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女帝成长记 > 第 225 章 第 225 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未时三刻,承乾宫内礼成的鼓声还未响起,司明月已经到了坤宁宫。

    坤宁宫作为历代皇后册封之地,虽比不上承乾宫雄伟,但也蓬勃大气。

    过了宫门后便是巍峨的正殿,殿前有九阶白玉石台阶,上面已经铺上了厚厚的毯子,从殿门后延伸到了司明月脚下。

    宫内左右两侧墙下各摆着三架高低不一的编钟,每一架编钟前还有一名内侍垂目而立。

    司明月在沁墨的搀扶下跨过了宫门坎,而后自己一个人赤脚踩在柔软的毯子上,在两侧内侍,宫女和女官的陪同下慢慢走进殿内。

    坤宁宫的正殿很大,殿中央是齐氏历代皇后的尊位,从上至下已经有了四叠,可见俞朝百年更迭之快。

    不过司明月很快就发现,这上面并没有季清娴的名讳。

    可依照俞朝的礼法,她的名字应该在上面的,即便她尚在人世。

    不过司明月来不及深想,因为司天监的人到了。

    坤宁宫正殿的右侧还有四扇门,司明月必须一一走过一边,最后才能去叩拜这些先皇后们的尊位。

    这第一扇门里面摆满了朱钗玉饰,琳琅满目差点晃着司明月的眼睛。

    倒也不是她没有见过这么多首饰,只是它们太过晶莹剔透,在阳光之下更是熠熠生辉。

    早在屋内等候的宫女们见她进来,连忙上前将她围住,一人一手帮卸下了所有饰物。

    其中一名宫女在卸去了司明月手上玉镯子后,正欲帮她取下耳环,然而她才刚有动作就被另外一个年长的宫女制止了。

    “大典之物,无须摘下。”

    听见这句话的司明月微微挑眉,心中有些意外。

    血琉璃耳坠是季清娴送给她的,当初她还以为是大典贺礼,却不想竟然还有这般来头。

    等到这些宫女们?意镣辏?久髟碌淖笥沂稚弦丫??狭肆礁鼋鹩耧碜樱?弊由显蚴谴髯乓惶醢胫缚淼陌子窳矗?锩嬉老】杉?榻鹩瘛6?股系难?鹆б谰晒以谏厦妫?故撬?姆Ⅶ倌诖魃狭瞬簧僦祛尾揭

    饶是如此,屋内的首饰依旧还有半数之多。

    就在司明月以为她们要想办法累死自己时,方才出声制止的年长宫女开口了,只见她掩唇淡笑道:“这些都是陛下亲自为娘娘挑选的。”

    这是否也太多了......

    司明月有些为难地看着上面依旧璀璨夺目的首饰,刚想询问便又听得她解释道:

    “陛下还说,若是娘娘还满意,那剩下的便由婢子直接送去太清宫,以便娘娘日后使用。”

    听着她的话,司明月心中有暖流划过,不过余光中注意到正准备提笔记录的起居注官,她立刻就压住了想要上翘的嘴角,板着脸道:“全部送走吧。”

    穿戴首饰之后便是穿靴更衣,原本司明月以为这两道会简单些,然而等她进门后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娘娘,这是陛下特地让成衣坊用天蚕丝做的。”

    “娘娘,这块暖玉也是陛下特定叮嘱给您备上的。”

    “娘娘,你试试这流云簪靴,陛下说您若是喜欢便让工坊再做上一批。”

    ......

