括他们的一万多家眷。

    降军中的,那批带头的军官全被砍了脑袋,以儆效尤。

    普通大头兵也没有追究的必要。

    这边加紧训练。

    林锐故意放走的那批逃兵,却始终没有钓来洛阳的大鱼。

    哪怕大都督给乡兵送了两千匹,大伙儿都觉得是减负了。

    沈麟让出了一批辎重车辆,加上孟津城里的。

    一共凑齐了一千挂马车,牛车。

    再加上百姓们紧急赶制的独轮车。

    单单陆路就能运走不少精粮。

    沈麟的时间很紧。

    七天后,青壮男女们架着马车,推着独轮车上路了。

    车上满载着让他们欢欣鼓舞的粮食。

    不远处的渭河里,还有四十多艘大小货船。

    里面装着更多的粮食物资和老弱妇孺。

    甚至还有三千多匹死马!

    临出发前,坚持走陆路的宁广浩和几百个乡老族长坚持要跪下致谢。

    “大都督,您的活命之恩!”

    “我等永生难忘!”

    沈麟赶紧上前扶起几个年纪大。

    “各位,都起来吧,地上冷!”

    “沈某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只要你们在新的家园过得好,一切就值了。”

    “放心吧,你们只是去河套安家的第一批百姓。”

    “本官会支持西军打得更远。”

    “争取把当年大齐朝的地盘都拿下来。”

    “那时候,整个西域都是我们中原人的土地和牧场。”

    “咱们,再把酒言欢。”

    “诸位,一路顺风!”

    众人流着泪告别。

    “大都督,您也一路顺风!”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