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清川行道 > 第90章 少年痴师徒对峙,气运莲一语花开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湖少年,少年江湖。

    有一满头华发,两鬓苍苍,仙风道骨的老人站在崖边,看着那一袭白衣少年,古井无波的眼里倒映出白衣面前的一点光,他缓缓开口:

    “太阿。”

    这一日,早已名扬江湖的白衣少年,在武当金顶,云海之上,一指破黎明。

    白衣转身,看见那个大概能算自己半个师父的老人。

    “掌教。”李清川低头行一礼。

    “进步不小。”被李清川称作“掌教”的老人略微颔首。

    李清川挠挠脑袋,咧嘴嘿嘿傻笑,开口道:“我上次回来,您也是这样说的,没新意啊,能不能换一句?”

    老人吹胡子瞪眼道:“没了!”

    李清川撇撇嘴:“好嘛好嘛,师父啊,我这两年在江阳城,碰着了黄玉的孙子,黄巢,还跟他做了两年多的兄弟,但现在各知对方身份后,他跟我说下次见面是仇敌,

    对了,师父,黄玉是怎样的人啊?江湖上只说他坐镇历城,年轻的时候自称‘黄老魔’,如今稳坐天下第一的位置,带动整个黄家瑶身一变成为现在闻名天下的大家族,其余对他的描述几乎没有,顶多是讲他福泽子孙,在家族中功德无量,

    我这两年来数次拜访承影剑仙,早些时候还遇到过顾雁行,与他们都有不少的交流,还包括一群小有名气的江湖前辈,我觉得许多人都与江湖传言上的有所不同,熟了以后就不那么会有高人风范,甚至大多数其实很健谈,与一开始想象的不一样,他们看似神仙,但那都是世人的想象,

    他们都不是神仙,他们是人,不仅仅有血有肉,还有个性,也有脾气,就像师父您也一样,虽然一看就让人觉得是超凡脱俗的仙人,但有时候不也很可爱嘛?

    您瞧瞧,当过您徒弟或师弟的,一个个都说你不苟言笑,但您刚才说‘没了’的时候,却人情味十足,

    在真正飞升成仙之前,无论多接近人们心中的‘神仙’,或者说已经成为陆地神仙的人物,说到底还是没有真正成神,仍旧是‘人’,既然是人,那一定是有情的,我也想知道知道,那个被天下人称为‘黄老魔’的家伙是个怎样的人。”

    老掌教听了李清川一番话,略微张了张嘴。

    李清川已经准备好洗耳恭听关于黄玉的事,但却只听到这个在武榜上紧随其后的老头儿说了句:“不知道,打不过。”

    “为什么不知道?”

    老掌教摇摇头:“他迎敌从不废话,只打架。”

    “好吧。”李清川有点失望,又道:“师父,你刚才这两句话也一点都不像高人诶!”

    老掌教瞪他一眼。

    李清川立马噤声。

    “唉,那我去问剑仙姐姐?”

    “……”老掌教没有搭腔,他背对着李清川,闭上眼睛,说道:“道可道,非常道。”

    李清川皱了皱眉,说:“师父,你又当谜语人。”

    “……”

    “师父啊,可否为我算上一卦?我想知道我到底是不是那个天选的非凡之人。”李清川走上前去,一屁股坐地上,双腿在崖边摇晃。

    “不算。”

    “为何?!”

    老掌教摇摇头,不再说话。

    周易算命,占卦卜卦,本就是窃取天机之事,替人算命,知其命格,更是在天道规则上踩上半脚,遭天谴是必然,有的人气运极盛,牵连众多,命格不俗,这种若是一定要去算,只怕要折损阳寿,或更严重些,甚至会没了半条命。

    纵使是老掌教这般的人,也不敢给身旁的白衣年轻人算上这一卦。

    “那我找别人算去。”李清川闷闷不乐道。

    老掌教仍是闭着嘴。

    李清川在思考,为啥老掌教要这样惜字如金?

    道家讲究顺应自然,顺其自然而为,难道沉默也是顺其自然吗?

    李清川不觉得是。

    这些许多看起来高深莫测的所谓高人,刚认识时虽然几乎都不爱说太多话,但慢慢谈到一些事的时候还是能聊得起来的,至于为什么平时看起来那么沉默,李清川觉得是因为年轻意气风发时,许多得意的话语早就说完了,说腻了,很多潜藏的故事和情感,全都在时间里沉淀冷却下来。

    说白了就是说多了以后变得无话可说。

    或者有过不去那道坎的,就是自己不乐意提,因为自己都一直意难平着,更不好意思说给人听,到最后只能在心里永远的藏下去,成为一个无法消除的疤。

    还有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多说无益。很多事情就是越描越黑,既然如此,还不如就此闭嘴,不去多言半句,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说了也不懂。

    老掌教不说的原因,李清川最偏向最后一种,可他这次只是想算上一卦而已,别人都行,为何他不行?

