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三国:貂蝉我先扛走了 > 第13章 明说李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没有防守的架势,也没有出剑,但给人的感觉却全身是剑,毫无破绽。

    两人对峙良久,突然,吕布大吼一声,趋身前蹿。身随戟动,戟随意转,如一阵旋风一般扑向王越。

    王越也动了!

    “杀!”

    王越忽的吐气开声,肩膀一晃,长剑便已出鞘,一抹飞虹如电,直射吕布前胸。

    拔剑术!

    这是王氏快剑的第一式!

    其剑快若闪电,简捷刚猛,迅疾无匹,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剑尖之上,不留后着变化的余地,招式中充满一往无回的气势。

    拼的就是四个字……后发先至!

    吕布身躯微顿,戟杆横撞来袭之剑,戟尖一抖,却是扫向王越的面门。

    王越不退反进,往前斜跨半步,侧身避过吕布的戟尖。手中长剑疾如游龙,迅速变刺为削,剑光回旋,划向吕布颈肩。

    快若惊鸿,疾如灵蛇!

    王氏快剑,果然不同凡响。

    吕布暗呼一声厉害,斗志愈盛,上身微侧避过剑锋,手中的长戟一转,大吼一声,势若雷霆般又反攻了回去。

    两人你来我往,杀成一团。

    ……

    激斗良久,最后吕布惜败半招,负于王越。

    然后是马战。

    马战不同于步战。

    步战是一寸短一寸险,拼的是轻灵快捷,钢剑对上长戟占尽优势。而马战,则是一寸长一寸强,拼的是力量和气势,长戟与钢剑相比,马战中占尽优势的又变成了长戟。

    尽管……王越换了一把五尺长的斩马剑,却仍然不是吕布的对手。

    五十合!

    仅仅是五十个回合,王越便弃剑认输。这个结果,跟以前在洛阳时的比武结果大致相同。

    比试完了之后,两人又在亭中小饮一番。

    然后,王越便遣散了一些徒众,仅带了史阿等数人,跟随吕布回到了中郎将府中。

    吕布也不让王越住在军营,先在自己府中空出几间厢房供王越等人暂住。至于将来带兵之事,得等以后再说。

    ……

    这边才刚刚安置好王越,魏续又来禀报道:“骑都尉李将军来访。”

    骑都尉李将军,也就是吕布的同乡好友李肃。

    古人对同乡关系非常重视,将同乡之人称之为“乡党”。

    而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那地方,在古代本就人口稀少,又经常要团结一起抵抗胡人,所以,吕布与李肃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也正因为如此,吕布才听了李肃的话杀丁原而投董卓。在原本历史上,当吕布要诛董时,李肃也是毫不犹豫地鼎力支持。

    因为有前世的记忆在,吕布知道李肃是会支持自己诛董的。但是,吕布并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自己是如何说服李肃的。

    兹事体大。

    丝毫都不可以掉以轻心。

    所以,两人见面之后,吕布便故意装出一副唉声叹气的样子。

    李肃见状,便笑问吕布道:“奉先弟新娶美妻,却犹自长吁短叹,莫非房事不谐,是否需要帮忙?”

    “去你的!”

    吕布兴致不高,没心情跟他开玩笑。

    给李肃添了杯茶水,才开口说道:“子慎(李肃字子慎)兄觉得,如今关中局势如何?”

    李肃闻言,也是一愣,过了片刻,才说道:“关中残破,西凉军虽强,恐不能久持。”

    吕布又问:“今日之董相国,还是当日之英雄乎?”

    这话就问得更加敏感了。

    明显的是投石问路!

    李肃有些震惊地看着吕布,低声问道:“奉先莫非有了别的心思?”

    吕布摇了摇头,也轻声说道:“今日只有你我兄弟二人在场,子慎兄但请直言便是。”

    李肃沉吟半响,才点了点头道:“若论打仗,相国倒是称得上是英雄。但是,自古以来,能征善战者却未必能玩得转朝堂。

    自相国主政以来,多有倒行逆施之举,乃至民怨沸腾,天下乱象愈增。肃也为此担忧不已……”

    吕布见李肃也是对董卓不满,才又开口说道:“董卓自掌朝政之后,就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拒胡保民的英雄了。如今的董卓,早已沉溺于权力和美色之中。

    其暴戾之举,令人发指,罪大恶极,磬竹难书!

    以吕某思之,其恶贯满盈之期已经不远。吾等兄弟若不能及时回头,也必随董卓一起败亡。吾意已决,欲诛董而拥立天子,不知子慎意下如何?”

    “诛董?”

    李肃有些震惊地看向吕布。

    吕布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只是双眼微眯,紧紧地盯着李肃。看得李肃遍体生寒,汗毛直竖。

    李肃的额头开始冒汗。

    其实,李肃也是对董卓不满意的,但却还没想过要造董卓的反。

    不过,今天吕布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还有选择么。若是自己反对,恐怕就出不了这个中郎将府。

    但是,若要随吕布诛董,那也得有足够的把握才行。

    所以,沉思良久,才又吞吞吐吐地说道:“愿与将军同进退,只是……此事非同小可,须得好好筹谋,否则,恐怕……恐怕祸事就在眼前。”

    “这是自然。”

    吕布见李肃已经表态,才脸色稍缓。

    随后,便将与王允等人的合谋之事一一相告,并承诺事成之后,可封列侯。李肃也明白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两人遂一拍即合,并且随后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仔细的推演和探讨。

    直到深夜,李肃方才装着醉酒的样子离开了吕布的中郎将府。

    由于李肃是在董卓的身边做事,通过拉拢李肃,吕布成功地在董卓身边布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棋子。

    ……

    如此,又过了两天,宫中传来天子刘协大病的消息。

    这一次,刘协病得非常重。

    据小道消息说,天子刘协是得了严重的伤寒。

    伤寒不是感冒,这在古代可是要死人的!

    这可把大臣们都急坏了,太医们换了一批又一批,就是不见好转。就连在媚坞之中的董卓,也数次派人前来探病。

    但是得到的结果,都是天子高烧不退,面红耳赤,上吐下泄,卧床不起。

    李肃乘机私下里对董卓道:“此上天欲让相国登基也。小皇帝命薄,相国当有所准备。”

    仅这一句话,就让董卓将李肃视为绝对的心腹。

    然后李肃又道:“微臣请为陛下秘制皇冠皇袍。”

    董卓大喜,对李肃道:“吾若为天子,汝当为执金吾。”

    于是,董卓又在媚坞之中招李儒、董?F、董越、樊稠、张济等人相商,董?F等武将尽皆劝进,唯有李儒认为此时称帝时机未到,有点操之过急。

    但李儒的劝谏令董卓很不开心,从此开始疏远李儒而亲近李肃。

    随后,董卓又致信在外驻守的女婿牛辅,牛辅也回信劝进。如此一来,董卓的心性终于定了下来。

    不料,过了十几日之后,又传来天子刘协病愈的消息。

    此时,董卓的皇冠皇袍都已做好,可刘协却不死了。这可该怎么办呢?

    董卓正着急间,却收到了王允的一封私信。

    王允在私信中对董卓道:“天子虽然病愈,却骨瘦如柴,伤了元气,自思不能理政,尚需调理休息。

    为太师计,臣拟倡议在四月初十,众臣入宫为天子祈福。届时太师亲临,共商大事。”

    董卓闻言大喜,急召“心腹”李肃,做好入宫接受禅让的准备。

    李儒闻讯,又来劝阻董卓,却反遭董卓呵斥。

    ……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