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山河表里追妻路 > 第125章 换人重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冯嬷嬷死了,但事情还没有结束。

    当天魏应亡就去了二皇子府上,将陈顺真和汪寄望如何为天下苍生打抱不平,就算舍掉性命也要揭发大理寺卿的事如实说了,二皇子大受感动,当即承诺要尽全力营救此二人。

    第二天,朝堂之上。

    皇上高坐在龙椅之上,处理完其他几件大事之后,便提起了陈顺真、汪寄望的事。

    “听说昨日有两个书生在菜市口诽谤朝廷命官,已经被羁押了,可有此事啊?”

    大理寺卿不敢怠慢,匆忙上前一步,“回皇上,确有此事。臣已经将二人各打了二十大板,收押在牢里,听候圣裁。”

    “启禀皇上,据老臣所知,事实远非如此。”周永璋之父周谦益忽然上前一步说道。

    “哦?”

    皇上最忌讳臣下隐瞒欺骗,周谦益是老臣,清贫正直,不会说谎,照他这么说,十有八九是这事里面有猫腻。

    “你说。”

    “是。”

    周谦益得了皇上的恩准,便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

    又是平阳侯府的事。

    皇上有些不耐烦地摆弄着手里的串珠,凌厉的目光从魏承平身上一扫而过,落在太子身上。太子低垂着头不言语,也看不清表情。

    温氏是什么样的人,皇上再清楚不过。只是若给温氏定了罪,那魏兰芝便也成了罪人之女了。

    既然太子想要魏兰芝肚子里的孩子,那总得给魏兰芝留点脸面。

    “既然民间有这样的传闻,那就着人再详细审一审吧。”

    皇上直接吩咐道,指了与太子亲厚的一名官员,重审此案。

    “至于那两个书生……”

    “父皇!我朝自圣祖开始便有先例,书生议论朝局,不因言获罪,如此才能广开言路,革除积弊。”

    眼看着皇上就要给那两个书生下决断,二皇子慌忙站出来打断道。

    皇上原本打算将两人革除功名,发配边疆,永不录用。可二皇子却搬出圣祖的先例来,倒让他不好如此做了。

    “那依你看,该如何给这二人论处啊?”

    皇上心中恼怒,冷声问出这话来。

    “依儿臣看……”

    “启禀父皇,臣子如何论处,自有皇上乾纲独断,我等虽为人子,亦为人臣,有何事但听皇上吩咐,不敢越俎代庖,妄发议论。”

    齐?忽然站出来说道,打断了二皇子的话。

    二皇子顿时生出一丝后怕,若是刚才自己顺着父皇的话,把心中的想法全部说出来,便有要替皇上做主的意思了,这势必会惹怒皇上!

    到时候不但不能为二位书生脱罪,说不定还会让他们罪加一等!

    那便完全辜负了魏应亡的托付了!

    想到这儿,二皇子不由得朝着齐?投去感激的一眼。只是齐?神色漠然,直视前方,丝毫没有搭理二皇子的意思。

    二皇子的这点小动作被皇上完全看在眼里,看到齐?并不搭理二皇子,说明二人并没有暗中勾结,皇上的心也就放下了许多。

    毕竟二皇子说话向来不管不顾,不假思索,而今也不是第一回了。

    是以皇上的气稍微顺了顺,冷冷瞥了齐?一眼。

    “你倒是识时务。”

    “多谢皇上夸奖。”齐?淡淡回道,面色淡然,不卑不亢。

    皇上又将手里的串珠转了转,显然是意下未决。

    “周谦益。”

    “臣在。”

    “你怎么看?”

    “回皇上,臣以为,此二人在菜市口胡闹,阻碍朝廷办事,论罪当流放边疆。但臣听闻这二人做此事之前已然做好了以身殉国的打算,且二人以为大理寺卿为国家蠹虫,必欲舍命为民除之。这便是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大忠之人!我大周国正需要这样刚正不阿之人,请皇上即刻启用二人!”

    周谦益说到动容处,声如洪钟,热泪盈眶,恨不得现在就将两位书生带来,为国杀尽贪官污吏!

    “嗯。”

    皇上淡淡看了眼周谦益,没有说可以,也没有说不可以。

    “太子以为呢?”

    “回父皇,父皇英明神武,自有决断,儿臣只需洗耳恭听便是。”

    太子也学着齐?的话说道,毕竟他身为太子,又与大理寺卿过从甚密,牵扯其中,实在不便于说话。

    可皇上非要他说话。

    “为人君者,不可无决断。朕再问你,此事你以为应当如何?”

    “这……”

    太子只觉得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自己的身上,这是父皇对自己明晃晃的考验。若是站在大理寺卿这边,说要流放二位书生,实在有徇私枉法的嫌疑,不妥;可若是说好话,不开罪这两个书生,万一父皇听从了自己的话,真的放过他们……

    太子又觉得受不了。

    这样满朝文武会怎么想?两个书生动了自己的人,自己却宽容放纵,任由他们过得逍遥自在。

    那他以后还如何震慑百官?

    是以太子两面都无法回答,可皇上又如此催问,他也只能给出个模棱两可的建议。

    “回父皇,既然事情尚未查实,那不如等新任官员查明情况,若是此二人捕风捉影,煽动愚民,那就罪大恶极;若是此二人说的是真的,确实是大理寺卿徇私枉法,那便要大力褒奖。”

    但新任的审案者还是太子的人,所以此二人说的一定是假的。

    太子如此说,既显得公正公平,又暗中早已注定了两个书生的结局。

    而且,还与皇上的想法不谋而合。

    皇上心中大悦,面上却仍是淡淡的。

    “太子这个主意倒是中肯。”皇上点点头,“那便先委屈两个书生一阵,等查明真相再做定夺吧。”

    “是。”

    散朝之后,二皇子便立刻托周永璋将消息递给了魏应亡。

    魏应亡一听新任审案官是王纯光,便知对方还是太子的人。

    “这下可大不妙了。”

    若是不能力证温氏有罪,那大理寺卿便没有徇私枉法,那两个书生所言非实,便要流放边疆!

    “不行!无论如何也要给温氏定罪!”

    周永璋见魏应亡皱眉深思,立时便有了决断,站起身来就要去找朋友们想办法,却被魏应亡拉住了。

    “此事没有那么简单,你万万不要淌这趟浑水。”

    太子可是睚眦必报。

    “你上次能侥幸逃过一劫,这次可未必。太子党羽众多,不是现在的你我能够撼动的。”魏应亡见周永璋面露急躁,赶紧规劝道。

    “可难道就这样看着温氏兴风作浪,恣意欺辱你吗?你可知……”

    周永璋说到这里,忽然就顿住了。一张脸憋得通红,几次想要开口,却又开不了口,眼看着就要自己把自己憋死了。

    你可知我日日打听你的消息,生怕你被人欺辱了去。

    你可知我一想到你在这深宅大院过得不好,便像百爪挠心一般,只恨自己无权无势,不能救你于水火。

    这些话在周永璋的心里盘旋了一遍又一遍,却终究不敢说出口。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