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清穿红楼康熙:迎春幸孕日常 > 第423章 迎春想开办学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爷在紫禁城里被儿子们烦的一批,

    康熙和迎春却在畅春园乐呵呵的看戏。

    康熙刚开始退位的时候还觉得颇为不习惯。

    这也很能理解,就像现代也有那种在单位里勤勤恳恳了一辈子的老大爷。

    老大爷习惯了忙碌的生活,退休以后每天都待在家里觉得颇为生无可恋。

    时间长了以后,有的老大爷就开始抑郁了。

    但也有老大爷积极适应退休生活,争取能在退休后开启个第二爱好。

    康熙就是后一种人。

    刚退休时他老人家还会让人时刻观察着国事,

    最后发现老四这小子竟然做的很不错。

    虽然在有些事情上比如说西北战事,有些欠缺经验了。

    但.....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要给孩子犯错的空间。

    总体来说,康熙认为他儿子是可以管理住整个国家的。

    甚至于说,康熙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方面,他儿子其实比他做的更好。

    比如说他虽然也勤政,但却做不到像他儿子那样每天从早做到晚,一点休息都不带有的那种。

    再比如说,在对待官员的问题上,老四虽然狠了点。

    但他当初选老四上位,就是因为他已经看出了这个国家现在的问题。

    官员贪腐太过严重,土地问题也过于严重,以至于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

    他的儿子里暂时只有老四有这个魄力。

    看完戏后的康熙愉快的跑去画画了。

    这是他退休后培养出来的新爱好。

    而迎春这边也没有闲着。

    她现在的日子过的实在是太无聊了一些。

    要说无聊其实也不恰当。

    作为当朝太后,她要想玩个什么,自然有无数人争先恐后的要过来陪她。

    刚来到这里以后,她还混的很开心的。

    但在把整个清朝所有能玩的东西玩了一遍之后,她开始觉得没啥意思了。

    她是个咸鱼打工人,绝不为资本家榨取劳动人民剩余价值这一“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但为百姓谋些福利,做些能做的事情,她还是愿意的。

    在瑞景轩思考了大半日后,迎春决定拿出自己的私房银子,以四爷的名义开办各式学堂。

    学堂包括三类。

    一类是免费为百姓传授各类农桑技巧的学堂。

    一类是免费给孩子启蒙教孩子读书,并且至少可以把孩子培养到秀才级别的学堂。当然,这一类学堂只会招收那些天资聪颖且家里真的没钱读书的孩子。

    至于那些家里能供得起孩子读书,但却想来蹭课上的人,请您回去洗洗睡吧。

    至于最后一类,迎春认为比较难办,因为她准备开女子学堂。

    至于为什么要以四爷的名义,也很简单。

    四爷虽然对她很孝顺,但他到底是帝王。

    她要是没有儿子的话,以自己的名义开办学堂,在四爷看来或许没什么要紧的。

    但她现在可是有许多儿子。

    要是在民间刷的威望过重,再被有心人一挑唆。

    四爷未必会真的对她做什么,毕竟她确实没有那种想法。

    但四爷未必会愿意尽心帮她做这些事情。

    要是以四爷的名义开办学堂就不一样了。

    四爷登基后得罪了太多的官僚,现在民间骂他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许多百姓其实不知道四爷在做的事情是对的。

    那些被四爷杀掉的官员其实也不无辜。

    他们只是听身边那些他们敬重的人说四爷残暴,就也跟着说四爷残暴。

    四爷在民间的风评~咳咳~

    反正跟康熙是不能比的。

    据说还有人在民间散播四爷好色呀,爱喝酒呀之类的流言。

    还有人说什么四爷看中了民间女子,私设外宅,现在的四阿哥就是四爷和民间女子生的。

    只是太上皇不许汉女进宫,才把四阿哥记到了府里格格的名下之类的。

    这些流言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连四爷是在哪座山碰到了那民女,又是在哪里设外宅的,都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连二十三都听到了这些流言,弘历过来之后他还总盯着弘历看,问弘历是不是汉女所生。

    当然,二十三最后被迎春锤了一顿,说他不该乱说话。

    但四爷知道这些流言后,还是破防了。

    迎春听说他准备写一本书,逐一反驳民间的那些流言,并把这本书在全国发行。

    迎春听说了之后,就觉得四爷真的.....好中二。

    编造这些谣言的人或许还会有些许的文化修养,

    但传播并听信这些流言的人,大部分都不识字,能认得自己的名字已经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了。

    他在全国发行那些书,会有谁会真的认真去看呢。

    那些被他动了奶酪的人就算是看了也不会替他辩驳的,说不定还会拿着那书跟百姓说,你们看万岁爷写的这个东西。

    他明显就是心虚嘛。

    人家光明正大自觉自己没错的人,才不屑辩驳呢。

    迎春提前预判了四爷出书后的下场,

    就打算在这个时候着手建设这类学堂了。

    一来是因为她此时已经完成任务了,手上的银子又多的确实花不出去。

    与其现在放在手里将来被人给劫走了,还不如把银子花在百姓们身上。

    好歹能让他们的日子过的好一些。

    再来就是,她觉得四爷与其写书和那些造谣的人辩驳。

    还不如把没收的贪官污吏的银子拿出来一部分想办法改善生活。

    老百姓其实是最朴素的,他们日子过的好了,自然知道四爷是不是一个好君王。

    何况跟那些压迫百姓还要鼓动百姓跟四爷去闹的地方豪强们去斗气呢。

    当然,这一点,她是不会跟四爷说的。

    她只跟四爷说她老人家觉得那些百姓可怜,所以想趁着还能动为百姓们做些事情,也是为了太皇太后积福。

    而四爷这边,听迎春说打算以她的名义修建各类学堂就已经准了。

    他见迎春似是想自己决定要在哪里建学堂,以及要教授什么样的内容,就大手一挥说,没关系全凭娘娘决定。

    反正是以他的名义嘛。

    并且他觉得太后娘娘估计也就是在各地建一两个学堂,再找几个教书先生罢了。

    迎春见他似是不以为意,倒也没辩驳。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