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神医毒妃很惹火 > 第775章 传染病医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此以前,沈清宁认为,只要守住大齐海岸线,拦截外海来人,就可以守住玉城。

    现在来看,必须未雨绸缪。

    水兵抵挡住了第一道防线,百姓们如今出入自由,生活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试想一下,一旦得病的之人在城里乱窜,必定搅合到玉城不得安宁。

    为此,沈清宁又找到孙景,提出一个想法。

    “咱们一直想办法隔绝,可若是有一日隔绝不了,还是得想办法救治。”

    外海的血疫,只是瘟疫的一种。

    玉城天气潮湿闷热,很符合瘟疫扩散的条件。

    “西北爆发鼠疫,大多数百姓都在家中隔离。”

    在家里,必定会传染家人,最后没办法,就在家门后的街道上搭建帐篷救治,条件非常苦。

    如果提前建立一处传染病的大医馆,有房屋,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有郎中,官府出钱出力,百姓们不会被放弃,至少可以稳定民心。

    “您说的是。”

    有水兵感染瘟疫而死,孙景只感觉自己肩膀的担子越来越重。

    一旦玉城闹起大规模的瘟疫,他的确没有一点应对的准备。

    “那您看,用于救治瘟疫的大医馆,选在哪里?”

    肯定要选择一个安静偏僻的地方,最好远离人群。

    孙景看中海边的渔村,如果征用起来,或许还有难题。

    不论是渔民还是村人,世代都在一片土地上,众人故土难离。

    对于强硬不挪地方的百姓,又不好用强的。

    孙景只要想到此,脑子大三圈。

    然而面临眼前的难题,必须解决。

    “本宫有一处好地方,这就带孙大人前去。”

    沈清宁说的是在离开玉城以前,所住的萧铮的宅邸。

    那一处村落,山上有山泉水,并且格外僻静。

    整个村落,皆为高门大户的院落。

    因为季老爷自编自导自演的闹鬼事件,周围人家搬离,整个村子空荡荡。

    “萧铮和季老爷的宅邸直接征用,孙大人你联系其余的人家,给他们一笔银子。”

    生意人只认利益,他们要的是钱,再说院子无人住,也是废弃了。

    等到下晌,孙景到了村落,忍不住感叹,没想到玉城还有这么一处好地方!

    山间中清泉叮咚,孙景特地打了一壶水,甘甜清冽。

    “皇后娘娘,此地房舍颇新,只要在门口编号,稍加打扫,记录在册即可用于救治百姓。”

    村口盖一间小木屋,安排门房值守,四周需要围上一圈院墙。

    “接下来,需要招人了。”

    这里的医馆,归官府所有,所以来当值的人,全部安排与官差等同的编制。

    毕竟传染病,听起来让人为之色变,多给百姓点好处,才会有人主动来应征。

    尽管月钱丰厚,待遇好,可布告发出去后,来应征的人寥寥无几。

    提起瘟疫,百姓们谈之色变,更不敢去医馆里近距离接触病患。

    贴下去三日,只有五个胆子大的人来官府报名。

    “五个人,其中一个老头子,无儿无女,将来无人赡养,他琢磨来做活儿,要是人没了,官府的人好歹为他安葬,买一口薄棺材。”

    除了老头外,还有个死了三个婆娘的汉子,被村人骂克妻,一直抬不起头。

    “”剩下三人,一个老大娘,两个年轻的妇人。”

    而且,这三人还是一家子,孙景听到都不可思议。

    “老大娘总共两个儿子,被人骗到外海做苦力,结果有去无回,这么多年没个消息。”

    老大娘带着两个儿媳妇守在村里,听闻外海闹瘟疫,食不下咽。

    她们商议后,决定来医馆里帮忙。

    “老大娘说了,万一将来儿子有机会从外海回来,她在医馆做活,就可以先得到儿子的消息。”

    总共来五个人,各有各的苦衷。

    “继续张贴布告,把布告给邻城送过去,万一邻城有愿意来应征的人,也可以。”

    招不到合适的人,沈清宁这边只得扩大范围。

    谁料,第二日,来应征的是与沈清宁有过渊源的黄家母女。

    得知这一消息,沈清宁略微有些惊讶,她与苏氏商议开女子医馆,就曾经想过请黄家母女帮忙。

    双胞胎是母女俩亲手接生,对于二人的手法,沈清宁最有发言权。

    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沈清宁戴上秋月的面具,特地叫上春菊同行。

    “皇后娘娘,您……”

    春菊讶然,皇后娘娘真把她当自己人,换面具毫不忌讳。

    “叫我秋月,咱们去客栈问问情况。”

    沈清宁顶着自己这张脸,出门很是困扰,她经常被人认出,从而下跪一大片,造成骚动。

    最近,她决定用秋月的身份行走。

    “好,秋月妹子。”

    春菊称呼得很自然,她现在觉得自己比玉屏还重要,都想自卖自身,给皇后娘娘当丫鬟。

    二人到客栈,黄家母女正在收拾包裹。

    母女俩去衙门应征,竟然被官差一口回绝。

    问缘由,官差支支吾吾,只说上面还有安排。

    “秋月?”

    有人敲门,黄大姑娘开门,看到沈清宁站在门口,顿时瞪大眼睛。

    一晃半年多没见,秋月还是老样子。

    “秋月,你咋知道咱们在边城?”

    黄大姑娘很惊讶,赶忙把人请进来。

    当初夫妻俩不声不响地走了,留下二百两银子。

    母女俩看到留下的银钱,简直不晓得说什么好。

    “你吃住的的银子已经给了,这二百两,我们母女不该拿。”

    黄大姑娘说着,就要掏荷包。

    沈清宁阻止道:“别的稳婆巴不得收到一些好处,你们母女可倒好,把银子往外推?”

    “那不一样,咱们收点红鸡蛋和小米都是应该,您的礼给的太大了。”

    二百两银子,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母女俩受之有愧。

    “黄大姑娘,你是这么了?”

    黄大姑娘的眼睛是红肿的,看似刚哭过。

    沈清宁以为黄家母女二人被官差拒绝而伤感,正打算说起自己的安排。

    母女俩懂一些妇科,留在女子医馆更能发挥作用。

    “唉,其实也没有太大的事。”

    秋月不是外人,为此,黄大娘没隐瞒,女儿在村里被人指指点点,受了点委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