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抬眼可见远处石壁,白衣魔头面无表情,此时刮起沙尘,风沙烈烈,无情拍打在脸上,烈日炎炎,炙烤敦煌大地。
崖壁前方就是宽阔的大泉河,从南往北再次经过,从三危山的沟谷中涌出各股泉水汇流而下。大泉河水碧波荡漾,河边成片的白杨树林,映着碧蓝的天空。
白衣加快了脚下步伐,在几乎垂直的砾岩峭壁上,有许多昏暗的洞窟,星星点点。
洞窟内多绘有壁画和放着佛像,大小不一。有的是当地富家乡绅所建,有的是一方官员所建,有的是中原来的百姓所建,也有的是寻常百姓人家集资所建,不同佛窟,风格多样。
距此地二十多里远的敦煌城内,大多人家都信佛拜佛,五百年前玄奘西天取经,从天竺带回无数佛教典籍和经文,过了五百年后,天下分分合合,经历几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直到如今已经无人知晓那些经文藏在何处。
薛涛走进一个小室,主室只有一个人的高度,一米多的宽度,南北两侧共有四个小窟,里面只能容纳一人坐下,这就是那些僧人专门用来做禅修行的禅窟。
洞窟的建筑形式源自佛教的故乡——天竺。释加牟尼曾在石窟内西向结跏跌坐,远离城市喧嚣,洞窟结构巧妙,窟内冬暖夏凉,适宜打坐修行。
魔头薛涛在里面静坐片刻,待风沙渐渐小去,便离开这个小洞,将其余上百个洞窟全都逛了一遍。
除去见到一些佛像与壁画之外,一无所获。
她打了个哈欠,脸上没有其他表情,她坐在一开始来的洞窟内的佛床上,点燃一根芨芨草,插在石缝上,没成想芨芨草草居然一下子深入到墙体中。
女魔头站起身,来到墙壁旁,她小心敲打了一下墙壁,里面传来一阵空洞沉闷的声音。
薛涛拔剑鱼双,轰然一声,石壁倒塌,出现一个密室。
她再次点火走进密室,冷箭从石壁上射出,她身形如燕,轻松躲过。
这是个很大的洞穴,为了保证洞窟的稳固,洞窟中间还留了一块石柱,石柱上用各种不同的颜色绘制着图案,十分华丽,上面篆刻了密室建成的时间与经历。,不仅如此,石柱上还用金箔来点缀图案。
密室里密密麻麻堆叠着足有两人多高的经书,堆了整整三面墙。
饶是薛涛这样的魔头也微微有些震惊。
厚大的卷子用的都是很坚韧的纸,全部保存甚佳,大概同初藏入室时无甚差异。有一个大包裹,里面全是稀薄透光的绢画,绘有美丽的佛像,颜色调和鲜艳如新,有的写本纸张非常好,展开时哗啦啦作响,有一种卷子加了金箔,有一种经卷有十二种颜色,纸张很结实。薛涛又分开其中一卷,纸,只见书卷左下角写着两个字:玄奘。
她笑了笑,勾起嘴角。
她将所有书卷搬下来堆叠在石柱旁边,踩在书卷上,抬头看窟顶的壁画。
这是当年玄奘西行取经的路程经历。
她继而将目光转向原本堆满书卷的三面墙壁。
仍是画有玄奘西行取经的场景。
薛涛缓缓走近壁画,伸手抚摸,摸过每一寸墙壁。在嵌入石壁的一处小小佛像中,她轻轻伸出一只手,将佛像手中的瓷瓶缓缓转动。
脚下石板瞬间不见,薛涛祭出鱼双,稳稳踩住悬于空中。
下面是尖锐长刺,凉气森森,若不是手中有鱼双飞剑,此时的已经被下面寒芒闪闪的无数巨大尖刺穿透脊骨,一命呜呼。
她继续摸索,又在墙壁底下发现一小格凹陷,她这次直接将那尊佛像上的瓷瓶一把拧下来,扔进这一小格凹陷之中。
一细长小蛇缓缓从瓷瓶中爬出,朝薛涛吐露腥红蛇信。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小蛇从瓷瓶中爬出后,离薛涛越近一步,就越长大三寸。
直至长到碗口粗壮大小。
鱼双一分为二,其一飞去从下颚刺穿头颅,另一握在薛涛手中,朝巨蛇七寸斩去。
一道剑影。
巨蛇应声倒下,蛇头仍在颤抖,蛇尾也依然扭动。
薛涛眼神冷酷,一剑挥向高大石壁,石壁倒塌,她一手将巨大蛇身提起,扔了出去。
轰的一声,阵阵作响。
巨大蛇身逐渐又变细小,蛇身向蛇头蠕动靠近,似乎是想将身体接回去。
女魔头直接手提双剑,将这蛇给剁碎成肉末。
她冷笑一声,数剑挥舞,整个密室轰然塌下来,数千本经书被掩埋,墙壁上的精美壁画不复存在。
还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大魔头!
