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海天荣光 > 第一季 风云突起_E36 魅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宁甬舰跟着引水船驶出港湾,不久进入南中国海。

    一直保持着与反击号的通信,坦南特舰长对宁甬舰关键时刻的支援感激不尽,按照目前的高航速,只需6个小时即可与反击号汇合,水手们得知再坚持几个小时就能得到救治,情绪上稳定了许多。

    下午风浪渐渐增大,巨大的舰身摇摆不定,偶尔有海浪拍打在甲板上,很快就晒出白色的盐渍。全封闭舱室内凉风习习,值过夜班的官兵们正呼呼大睡,很多人已经习惯了随波起伏,还未上岗的人或者打牌,或者看书,一些人考虑到今后无法上网以及回大陆,在新加坡买了不少书籍和英文学习资料,也可以打发寂寞时光。

    欧阳晋曾在德国留学,跟随陈绍宽来到新加坡后,目睹各战舰的先进性后深感自身不足,经常向官兵请教,短时间里深得大家认同和赞扬。他研习的是潜艇技术,于是在宁甬舰时被安排至声呐班见习。

    虽然他是中尉军官,依然尊敬士官班长李兴明,客气的称一声老师。进入南海后得到部门长许可,戴上耳机开始第一次上岗值更。

    声呐比当时号称世界一流水平的德国货强了不止一个层次,原来的俄式装备换装升级后的国产装备,探测精度和距离均有明显提高。欧阳晋当然不知道这些经历,相比u型早期潜艇给了他从听乡间小调到音乐会的差距。

    欧阳晋穿着深蓝色作战服,肩膀上套的是国军软肩章,戴着五角星军徽软顶帽,毫无违和感。突然一个音频特征令他头皮一麻瞳孔急剧收缩,那是收录的日军潜艇噪音特征,他手指放在按键上犹豫着要不要提出警报,如果是误报会不会丢人。几秒种后,他认为自己不会听错,而且宁可误报挨训也不能让全舰官兵受到威胁。

    “报告,发现水下日军潜艇踪迹,距离20海里,方位062,深度30,航速4节。。。。”

    李兴明马上戴上耳机也确认了敌情:“深度20。。。。他要上浮。”

    红色战斗警报响遍全舰,各舱门被迅速锁闭,所有数据在cic舰长宝座面前的屏幕上不断变化,低空\/对海搜索雷达锁定了日军潜艇准确的位置,与声呐测定数据无误。

    舰长沈达平盯着计算机提供的敌潜艇位置,本能反应就是击沉它省的闹心,可惜在反潜火箭攻击范围以外,舰炮也没射击角度,只得下令:“继续监视。”

    心想驶入南海以后一直开启着电子干扰,敌潜艇正好在干扰半径以内,一时半会也发不出电报,而且鬼子的鱼雷威力虽强在这样的距离上,凭潜艇的?望哨根本发现不了。于是不想多浪费时间,决定先放它如果返航时构成威胁一定送他见龙王。

    接通舰桥,沈达平下令:“改为航速30,以之字路线行驶。”

    航海长陈国全立即执行,命令车钟和舵手控制战舰更改航路。

    行驶半小时后,战舰再次恢复正常行驶状态。这时情电发来最新情报:“顶板雷达持续跟踪的高空低速侦查机,预计15分钟后飞临我舰。反击号编队距离我舰还有72海里。”

    沈达平马上发问:“有没有找到敌舰队具**置?”

    情电长李宝河声音沉稳报告:“已经根据敌舰载机出没确定大致方位,还没有发现具**置。”

    沈达平不想跟日军舰队有视距内的接触,如果发现机群,则务必要将其全歼。他知道日本舰队已经通过侦察机找到了反击号,肯定不会放任他们返回新加坡,只担心在同反击号汇合之前,日机蜂拥而至击沉反击号,那就失去了救援意义。李旭东给了他权限可以酌情使用导弹,不过任谁都倾向于尽可能使用近防炮为好。

    “给反击号发电,他的位置已经暴露,让他根据我方建议更改航线,我方将提供情报支持。”沈达平同副舰长王耀景商议后做出决定。

    5分钟后,坦南特舰长回电,表示听从宁甬舰的建议,随后英军编队向海岸缓缓靠拢,而由于舰体伤势持续加重编队航速已经掉到了7节,属于伸头挨宰的窘状。

    宁甬舰超视距雷达开启,通过主动模式发现了反击号。沈达平和副舰长王耀景、航海长陈国全、情电长李宝河针对不断变化的战情进行一番分析,很快便制定出了新的方案。

    这时,防空警报响起,原来?望哨发现了日军侦察机临空。

    充当侦察机使用的97舰攻观察员透过云缝,发现海面上高速行驶的舰船尾迹,拿起望远镜观察片刻后提醒前座飞行员:“下方居然有一艘轻型巡洋舰,难道就是情报中提到的支那军舰?”

