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神医毒妃很惹火 > 第581章 以物易物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认为自己在文山,可以照应百姓。”

    沈清宁察觉出包知县的心思,说道,“但是对于有后台的胡家,你拿胡家也没办法吧?”

    多次上书,因为朝中的规矩,奏折到礼州城被扣下。

    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就更应该站在高处。

    “完善大齐律,对百姓有益,是万民之福,不局限在文山这个小地方。”

    沈清宁三言两语的点拨,包知县豁然开朗。

    他当即站起身,郑重下跪磕头,“多谢您的教诲,臣受之有愧。”

    沈清宁摆摆手,饭桌上不谈这个。

    她此行来文山,是为找大云氏而来。

    此前,洛云斓得到消息,已经带人逐一排查。

    文山相对闭塞,四十来岁的婆子都不太多,何况是半路自卖自身的。

    “文山县内包括周边的村子都已经找过了。”

    只有一人符合,不过人在文山和隔壁佘山交汇的地界出现过,最后进入佘山。

    “礼州下面两大县,文山和佘山。”

    佘山比文山更闭塞,百姓们很是贫苦。

    “佘山的良田少,百姓们都在做旁的营生。”

    包知县在文山十几年,却不是很了解佘山,本地百姓很少去佘山做生意。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佘山匪气过重。

    晚膳后,天已经漆黑了。

    已经进入腊月,时间耽搁不得,沈清宁与洛云斓商议后,连夜出发前往佘山。

    行到翌日日落,才到达佘山县的地界。

    到佘山后,突然下起雨来。

    天色黑暗,佟德打着一盏灯笼照明,在街道转角看到一家两层楼高的客栈。

    “主上,不如今日就在这里宿下?”

    进入佘山以后,房屋破败,明显不如文山。

    眼前的客栈,已经是最像样的了。

    “停下吧。”

    一行人下马车,直奔客栈。

    内里老旧,散发着腐朽的味道。

    二楼最好的客房还算干净整洁,但是墙角上已经湿润得起了皮,有斑驳的霉点。

    床榻上的被褥就好像洗过后没有晒干一样,若是用力,都可拧出水来。

    “这房子勉强能遮风挡雨,怎么住人?”

    沈清宁皱眉。

    床上湿漉漉的,没的在第二日感染上风寒。

    客栈内只有一个值夜的小伙计,对众人的出现很好奇。

    但是他聪明地什么都没问,手脚麻利地送上热水。

    洛云斓把热水让给下人,他和沈清宁进入空间里,连饭食都吃得少。

    这一夜,夫妻俩谁也没睡安稳。

    次日天明时分,雨还在下,比昨夜小了许多,变成细丝一般的毛毛雨。

    客栈楼下开始传来喧闹的声音,不远处有一条集市。

    早饭很简单,是玉鸳提前买好的烧饼,她又做了个简单的菠菜汤。

    “奴婢真是开眼了,在这里买菜有铜板都花不出去。”

    客栈里没有多余的食材,按照伙计的指点,天不亮,玉鸳就到集市上转悠。

    腊月里,集市上不缺菜蔬,玉鸳当即掏出铜板来买。

    “不要铜板。”

    卖菜的大娘操着一口乡间土话,她放慢语速,玉鸳听明白后一愣,不要铜板,难道要银子?

    “用鸡蛋换,两个鸡蛋,换一捆。”

    大娘很执拗,推拒玉鸳手上的铜板,继续吆喝。

    玉鸳云里雾里,连续走了几家,发现这里的集市上不需要银钱,基本是以物易物的模式。

    百姓们各自有需要的东西,换好后离开,玉鸳转了一圈,无功而返。

    鸡蛋,肉都是紧俏的物品。

    有一个卖猪肉的老伯儿子要出趟远门,他需要银钱。

    玉鸳买下猪肉,又用猪肉换了烧饼,鸡蛋,米面等一些列的食材。

    沈清宁看到伙计,他们住客栈,没有东西可以换。

    而且昨日住店,没听说不收银子啊。

    “客人,咱们客栈里收银子。”

    伙计见一行人误会,解释道,”您初次来佘山,可能不了解,咱们祖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民间有自己的易货方式,但是大户人家并不习惯,他们都会在城中的店铺采买,用银钱交易。

    百姓们还是维持最传统的耕作方式。

    不是他们不愿意用银钱买东西,而是用银钱不合算。

    沈清宁听了伙计的解释,去杂货铺子,绣庄,布庄走一圈儿后发现,这里的物价就是天价。

    一小袋子的盐,京城城北售价一百文,足够百姓们吃上几个月的。

    在佘山,竟然要五百文。

    普通百姓出不起钱,全靠做工来交换。

    “想不到,大齐还有如此闭塞的地界。”

    都说北地蛮荒,是不毛之地,沈清宁感叹,对比起来,北地要比佘山好多了。

    “佘山四面环山,路不好走。”

    进出佘山,只有一个出入口。

    洛云斓看穿了本质,“生意被大户人家垄断,百姓们出去一趟难。”

    时间久了,自觉地回归以物易物,差不多算是百姓自保的方式。

    “村里更闭塞,咱们怎么进入靠山村?”

    大云氏最后现身的地点是佘山靠山村。

    如果在这里的话,十几年得不到京城的消息,实属正常。

    此外,沈清宁还察觉到,佘山的百姓极度排外。

    他们认为来佘山走动的生意人,与本地大户是一丘之貉。

    哪怕以物易物,有些换不到的,却得花银钱采买。

    如果银子不够,就要做苦工抵债。

    佘山的生意人,各个是周扒皮!

    “去人力市场看看。”

    伙计听说他们来一趟为写游记,态度缓和不少。

    佘山的市场里,时常有周边村子的人蹲点找活干。

    “好。”

    沈清宁很无语,他们来一个小地方,还要撒谎隐瞒,搞的和碟中谍一样。

    按照伙计指引的地点,在佘山人力市场,里面人很多,乱哄哄的一片。

    “俺们只要糙米就好,一百斤糙米换做工十天。”

    “俺婆娘生孩子,俺要老母鸡和鸡蛋,别的都好商量!”

    众人都在说着自己的需求,不缺讨价还价的人。

    “俺娘进山被竹子扎伤了,需要止血药,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做什么都行。”

    一个十来岁的小子如找到救命稻草一般,冲了过来。

    这里求工的人太多,他年纪小,一时半会没人看中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