这事全天下无论是谁看到这样一幕,恐怕都得忍不住破口大骂。
真是暴殄天物!
密室倒塌后,眼前出现三条隧道。
她正准备一个个全部毁掉,就发觉左侧隧道里飘出的气味无比刺鼻,她跑出密室,往嘴里塞了一颗解毒丹药,站在洞窟门口等了一会儿,复而又入窟内。
全程不发一言,倒是很符合她作为大魔头的做派。
正侧的隧道里两壁上插满了箭,薛涛拾台阶而下,隧道尽头是虚无的墙。她又一剑劈下去,只有石头。
她又出了隧道,走向右侧,才下脚,便发觉里面灌满了水。她御剑鱼双,下水探寻,知晓无果后又折回左侧入口。
薛涛干脆没有进去,而是拿鱼双又挖了一个洞穴,同样通向地下,一路还刨出不少稀奇古怪掩埋地下的宝物,全给这位女魔头当垃圾给扔了出去。
这个窟的形状类似于民间的棺材,名叫涅??窟。
有一巨大佛陀侧卧在佛床上,神态安然。
涅??是经过多年修行,终于摆脱生老病死的轮回,达到一种寂静的常乐永恒境界。
那环绕指释迦牟尼的涅??像,长达三个屋面的经变画,图解了佛陀涅??前后的庄严场景。窟顶上方的千佛又宛如一方佛国净土的苍穹,如梦如幻。
侧壁边上放着数十个箱子。薛涛上前打开其中一个,一声动静,里面毒蛇瞬间就要冲出来。她一脚踩下,那蛇头就被卡在箱子开口处,那蛇挣扎无果,只好往回钻,箱子就这般又盖了回去。
嗯,真不愧是魔头薛涛。
可怜的小蛇,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
她将那箱子扔在一边,又继续打开第二个。
满满一箱的藏经。
她也全都扔一边。
将所有箱子开了又关,一无所获。
薛涛站在原地思考片刻,缓缓转头看向那尊安然侧躺的佛像。
释迦牟尼。
佛像,危。
她来到那座侧躺着的佛像面前。
手里的火一把扔过去。
纵火。
她又朝外开凿两个小洞,让外面的风透进来,好让火燃的更快些。
涅??的佛像烧了三天三夜,被渐渐烧为灰烬。
待火焰全部熄灭,女魔头走上前在灰烬里抓了一把,有坚硬小珠状固体留余。
一尊佛像烧下来,足足有九十九颗舍利子。
舍利子五彩斑斓,在阳光下明艳美丽。
这位女魔头带走了所有舍利子,顺带将藏有真经的箱子也全都搬了出去,放在一开始坐禅修行的禅窟中。
这时,有外国人来此。
那人见到薛涛后,开心挥手,大声问她有没有藏经,他可以买。
外国人说了一口流利的南凉话,薛涛听了他的来意,戏谑一笑,指了指身后十来个箱子。
外国人兴高采烈地要求要去看看藏经,薛涛摇头,说道:“不卖。”
那人皮肤雪白,自称斯坦因,说是从天竺来的,五百年前玄奘西行取经,如今他们要取回去。
薛涛冷笑,道:“说谎。”
斯坦因看着薛涛衣着朴素,认定她是普通人家的姑娘,说自己是自己国家的大臣,拿出护照凭据,并开口提出愿意以二百两银子买走藏经书卷。
殊不知一卷梵文在他们那里就已经足以卖到二百两的价钱。
薛涛哪是那么好骗的人?她在北方待了这么多年,哪里没去过?天竺之人大多肤色黝黑,况且自百年前各地的灭佛运动兴起之后,大多数经文梵文或丢失或销毁,五百年前玄奘的藏书这个世上已经找不到多少,这臭小子居然想蒙她?