    “支那军舰?那就下降高度去看看。一艘军舰能起什么作用,愚蠢的支那人真是来送死。”飞行员推动操纵杆,97舰攻划过一道弧线,钻出云层。

    高度降到2000米,97舰攻打算高速横跃过宁甬舰航线,进行仔细观察。却没发现1130近防炮的电机已经驱动炮管高速转动起来,火控雷达锁定照射着97舰攻,曳光穿甲燃烧弹、曳光穿甲高爆弹已经迫不急待。

    随着一声令下,1130炮口出现短暂的一簇火光,十几枚弹壳蹦跳着掉进海中,红色的小蜜蜂向97舰攻迎头撞去。

    “不好。”飞行员看到红色弹道心道糟糕,马上改变航向,还没做完动作,笨拙的97舰攻已经被数枚炮弹击中,其他炮弹也在附近一一爆开。

    像枚烟花,完成了它的使命,还没等确认目标发出电报,97舰攻就已经开完一瞬,点点碎片散落波涛。

    宁甬舰丝毫没把97舰攻当回事,电子海图上宁甬舰同反击号距离不断缩短,再有一个小时就可以汇合,只是超视距雷达主动模式下还未发现日军舰队的踪影,而在视距雷达边缘已经搜索到反击号。

    可是英舰队头上的阴云还未散去,先前收到侦察机的电报后,日军两艘航母立刻放飞了剩余的主力战机。等日机编队爬高,立刻被宁甬舰远程对空雷达捕获。

    “报告,发现敌机群,正向英军舰队方向进发,距离英方124公里,数量22架,预计20分钟后到达其上空,如果英军舰队能加速并规避的话,日军机群有很大可能扑空。”情电长李宝河根据顶板雷达信号做出了判断。

    “几无可能,英舰队航速无法提高,向反击号发电,提醒他注意防空。”沈达平先给通信下令,接着命令导水:“军旗16导弹准备拦截敌机。”

    顶板雷达转速增加,忠实的跟踪着敌机,军旗16导弹开始通电,前锋型防空导弹火控雷达准备照射。

    情电、雷声部门官兵紧密协作,一条条口令不断诵出。

    “目前敌机方位。。。。。。”

    “军旗16导弹准备完毕。”

    “火控雷达开机,照射开始。”

    “声呐工作正常,未发现不明目标。”

    键盘敲击声中,计算机已经根据敌我数据自动选好了最佳发射时机。

    “目标,敌第一集群,两发齐射。”沈达平右手一动,在舰长控制界面上发出了指令。

    “两发,齐射。”操作士官一边复诵指令,一边在电容屏的“发射”选项上点了下去。

    相比cic,舰桥上要安静的多,在这里当观察员的国军中校曾国晟得到李副舰长提醒:导弹要发射了。

    他赶紧透过舷窗向前甲板望去,果然看到两个方形盖板迅速打开,本以为能看到传说中的导弹,然而里面居然是灰白色的密封膜,突然间,一股火焰猛的窜出,曾国晟不禁条件反射的扭头后退了一步,没容他看清,两个屁股冒火的长杆状物体已经掠过舰桥直冲云霄。

    军旗16c导弹很快变成两个小光点,划过一道弧线消失在曾国晟的视野里,看着撞向舰桥的烟雾他惊讶满怀:“老天,这么快。。。。”

    话音未落,又是两发导弹激射而出,曾国晟瞪大眼睛好半天才说出下半句:“快的。。。眼神都跟不上。。。。”

    见他的样子,官兵们只是理解性的微笑,继续专心于手中的工作。倒是曾国晟有些不好意思,以为自己出丑。李副舰长随即给他解围,谁第一次看到数倍于音速的导弹发射都会惊讶,甚至有新兵会跳起来。

    曾国晟抽抽鼻子发现没有闻到任何硝烟味,曾以为浓密的烟雾笼罩舰桥后怎么也会有些味道,原来在海筹舰当舰长时,主炮射击赶上风向不好时,大家甚至都涕泪齐流。

    “就算前甲板扔上一瓶氯气,这里依然可以如沐春风。全舰有空气净化系统,我们呼吸的空气都经过多次过滤,哪怕病菌都无法产生威胁。”李副舰长看出他的疑惑,接着看了看表,笑笑:“可能导弹已经集中目标群,不用再补射了。”

    反击号得到电报马上组织水兵拿起各种武器准备防空,观察哨已经远远发现了日机集群从左舷气势汹汹的飞来。还能开火的副炮、机枪都做好了准备,水兵们咬紧牙哪怕死也要打下一架日机。