    若非起居注官还在,司明月几乎就要当众因羞涩掩面。不过即便她努力控制着面上表情,那微微扬起的唇角还是泄露了她此刻愉悦的心情。

    起居注官没有错过这一幕,当即在书册上奋笔疾书。

    虽然齐泽并不会现身封后大典,但他却用自己的方式在彰显存在感。

    这让因为睡过头而错过登基大典的司明月心里多了一分愧疚。

    换了衣裳,最后那道门内便是凤袍。

    一推开门,司明月就被满眼的大红色夺去了所有目光。

    红底镶金边,内绣云雀祥云引凤凰从九天而下,远观更有星辰点点,材质选用的还是藩国进贡的上好真丝,微风拂过便跟着飘动。

    可谓华美至极。

    设计凤袍本不是由司天监和礼部负责,然而他们却向皇帝上书,主动揽下了此事。

    换好凤袍,恰逢承乾宫礼成大鼓响起。片刻后,坤宁宫内也跟着响起了三声鼓声。

    这是大典开始的鼓点。

    司明月来到历代皇后的尊位前,叩首跪拜。与此同时,宫女们也推开了禁闭的殿门。

    此时的坤宁宫软毯两侧已经站满了命妇。

    因着仅有的公国夫人已经随季氏判了流放,并且一品未立,所以命妇之首竟然是新晋的二品夫人杨氏。

    不过说起这个二品夫人,倒也有一桩轶事。虽然如今的司如空已经是二品兵部尚书,但杨氏却早了他半个月被赐封为二品夫人,此举无疑是将杨氏的地位提在了司如空之前。

    爱妻如命的司如空倒是一点都不在意,但其他官家妻室却红了眼,嫉妒之情在听说杨氏的诰命是司明月给她求来之时更甚。

    然而她们一没有像司如空那样忠心齐氏三代的丈夫,二没有一个即将成为国后的女儿,所以只能将艳羡给压了下去。

    尽管如此,嫁人当家司家人,生女当如司江心这样的话就慢慢在坊市传开了。

    消息传到了司明月耳中,她先是愣了片刻,随即摇头轻叹:“当年母亲被临安城众妇取笑,本宫回来后三年不入宴席,这些事情她们怎么就忘了呢?再者,若天下女子皆与本宫这般深陷算计之中,那才是天下人的悲哀。”

    因着当年司如空被贬,顺带带走了刚出生的司明月,杨氏一度成为临安城的笑柄。虽人前不显但人后总有她守不住男人的流言传出。

    如今杨氏成了二品夫人,这件事情就好似成了过往云烟般。

    杨氏自见了这些命妇便感受到了她们不断投来的羡慕视线,然而她在临安城待了这么多年,那颗心早就被锤炼的波澜不惊,唯独再看见自己女儿从正殿大门现身那一刻才展露了笑脸。

    二道钟鼓响起,司天监监正副手甩开了诏书开始宣读。同一时间,两边编钟也开始奏乐。

    “......今封司家之女为后,内承宗嗣外辅政明,上通下达,为朝母之表率......”

    宣诏声振聋发聩,编钟余音久久不绝。

    待诏书念完,便听得更为洪亮的道贺声齐声响起。

    司明月在这贺声中,取凤印在诏书上印章,此诏稍后将会送去礼部,验查后便封存在藏书楼,以备日后咨询。

    三道钟鼓响起,封后大典也随之结束。

    司明月抬首,忽然发现今日天高云淡,哪怕是站在皇城深处也能一眼看见那高耸的万仙楼。

    上方的白泽依旧在小憩,尾巴边上的风铃正随风摇晃,清脆的铃声随着编钟声直达九天之上。

    她领着一众命妇乌泱泱朝着花园而去,到了后才发现齐泽他们已经到了。

    皇城宴席,丝竹舞乐缺一不可,除去美味佳肴外,好酒也不少。光凭司明月的鼻子就已经闻出了三种不同的酒。

    “江心。”齐泽见她落座在一旁,连忙伸手将人拉近了些,随即紧张地小声问道,“沁墨那丫头不是说你要来观礼么?”

    司明月身子一僵,随即垂眸小声道:“睡过了。”

    她的声音被掩盖在乐声之下,故而齐泽只看见她嘴皮子动了动,却并没有听清楚她说了什么。

    本想再次询问,宴席却开始了。

    杨氏与司如空坐在一处,她没有错过帝后二人方才的交头接耳,此时见两人态度亲昵这才放下了先前的忧虑。

    自从上次司明月在府中对他们叮嘱过后,杨氏始终放心不下自己家女儿,总觉得入了这宫便是龙潭虎穴,今日看着皇帝那紧张模样,倒是让她稍稍安心了。

    当然,注意到两人互动的还有杨氏三姐妹。

    三姐妹如今已经嫁人,她们没有诰命在身,所以连坤宁宫的门都没进去,只能站在外面叩拜。

    可是外面又能看见什么?