“二百万两银子,你若不答应,那些经文,就不能给你。”她冷笑。
对方知道这是被故意刁难,眼前这个穿白衣的小姑娘压根就不想把经文卖给他。
于是他打算强硬着来。
强硬?
你认真的吗?
在天下第一大魔头面前?
薛涛毫不废话,一剑斩下他头颅,他同行的几个伙伴看了,赶忙掉头跑路。
女魔头将斯坦因的头颅挂在洞窟门口,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刻下打字:非我族类,欲取我华夏瑰宝者,死!
一个“死”字,刻得深入有力且杀气十足,令人看了一眼便要汗毛倒竖。
她虽从不信神佛,一直以来离经叛道,可他们的东西就是他们的东西,外人不可取,不可骗。
这时,二十里外的敦煌城门口,也有一白衣,腰间悬剑入城。
一路的戈壁沙丘,偶有风暴,不过最让李清川觉得不虚此行的是路上遇见的那个“魔鬼城”,真是壮丽无比,数以万计的成片的石丘静静矗立,岩石上风痕几乎整齐划一,共同朝着一个方向,怪石嶙峋。夜晚更加尤为壮观的,是那广阔浩瀚之星空。在这里李清川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漫天繁星”,仿佛见到的是那星河,真是花团锦簇。
再有那路上遇见的月牙泉,实在是一沙漠奇观,美丽极了。
“我的大华夏可真好,大漠有大漠的雄壮震撼,山林有山林的静谧生机,高山大雪就有高山大雪的威严耸立,连绵山川就有连绵山川的波澜壮阔,江南小镇就有江南小镇的恬静安宁,
登高而望也好,仰头敬畏也罢,滚滚长江,滔滔黄河,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我这华夏千万方水土,养育了千千万万之人,
回望古今,奇人异事,是非成败,大美江山,在本土无论如何割据分裂,最终总会归为统一,说到底,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有着一方净土乐土,如此瑰丽,如此美丽,务必珍惜。”李清川看着那大漠雄伟,喃喃自语道。
千百年后有一诗云:(现代)
朱红墙,琉璃瓦,忆昔辉煌。
城春色,河清澈,盛世光芒。
青花瓷,锦丝帛,名远西洋。
丝绸路,畅通商,文明交往。
金银宝,宏国威,尽显张扬。
唐李杜,宋三苏,文化荣昌。
纳百川,五千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但问古往今来,
孰家历史,
可传万世不穷?
唯我大中华者,
祖祖辈辈,
永守一方乐土。
唯我中华文明,
世世代代,
永展一方雄风!
【作者题外话】:你好啊。
这一章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我为了写敦煌城去查资料的时候从纪录片里看来的,
包括后面那个被薛涛一剑砍死的斯坦因,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看了纪录片以后我特别的痛心,当年那么宝贵的东西不受自己人重视,然后被外国人一波一波的给骗取,到后来想要研究还得特地去外国借,或者出钱去买,实在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还有,敦煌城,是一个极具文化底蕴的城市,繁华且瑰丽,我虽然没去过,但是我在查了大量的资料以后,按着自己的理解我会尽量的把古代敦煌城人民生活的真是面貌展示给大家。
这一章在结尾充满了一种自豪感,我们华夏民族有千年文化,有连绵不绝的历史记载,还有壮丽的山川,
各位客官其实平时有时间或者放假什么的都不要成天宅在家里,多出去看看,旅旅游,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绝对不会失望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