    “快看,流星,流星。”不少水兵发现两个光点以极快的速度向日军机群飞去。

    敌机还没散开高度只有4500米,又是顺光观测很容易辨认那一群黑点。只见两个光点没容日机编队反应就已经扎进队伍,随即明显的火光就接连出现。

    “还有,还有流星!”眼尖的人惊叫起来,日军机群爆炸的烟火还未散去,又是两颗流星击中后面的编队。

    军旗16c实际走的高抛物线,从敌机上面向下攻击,等飞行员发现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能摆脱4倍音速的机动,预制破片高爆战斗部在无线电指令下瞬间分段爆破,数万枚杆状预制破片在几百立方米的空间里分布开来。

    脆弱的日本海航战机不仅油箱没有丝毫保护措施,飞行员座舱也是薄薄一层铝皮,七八架战机瞬间被打的凌空开花,距离爆心稍远的飞机裸露在外的后座投弹手兼射手被破片打的血肉模糊,座机也四处冒烟,哪怕飞行员没死也无法掌控,只得眼睁睁往海面上撞去。

    “那是什么~”

    “啊,又来了。”

    “神啊,是天火。”

    后面的编队飞行员目睹战友惨状,赶紧做出机动避免撞上破片和残骸。等发现异状也晚了,砰,砰,两朵橘红色的火光炸开,预制破片如天女散花一样笼罩了大半个编队。

    烟火散尽,天空沉寂下来,三架拉着黑烟的日机仍不死心,此时老飞行员们坚守着武士的传统,哪怕光荣的死,也不能把炸弹扔到海里偷生。

    99舰爆身负重伤的飞行员向最后一架战斗机示意,他应该回去报信。但战斗机飞行员脑袋靠在残破的舱盖上表示他已经撑不住了。

    再看97舰攻,投弹手已经挂掉,飞行员打算把自己当做鱼雷撞上去。

    “那么,各位就为皇国做最后一次贡献吧,如樱花般陨落真是美妙的死法。”

    只见99舰爆机头一沉,直冲冲的向反击号撞去,其他两机也不甘其后俯冲加油奔向目标。

    “开火!”坦南特见日记还有幸存,立刻下令。

    轰轰,轰轰,114mm高平炮、40mm博福斯炮一起开火,快速号驱逐舰上的水兵也嘶喊着对日机连连开炮。

    各个带伤的日机已经无法突破英舰火网,在密集的中小口径舰炮攒射下,一架接一架的被击落。

    水兵们顿时欢呼起来:“上帝保佑!”

    坦南特舰长眼睛有些潮,紧紧攥着望远镜对部下说:“我此生将永远感激中国海军为我们做的一切。”

    通信兵带着轻松的笑容来向他报告:“舰长,宁甬号发来电报还有半小时我们就会相遇,他会带我们回家。”

    坦南特不禁向前方遥望:“太好了,如不是雷达损坏,我们也应该发现他们了。”

    看着天色,反击号和快速号上的官兵一阵解脱,基本将不会再有日机临空,他们可以借着夜色保护返航。

    此刻宁甬舰上可没他们这么轻松,大小显示屏上数据正在快速更新交换,超视距雷达已经捕获日军舰队,沈达平随之组织各部门长对信号特征进行分析。

    放到现代,航母和万吨驱逐舰的特征很明显可以区分,可日军航母都是用商船改装,加上编队里的战列舰与重巡吨位更大,中型航母反而身处二线阵营。

    情电长李宝河组织部门业务人员通过与反击号特征的对比分析排除了一批日军舰船,他指着两个目标说:“从这两个目标所处位置和特征来看,是航母的可能性极强,另外这是大隅级和出云级特征,均有参考之处。为了不浪费导弹,要对目标进行百分百确认,建议使用无人机侦查。”

    副舰长也同意:“日军现在还没有装备雷达,我们可以大胆的抵近侦查。赶在天气恶劣之前完成攻击返航。”

    沈达平盯着海图上一闪一闪的虚拟战舰,拿起电话:“释放无人机,并对日舰队加强电子干扰。”

    在强大的现代电子干扰系统下,日舰的电报来往立刻被封印,同舰队之间也只能通过灯光和旗帜来传达指令。乍逢突变,日军一时想不到问题来源,还以为天气或者地球磁场问题。航母上的飞行指挥官得不到舰载机攻击回电,焦急的掐表等待着。

    轻盈的wz6b无人机旋翼启动,片刻间就消失在海天相间处,所携带的可见光\/红外观测系统、合成孔径雷达将提供更为精确的情报。半小时不到便传来了日舰队的动向。

    日军舰队两艘航母“云鹰号”、“天城号”巨大的身躯在风浪下行驶平稳,地勤们不时遥望远方,期望能看到凯旋的舰载机归来。

    他们等到的却是无人机的全方位扫描监视。

    一道日军无法监控的电讯数据传回宁甬舰,cic几位负责人眼前一亮:“好家伙,这下你再也不能逞威风了。”

    火控雷达开机,锁定,导弹接电。。。。。。。。。

    根据从英军和《简氏舰船》得到的信息,沈达平选择了天城号航母作为目标,他载机最多,钢板却最为脆弱。

    “右舷,海鹰12单枚,发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