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清穿红楼康熙:迎春幸孕日常 > 第419章 改玉牒后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看到小儿子这样,康熙倒是有些心疼。

    他就算更改了玉碟,但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德妃是老四的生母。

    此番更改玉碟后,京城内肯定会有许多人嘲笑德妃和老十四的。

    德妃倒是罪有应得,但十四却是无辜的。

    “德妃之后虽然有十四供养,但该给她的待遇还是要给的。日后德妃的用度一律按照皇贵妃的用度来吧。”康熙对四爷道。

    四爷虽然因为德妃的种种不公感到心寒,但那到底是他的生母。

    他自然不会在用度上亏待她的,闻言连忙应了。

    康熙见他应下又叹了口气,见十四脸色好了一些,就对他道:“行了,你先送你额娘回宫吧。老四留下。”

    十四爷忙应了,转身出去后,按照康熙的吩咐带着德妃回宫了。

    而他走后,康熙又跟四爷说了一番掏心掏肺的话。

    “把你的玉碟给改了,是担心德妃仗着是你的生母在你的后宫兴风作浪,弄的你做个什么都要束手束脚的。”

    四爷听后含泪跪下道:“儿臣明白的。多谢皇阿玛为儿臣考虑。”

    康熙点头道:“你明白朕的苦心就好。你也要记住德妃和十四是你的生母和亲兄弟。尤其是十四,这孩子早年对你确实有些不敬,但眼下瞧着倒像是比之前懂事了。”

    “他日后要是再想进宫跟你说话,你也别太冷着他了吧。”

    四爷知道康熙这是担心此事过后京城众人会嘲讽十四。

    若是他在此时再对十四表现的冷淡了,京内众人对十四肯定会更加看不起的。

    他又连忙跟康熙做了一番保证,并主动跟康熙说要把十四的小儿子接进宫里带在自己身边一段时间。

    “都由你定吧。”康熙不置可否。

    谈完更改玉碟的事情后,父子俩人一时之间都有些沉默。

    半响,康熙才开口问四爷:“你去给太皇太后和太后她们请过安了吗?”

    四爷闻言忙道:“儿臣还没有。“

    “那你干脆把皇后叫来,中午正好一起在春晖堂用膳吧。”康熙笑道。

    四爷忙应了,又吩咐苏培盛进宫去接皇后。

    他自己则和康熙一道先去了春晖堂。

    太皇太后见康熙和四爷一道过来了,十分的开心,待到听康熙说完改玉牒的事情后,

    太后先是沉默,随后又道:“你们定下此事就行了,不过......”

    说到这里时,太皇太后又拿眼睛去看四爷,叹息着对他道:“她虽有千般不是,但到底是生的你额娘,眼下又已经得到了惩罚。”

    “你该给她的待遇还是要给她的。还有老十四,那孩子其实也一直在劝她额娘。眼下出了这样的事情,京城内的那些人肯定会在私下嘲讽他的。”

    四爷见太皇太后担心,忙道:“娘娘放心......”

    他将自己要封十四为亲王,并决定把十四的小儿子带在身边的事情说了。

    太皇太后就松了口气。

    四爷又道:“十四不是还有一个小女儿吗?恰好皇后无女,孙儿打算收养十四家的这个小女儿。”

    “这样很好。”太皇太后见四爷仍旧愿意关照这个弟弟,喜欢的跟什么似的。

    正带着孩子们往里走的迎春听到四爷这一番话,嘴角微弯。

    之前德太妃总是找四爷的茬,又极为偏心十四,倒是把四爷气的跟什么似的。

    但眼下,康熙决定要改玉牒之后,四爷对十四他们又反而大度了起来。

    说到底不过是因为德太妃失了太后的名头,吃了大亏。

    四爷呢,就算被德太妃弄的多次感到心寒,

    但德太妃到底是他的生母。

    他心里对德太妃包括十四,未尝没有恻隐之心。

    所以,他才在康熙和太后都没有吩咐的情况下,做出了把十四的小儿子带在身边,

    以及收养十四小女儿的决定。

    “太后娘娘来了。”

    小太监一声通报,余下众人纷纷往迎春这里看。

    一番见礼后,众人按照次序坐下。

    太皇太后继续和康熙以及四爷闲聊更改玉牒的事情。

    迎春在旁边听了一会儿才知道,原来这玉牒还是有讲究的。

    玉牒分成三类。

    努尔哈赤这一系的子孙后代才能被称为宗室,他们的姓名爵位等是要记在黄册子上,统称为黄袋子。

    而努尔哈赤的那些兄弟们的子孙后代虽然也被记在玉牒上,但他们就不是宗室了。他们也只能承袭觉罗氏的姓氏,其后代姓名等要记载红册子上,统称为红带子。

    至于皇帝及其直系子孙就要单独成一册,每个皇帝名下并列各自的姓名、排次和爵位等。

    继承上一任皇帝皇位的皇子居中排在皇父的正下方。

    四爷登基前,康熙名下最下方的那个名字是废太子胤?。

    而下四爷既已继位,那他的名字就要放到康熙名下最下方了。

    不过皇家玉牒每十年修一次,眼下还有半年多才可以纂修玉牒。

    因此,废太子虽以被废,四爷也已经登基。

    但正经玉牒还是没有修改的。

    康熙所说要改四爷玉牒之类的,也只是让宗人府先行记下。

    待到到了真正纂修玉牒那日,由宗人府按照他的吩咐和最近皇室人口变动情况把所有的皇家玉牒重新整理,此乃初稿。

    初稿完成后还要由满汉大学时、礼部尚书等官员审阅。

    审完稿子后,再由宗人府府丞校对。

    原本四爷是打算等到半年后才开始玉牒纂修的。

    但眼下康熙既然已经打算修改玉牒,那不如就让他们先把初稿整理出来吧。

    不过,要纂修玉牒,自然也要从宗室选出主理事官和副理事官各一人。

    这主理事官自然是英亲王。

    这副理事官嘛.....

    四爷想了想,问自己身旁坐着的康熙:“皇阿玛,不如让二十一弟做这副理事官吧。”

    其实按照年龄来说,二十的排行更靠前。

    但是首先二十就不是那等能坐的住的性子。

    她们之前在承德避暑的时候,二十成天都想带着容姐儿往外跑。

    但容姐儿觉得自己一个做儿媳的,哪能整天跟着二十往外跑。

    所以二十叫她十次,她一般只出去一次。

    二十最后就想叫二十一和他一道出去。

    但二十一喜欢安静,喜爱读书,不喜欢出去跑跑跳跳。

    到最后,二十只好带着二十三他们一道出去。

    让他坐在宗人府里对稿子,对他来说简直是太痛苦了一些。

    但二十一就不一样了,他是几个兄弟里学问最好的人,

    做事又细心,由他来做这个副理事官自然很是合适。

    再有就是,四爷推二十一出来做差事,也是想给自己多培养一个帮手。

    他一开始本来是想给小十八他们几个年长一些的阿哥分些差事的。

    奈何他们对仕途经济实在是不感兴趣。

    他之前让小十八去地方查账。

    小十八本来是不愿意的。

    最后答应了他,也是因为他跟他说,他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品尝各地美食。

    小十八这才高高兴兴的让人收拾包裹去了。

    想到这里,四爷禁不住摇头。

    而康熙这边,听四爷说要让二十一做副理事官,沉吟片刻后道:“可以是可以。不过二十一到底太年轻,还需要你在背后给他撑腰才是。”

    他这话其实就是准了的,四爷闻言忙笑道:“那是自然的,儿臣会让弘历经常去宗人府看望二十一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