    他看着那层层白云,开始发呆。

    李清川突然想到,或许光从“能算”与“不能算”,就足以是一个未算而知的结果。

    所以老掌教说,道可道,非常道。

    有无相生。

    他从“无”中寻到了“有”。

    天大亮,李清川发完呆,起身问掌教:“师父,我还能学点什么?”

    老掌教仍是没有看向他,更没有睁眼,他淡淡开口:“没了。”

    李清川哭笑不得:“如果在武当已经无所可学,那我该去哪?”

    老掌教再次闭口不言。

    也罢也罢。

    就算老掌教不说,李清川其实也已经想好接下来要去哪了。

    心中有道自然行,船到桥头自然直,李清川在这本书完结之前都会有地方去。

    “师父,您当年收我为徒,为什么?其实我有仔细想过,一开始我简单的以为您是因为当了万年老二,就想在徒弟这方面比过黄老魔,但事实一定没有这么简单,我也不是那个十几岁的小男孩了,您就直说,想要我往后给您,或是武当做些什么,只要不影响我身边的人,不结危险的仇家,都好说,让我叫你一辈子师父都行(虽然您并没有教会我很多,这些年来您教了我的不过是武当派的基本功,最厉害的也就是太乙玄门,可这您也只是演示三遍,其余什么也没有,恐怕世界上只有您一个是这样当所谓师父的吧,实在是太不称职了些)。”括号里的话李清川当然没敢说。

    “挂名武当山,日后,定居于此。”

    李清川面上没有太**澜,他沉思片刻,就答应下来。

    “好。”

    一老一少的谈话结束,双双沉默不言,直到日照西斜。

    一袭白衣的年轻人在听到一句话后脸色难看,离开武当,御剑纯钧,下山前往昆仑宗。

    在此之前,武当紫霄宫内,有一池中养着一珠足以容纳一童子身躯的巨大青莲,在一袭白衣说了那个“好”字起,片片莲瓣缓缓张开,莲上隐隐有金光散出,有新的莲瓣渐渐生长,散发着淡淡紫光。

    池中与气运青莲共生了百年后被一雷劈死的一青一红两尾鲤鱼重新苏醒,绕着整株气运青莲欢快游动。

    武当山拿了“道教第一仙山”的名号一百年,气运已然由盛转衰,山中太多等闲无用之辈,日日无所事事,看似逍遥,实则混饭,人多必杂,再者这新一代江湖除去一只手都数得过来的寥寥几个称得上惊才绝艳的小辈以外,就再无什么天赋异禀的年轻人,尤其是近些年来,武当还看似大宗大派,其实各个道观的香火都已经在逐年递减。

    至于什么证道长生的仙人,或是飞升成仙的,近百年来一个未有。

    包括一年前那一回连绵不断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整个武当山已经元气大伤,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修复各处损失,在那一次天灾中,有一惊雷劈在紫霄宫的那一株气运莲上,好在池中还有两鲤,雷劈过后双双死绝,算是替青莲挡了一回灭顶之灾。

    可气运莲依然在缓缓闭塞,武当气运已然急转直下。

    但今日这年轻人的一个“好”字,却能让青莲开花,生瓣,连那一青一红二鲤都死而复生,足可见其气运之盛,去哪都是福泽天地。

    大半辈子不曾下山的武当小师叔赵世昌看着那一袭白衣远去,跟在身边的紫霄宫小道童小心问道:“那个穿白衣服的是不是很厉害?”

    “嗯,的确很厉害。”

    “有多厉害?”小道童天真地问。

    赵世昌缓缓道:“武当最兴时有十二成气运,而今不足七成,他一来,仅仅是口头答应,却把气运足足提到了十三成。”

    稚嫩道童晃晃脑袋,问道:“小师叔,气运是啥?”

    赵世昌笑了笑,说:“气运就是莲花。”

    “可我们只有一朵莲花呀。”

    “可莲花有很多花瓣啊。”

    稚童似懂非懂得点了点头。

    “那他是来养莲花的吗?”

    “嗯,只要他来了,莲花就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了。”

    “好厉害呀!”

    正欲离去的李清川闻言回头一看,看见赵世昌那熟悉的面孔。

    “小师叔!”他挥手笑道。

    赵世昌笑了笑。

    “你要不要下山啊!”

    七年前,他也问过同样的话。

    赵世昌仍旧是摆摆手道:“不了不了,山下乱呐。”

    一袭白衣的年轻人喊道:“小师叔,你七年前也这么说!怎么这么多年也没啥长进啊!”

    赵世昌对于李清川的贫嘴没有半点生气的样子,而是报以一笑置之。

    李清川与其相视一笑,转身下山,一如曾经那个十七岁的少年。

    【作者题外话】:你好啊。

    记得我曾经在这本书里有一句话:

    愿君去时,不负韶华。

    愿君归来,仍是少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