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明末:我重建铁血大明,崇祯懵了 > 第68章 静观之,两大臣互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早朝,很多人都只是来走走过场,就算上奏也只是拿着奏疏一字一句念就行,谁料这周延儒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

    像他这种在小早朝搞弹劾告状的事极少的,更何况是状告太子,因为来的人太多,这样当众弹劾,纯属是啪啪打脸啊!

    崇祯眯了眯眼,这个周延儒,着实令他有些生气了,据他所知,周延儒也没有说错,确实太子都干了。

    可是,终究是太子,而且太子为什么这样做却是只字不提,很明显,这是故意想整太子啊。

    “周爱卿啊,你可知太子为何这样做吗?”崇祯盯着他,问道。

    “启禀陛下,微臣不知,我只知道,太子殿下这样做,是铁实的藐视了圣上,而且做事完全无仁爱之心,臣试问,太子殿下未来如何做一个好君主?微臣还是建议,太子应该受到惩罚!”周延儒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继续道。

    崇祯这时正要说话,只见温体仁行了一礼,站了出来:“陛下,周大人的意见微臣完全不敢苟同,微臣以为,太子殿下的所作所为不应该受到惩罚,还应该受到大肆嘉奖才是。”

    “呵?温大人,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太子如此残暴好斗,难不成在你看来这是好事吗?”周延儒冷笑一声,他就知道这老王八蛋会出来起哄。

    “斗吧!两个老东西!”朱慈?R看的起劲,他最喜欢看这种场面了。

    至于说温体仁也是老东西,在朱慈?R看来,这完全无可厚非,朱慈?R可不觉得温体仁跳出来是为了自己。

    八成这老东西是想将周延儒扳倒下来,自己坐上首辅的位子,朱慈?R对他也是全无好感,因为温体仁吧,说到底还是有点奸臣的意思。

    历史上这个人坐上首辅的位子后全无建树,只知道一味地迎合皇帝拍皇帝马屁,各种铲除异己,就这样的人,朱慈?R早晚也要送他一程。

    “据本官所知,太子所杀的神机营将士就是该杀,锣声三响,仍然喧嚣不休,列队迟缓,据说还骄纵跋扈,藐视上司,就这种人,不杀他杀谁?”

    “还有,周大人你说太子骄奢无度?此乃更是放屁!!”

    “你……”周延儒脸色火辣辣的烫,自己好歹是内阁首辅,居然敢如此驳我面子!

    “按照正常礼仪,太子的吃穿用度本来就是宛城最好的,但是太子非但没有天天享乐,反而冒着生命危险上城头督战,试问,周大人,是你,你敢去吗?”温体仁冷笑一声,抱着手臂也不看他。

    “再者说,太子殿下还出城迎战了,连斩李自成三员猛将,再问,周大人,如果是你,你能行吗?”看周延儒如此吃瘪,温体仁心里是美极了。

    “你你你……”

    “陛下,温大人巧舌如簧,这分明就是想为太子殿下开脱,陛下做主啊!”周延儒眼睛都红了,这个温体仁,从此以后不死不休!

    “陛下,微臣之言,句句属实,据微臣所知,太子殿下到宛城之前,城池就要被攻破,是殿下英明神武,这才使得宛城,乃至洛阳都转危为安,可见殿下之功劳真是翻盖日月,当属天功!”

    温体仁直接连连叩头,语气铿锵有力,一副你惩罚太子,我就死给你看的样子。

    他说这话意思很明显,嘲讽周延儒只看缺点不看优点,这纯粹就是故意找太子的茬,故意跟太子殿下过不去。

    但周延儒可不管,他就是一口咬定朱慈?R这人好杀,不可取。

    朱慈?R静静的看着二人表演,特别是温体仁这个老匹夫,电影学院毕业的吧?真尼玛能说会演!

    要不是早知你是什么样的人,本宫还真会被你感动的一塌糊涂。

    “行了行了,都给朕闭嘴!太子的事以后再议,还有没有其他事,无事退朝!”崇祯不耐烦的挥挥手,实在是受不了了,还打算再回去睡个回笼觉,实在是太累了。

    “陛下,微臣有事!”兵部尚书程源跨步而出,跪在地上说道。

    “如果还是说太子的事,你也闭嘴!”崇祯摆了摆手。

    “回陛下,是左良玉将军,他轻敌之下被张献忠打败,就连前去督战的杨嗣昌都因为此事气急攻心,病死在了四川。”

    “而且据臣所知,现在整个川陕地带已经无我朝廷军队坚守,陛下,实在是情况危机,需要陛下圣裁。”程源颇为无奈,他知道崇祯心情不好,但是没办法,他还是得说。

    崇祯叹了口气,心情更加的糟糕了,今天又是茶饭不思的一天了。

    崇祯沉默良久才说道:“散朝后来乾清宫吧。”

    接下来又是一番端着奏疏的朗读,朱慈?R直接昏昏欲睡,倒是崇祯皇帝却是很上头,因为这些大臣说了这么多,却是没有一件好事,处处糟心。

    这就是现在的大明,即将破灭的大明,明朝“运势”之不济,崇祯虽然负有一定责任,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酿成明末无法挽回局面的主要罪人,是崇祯皇帝的高祖父,聪明一世的明世宗皇帝——朱厚?小

    另一方面,军户逐渐沦为军事农奴,战斗力大为下滑,帝国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到了明朝后期,边境将领不得不依靠招募家丁——即隶属于将领本人的私人武装,来完成抵御蒙古和满洲入侵的力量。

    对于此时的朱慈?R而言,大明帝国早已不是家族的宝贵财富,而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此时的明朝,东北有强大的清国皇太极,此时的皇太极已经在满洲完成了封建化改革,其各项典章制度已然完备,后来甚至在火器方面都超越了明朝,但这,朱慈?R不会让他如愿。

    而东南方有从西欧来的殖民者和大海盗郑芝龙,西欧人不断进犯明朝的海疆,郑芝龙更是借此机会将东南诸省控制在自己手中。

    西北中原地区则是一片混乱,连年的天灾,加上朱姓王爷的剥削,百姓是在无路可走,纷纷拿起武器,反对明王朝,起义军往往在失败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就能重整旗鼓,而明军的数量却越来越少——不仅是因为阵亡,更是因为明朝军队一批批地投靠了起义军,原因很简单,明朝给不起军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