    坤宁宫背对日光,从宫外看去也就是白花花一片,三姐妹努力瞪大了眼睛也只能看见一抹红色。

    就这一眼还刺痛了许久。

    疼在眼,恨在心。

    当年司如空被贬,他带走了府中人,带走了刚出生的女儿,唯独将结发妻子留在了临安城,这导致城中流言四起,害的她们姐妹三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还被拿去与杨氏比较一番。

    “姑娘是杨家人,听说你姑母现在独身在临安城呆着,司家倒是在外州逍遥快活。你们杨家人可都是这般?本世子虽然洁身自好,但也有一二心仪女子,将来也是想娶进门的。杨姑娘若是嫁入我门,倒也是不为一番美谈。”

    此种侮辱言论杨如白一直牢记于心,时时刻刻引为耻辱。

    好不容易等到司家人回来,结果带回来的外州之女却连一点礼教都不懂。身为女子不懂四书六礼也就算了,她竟然没有丝毫悔改修正之意,还经常挂着酒葫芦游街串巷。

    有这么一个亲家,如何不连累她们?

    再后来,杨家不计前嫌,邀请她司明月前来给老人家过寿,但她却又当面让杨家难堪,颜面尽失!

    如此女子,如此世家,现在竟然成了一国之后!

    这叫她们如何接受!

    宴席乐声之下,三姐妹互相对视了一眼,皆是从对方眼中看见了不甘和怨恨。

    酒宴过半,不少朝臣的面上和眼中已经有了酣醉之色,步履摇摆着向齐泽请辞。

    得了准许后,又陆陆续续走了大半。

    司明月本就嗜酒,几杯过后还算神智清明。见群臣要走,便趁机打量了一番,结果这一看到不要紧,六部尚书醉了五个,剩下一个刑部的李济倒是正襟端坐。

    显然是事后有话要说。

    “陛下,看起来今日这场宴席怕是仍有后续。”她看了一眼还在品酒的齐泽笑道,“如此,妾身便不打扰了。”

    话音刚落,身边的沁墨也立即抹去嘴上油渍,准备去搀扶她。

    “不急。”齐泽伸手拉住了她,“今日之事江心且听之一二。”

    他既然这么说,司明月也没有拒绝的理由,转而屏退身边内侍,安心入座。

    只是她刚坐下,一只手就被齐泽握住了。

    这只手十分温热,但握着地力道却比以往大了点,如此司明月便知,他们将要商议的事情与自己有关。

    果不其然,待到其他朝臣离去后,李济忽然离席,将一封折子递了上来。

    折子摊开,白纸黑字地呈在了帝后面前。

    今日李济上书只为两事,一则乃是前些日子有关季氏一案已经全部查清,其间有不少季氏子弟乃是季淮本人制造的冤案,现已为其翻案。二则是有关已经神隐的李相一事。

    李似德告病多年,一不理政务,二不见访客,是生是死也不得而知,原本内阁事务也已经移交到了六部手中。诸事繁杂,他们也不能全权处置。因此上书希望齐泽能够有所决断。

    司明月一目十行,看完便知道李济的想法了。

    第一件事情看似是在汇报季氏处置,实则特意强调了翻案二字,显然是他已经准备好为程一青翻案了。

    而这第二件事嘛......

    两位阁相一死一病,此时正好取而换之。

    他这个刑部尚书也做了许多年,再往上,也就只有阁相了。

    当初齐泽与清心殿对峙季淮,是他和古稷率先喊出的万岁二字,可谓从龙之功。

    然而齐泽除了赏赐司家外再无动静。

    所以他便上书欲修好司明月,同时试探齐泽的态度。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